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地风物辨识三题

辽地风物辨识三题  

 

    偶阅《巴林左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编《临潢史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二书,发现几处对有关辽地风物理解方面的讹误,觉得颇有辨识更正之必要。

一、“貔狸”何物

    《巴林左旗志》第1144页“附录”北宋刁约《使北语诗》云:

押宴夷离毕,

看房贺跋支。

饯行三匹裂,

密赐十貔狸。

    这首诗见载于宋人沈括所著《梦溪笔谈》卷二十五,题为《使契丹诗》,是反映契丹民族礼俗制度的著名作品。志文将原诗后二句译释为:“临别三杯饯行酒,骏马十匹赐佳宾。”并注曰:“貔狸”为“咩嘞之转音”,意指“骏马”。

   “貔狸”一物,果真指“骏马”么?作为出使过契丹的沈括,在其所著《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在文中,他确认刁约所描述的情况是“皆记实也”,并解释说:“貔狸,形如鼠而大,穴居,食果谷,嗜肉,狄人为珍膳,味如肫子而脆。”这就明确告诉人们:“貔狸”为一种鼠类动物,平时住在洞穴里,以瓜果谷物为食,肉质脆嫩鲜美,被喜欢吃肉的北方人视为珍贵野味。想必,沈括是亲自考察和品尝过这种口感如烤乳猪一般鲜嫩的野味的。

    既说是“珍膳”,就不是一般人可轻易享用之物。据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八“志事”云:“契丹国产貔狸,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穴地取之,以供国主之膳,自公相以下,不可得而尝。……今朝臣奉使其国者,皆得食之……”又据宋人张舜民《画墁录》所记:“虏岁使正旦生辰至京,见毕,密赐大使一千五百两,副使一千三百两,中金也。南使至北虏账前,见毕,亦密赐羊羓十枚,毗黎邦十头。”这里所谓“毗黎邦”,即“貔狸”之别称,它在辽代是朝廷用来专门招待外国使臣的国宴名菜,也是临别前秘密馈赠使臣的珍贵特产礼物。之所以密赐十头之数,当为取“食全食美”之意,同时亦携带方便,不致给来使造成旅途负担,其后便俗成定制。如果“貔狸”指的是辽地习见的“骏马”,就断不致珍贵到“密赐”的地步,又怎么能够“密赐”呢?

    其实,正如许多研究者所言,“貔狸”就是至今仍生存繁衍于契丹故地的一种草原黄鼠,民间俗称“猪狸马子”。这种小动物在站立时,常将两只前爪抱在胸前,象古人待客时拱手抱拳作揖彬彬有礼的样子,颇觉可爱,故又被古人称为“拱鼠”、“礼鼠”。其皮毛可作服饰材料,其肉具有润肺生津、解毒止痛的药用功效,食疗价值很高。对此,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里有确切记载。以此“礼鼠”,作为礼待诸国外交使臣的厚礼,让其充当“友好使者”的角色,不能不说是契丹民族的一个独特创意。

    正如后人谢蕴山《拜经楼诗话》所言:“御膳貔狸是席珍,夜筵拜洗北来人。”

二、“匹裂”何器

    在对刁约《使契丹诗》句“饯行三匹裂”的注解中,《巴林左旗志》第1144页将“匹裂”释为“带托盘的酒器”,笔者觉得有主观臆断的地方。

   “ 匹裂”为契丹语,从目前可见的一些记载来看,的确指一种“酒器”,且是一种饮酒用的杯子,而不是用来盛酒的酒器,其本身构造也并不带有什么“托盘”,而那是用来端放酒杯的另一种器物,与“匹裂”本身毫不相属。

    查清人樊彬《燕都杂咏》诗,其中有“匹烈三巡后,风前舞契丹”之句,即是说:酒过三巡之后,契丹人在轻风中又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这里,“匹烈”是“匹裂”的同音异写,有时也写作“匹制”,因辽时“裂”、“制”二者读音相近。