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车尔尼599钢琴教程》18-23条练习指导

360docimg_0_

第18首
一、技术分析
本首的右手旋律部分有两种结构形式: 1.连贯、流畅的十六分音符。 2.活泼的带有八分音符旋律重音的练习。它的组成有三种形式:①4个音一组;②8个音一组;③2个音一组。左手出现了三个音的和弦连接和跳音。

二、重点难点
在谱子中出现的符于向上并带有小黑点的八分音符,其实并不是要求弹成跳音,这只是一种需要稍加突出的记号,表示将其弹成重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经常见到这种奏法的记号。当我们了解这个意思后,千万不可求“重”心切,拚命挤压摇晃,使声音弹得既紧张又难听。左手也由于是三个音的连接,需要手指在弹奏中更独立,手腕更放松。

三、练习提示
手指的独立弹奏能力虽然是最为重要的,但没有手掌。手腕手臂的支持和协调配合,单凭手指“孤军奋战”那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教授,曾把手指形象地比喻为前方打仗的战士,而把手腕、手臂则比喻成后勤部队,只有协同作战才能取得胜利。这正如本首八分音符重音的弹奏,光靠手指的独立能力是不够的,需加入手掌、手臂、手腕的协同动作。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带有八分音符重音的音符组成形式中总有一个重复音,如第三小节重复音为G(SOL),它处在这一句的最高音位置;再如第四行的第二小节,重复音为C(do),它处在这一句的最低音位置。这些重复音均不处在旋律重音的位置,这也是带有旋律重音结构的一个普遍规律。我们知道,使钢琴声音有力的两个重要原因是重量与速度,手腕的重量比独立的一个手指的重量要大,快速下键比慢速下键的力量要强。在这种带旋律重音的结构中,重复音的使用和它所处的位置为我们利用重量和速度来获得力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具体奏法是:将带有八分音符旋律重音的手指抬得高些,并同时带起手腕,从其高度中获得一个向下的重量,提高其下键的速度,使手指发出有弹性的重音。相反,处于另一端的重复音手指则不必抬起,只需轻触键盘,控制住声音的力度。不管是两个,四个或八个音一组的旋律重音,均采用这种奏法。如第三小节,我们夸大带有旋律重音的2、3、4指的动作,控制好5指动作,第四行的第二小节则夸大3、5指的动作,控制好大指的高度和弹法,这时你会发现,一个手的不同奏法,能产生通常要两个手才能弹奏的双层次的美妙声音。

注意:未作八分音符重音标记的部分,应保持同样的弹法,连贯而又均匀。 关于三个音的和弦连接请参看第19首的提示。

第19首
一、技术分析
由于本首练习在音符使用上已不仅仅限于五个固定位置的音,出现了一个八度的音阶,所以必须通过移位来解决。移位就像小提琴或二胡的换把。乐曲前面的Allrgro为速度术语,意为快板,它要求速度在每分钟132拍左右,即每分钟弹奏132个四分音符。这种速度对于初学者显然是太快了,学生在熟练后可根据自身的能力酌情处理。

二、重点难点
要完成好超过五个音的移位动作,关键在大拇指,而手腕、前臂以及肩部的配合放松,则是做好大拇指动作的前提。如何使大拇指顺利而放松地完成左右转指换位的动作,如何在动作中将声音弹得均匀连贯,是这首练习要解决的问题。在本首第二行的第二小节和第三行的最后,右手分别出现两种指法。手稍大的学生可使用下面3指开头的那种,它免去了一次转指;手稍小的学生应使用上面的指法,即2指开头,虽然多了一次转指,却避免了因过宽的手指伸张带来的肌肉紧张。

三、练习提示
大拇指的天生机能决定了它极善于做左右移动的动作。在弹奏前可先将手放在键盘上,不必发出声音,在另四个手指保持相对不动的情况下,大拇指做钻进钻出的动作练习。手腕切不可僵硬,应随着大拇指左右的动作来改变左右的角度,并细心体会手臂的放松感觉,当自然顺利地做好以上动作后,再双手练习一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移位转指过程中极易出现声音不均匀的情况,表现在大拇指出现一个重音,如第一小节右手F(fa)音,解决的方法有三种: 1.大拇指要有提前动作,即在2、3指分别弹奏的过程中,大拇指同时做钻入的动作,这样避免了由于大拇指的突然启动而带来的重音。 2.转指时手腕只能有左右的调节动作,不可向上拱起,大拇指应独立弹奏,切不可随手腕一起“坐下去”造成重音。 3.大拇指正确的触键部位应是指尖的侧面,不能将大拇指一关节伸入键盘参与弹奏。只要我们分别找出第一个和弦中能够保留的音,便能完成与第二个和弦的连接。本首练习由四个乐句组成,每四个小节为一个乐句。一个连线并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乐句,这正如写文章一样,一句话中以使用顿号、逗号,但只有句号才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本曲中的每个乐句都分别由两个连线组成.如果我们在弹奏中以四小节为单位作一个渐强渐弱的语气变化,便会对音乐里的“逗号”和“句号”有更深的体会。
第20首
一、技术分析
在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中,右手作断奏、连奏的旋律变化,表情天真、活泼、明亮。

二、重点难点
右手在弹连奏时,极易受断奏的影响,使连奏弹得不够连贯,并用手腕帮助用力(抖手腕)。左手则由于不断出现的和弦换位不准,而影响曲子的熟练或流畅。将左手声音弹得太吵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

三、练习提示
右手的断奏都为四分音符。断奏的时值一般为原音符时值的一半,所以右手不必过分追求跳音的短促,只需带起断开就行。连奏则需认真检查和控制好手腕,随着连线第一个音的落下,手腕即刻稳住,利用手指的独立动作来完成连线中的其他音符,直到下一个断奏时将手腕带起。解决左手移位准确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集中思想,提前想好所要改换的位置和使用的音符。家长要准确、及时地提醒孩子提前做好准备,使其注意力集中.只要我们做到集中精力,让脑子走在眼睛的前面,眼睛走在手的前面(眼睛提前看准音位),就一定能流畅地弹奏好左手的伴奏部分。慢速以及用单手进行难点练习,是解决一切有技术难度的曲目的最好办法。本首第三行是全曲最难的部分,一定要分手重点练习,从中找出变化的规律。如果以上各点都认真去做了,但还不能顺利流畅地演奏,就要再仔细看看指法.正确使用书上标记的指法也是流畅弹奏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21首
一、技术分析
这也是一首以训练右手双有连贯为主的练习曲,与前几首练习双音的曲子所不同的是,它是3/4 拍子,节奏更富于动感,整首都由短小的连线组成。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在左手半分解和弦的伴奏下,更显得优雅、活泼。 Andantino为速度术语,意思为小行板。

二、重点难点
让3、4、5指站立好,使其在双音的高声部弹奏旋律音时,发出连贯而又富于歌唱性的声音,是本首练习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练习提示
在进行右手单独训练时,要清晰地听到3、4、5指弹出的声音,体会3、4、5指指尖用力和声音到底的感觉。在弹奏中要学会用耳朵来鉴别声音的好坏,若能在演奏时边弹边唱(注意应随双音的高声部旋律来唱),则能更快地建立起对旋律的深刻印象。手腕要随着每一个短小的乐句自然抬起放下,加强旋律的呼吸感觉,使三拍子的旋律优美、动听。看似简单的左手伴奏,常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有将第一个音弹成跳奏或将它作为保留音的;也有将第二拍和第三拍的和弦弹成硬邦邦的重音的;还有将第二拍的音弹成断奏而又将手腕重重掉落在第三拍上的。其实左手的弹奏是非常轻松容易的,我们只需将符合重音规律的第一拍用手腕落下并与第二个和弦连接好,而第二、三拍的和弦用手腕轻轻带起奏出明显弱于第一拍的断奏来,便会让这首乐曲产生轻快优美的效果。

四、关于左手和弦伴奏织体
按照三度关系或非三度关系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在前面所学的练习曲中,每首曲子的左手部分都以和弦出现,只是织体不同,主要分为下列三种形式: 1.柱式和弦三个音像柱子一样上下叠起,要求同时整齐地奏出,如第11、12、17、18、19首的左手部分。 2.半分解和弦三个音分两次出现,是一个单音和一个双音的交替弹奏,如第13、15、16、21首。 3.分解和弦三个音先后出现,逐个弹奏,如14、20首的左手部分。伴奏织体同对音乐的风格有很大的影响。柱式和弦适合表现坚定、有力、饱满的情绪;半分解和弦较适合表现活泼、轻快、跳跃的情绪;分解和弦则更适合表现柔和、优美、连贯的音乐风格。
第22首
一、技术分析
这首练习曲虽然短小,却综合了前面几首曲子的技巧。既有连奏和断奏的对比练习,又有转指移位的音阶进行,并使用了十六分音符,速度较前面几首更快一些。 Allegretto为速度术语,意为小快板,它比Allegro稍慢一些,每分钟约为108拍,这种速度用在这里不很合适,练习时需适当加快。

二、重点难点
右手的连、跳奏法多次不规则的变化和左手有规律的伴奏,为双手的独立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对弹奏技巧,同时也是对脑子的一个很好的锻炼。所谓双手独立,即在同一时间里,双手独自完成各自不同的弹奏。最为常见的是一手连而另一手跳,或一手落下而另一手带起,这两种情况在本首练习中均有出现。

三、练习提示
本首练习曲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由于右手是连线的最后一个音,手腕需做带起的动作,而左手是连线的第一个音,需将手腕落下,双手呈反方向运动。右手落下左手带起的情况,则出现在第二行的第三、第七小节的第二个音处。要解决双手独立动作的问题,除了单手、双手反复练习和明确动作要领之外,与我们是否能慢速、理智、细心地弹琴也关系密切。左手节奏虽然与第21首不一样,但弹法却相同。第一个连线开头的八分音符要将手腕落下并适当加重,后面三个双音都用断奏处理,声音一定要明显弱于第一个音。要特别留意右手十六分音符音阶的跑动移位,要求声音均匀,速度平稳,小连线做得准确、讲究。建议将第二行第二小节左手双音伴奏2/1指改为3/1指,这样会更方便、更自然。

四、关于左手伴奏织体弹法的解释
本首练习曲的左手部分都由八分音符组成,前两个八分音符有小连线,后两个为跳音。常常有这种情况,即有些细心的家长或学生在弹到这种伴奏型第二个连线收尾音时,不知怎么处理,多数人为了追求与后面跳奏的区别而努力把这个音延长,结果使弹奏极不自然。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追究这个音的弹法,随着速度的加快可将这个音作跳音带起,奏出与后面两个跳音同样的效果。类似的左手伴奏在后面的练习中还将多次出现,在此特作提示,以规范这种弹法。
第23首
一、技术分析
这是一首6/8拍子的练习曲,即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共六拍,练习前首先要学会数出了拍子。由于左手是工整的每音一拍的六个音、在弹奏中只须让相应的右手和左手对齐,便能很快掌握6/8拍子左右手的时值配合。 Moderato为速度术语,意为中速。

二、重点难点
右手旋律大都采用短琶音结构,这就需要将手指扩张开来。对于小朋友来说,方法掌握不好就会比较困难。

三、练习提示
在练习右手扩张的短琶音时,一定要注意两点: 1.严格按书上指法练习有时相同的音型在乐谱中会多次出现,如第一、二小节便重复了三次,重复出现时乐谱上将不再标记指法,应注意参照前面的指法进行练习。 2发挥手腕的作用 随着音高的上下变化,手腕做左右的调节动作会使人觉得手更放松,似乎变大了许多。右手的旋律是抒情、优美的,一定要像歌唱那样去弹奏,声音要既明亮又连贯。连线的分句要做得准确、自然,不可将动作做得过大,也不能将某些音弹得过强。凡这类柔和风格的练习,一般不需过分强调节拍重音。如果将左手伴奏控制得很好,使声音连贯柔和,大拇指不过重弹奏,将为展示右手优美的旋律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按书上的力度记号,适当加人声音的变化,会使音乐变得流动而有表情。

老师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车尔尼849练指导(16-17课)
视频
车尔尼849钢琴教程练习指导(一)(1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练习指导 (全部共100首)~大家来收藏~
车尔尼849钢琴教程练习指导(二)(11
一个好听的和弦伴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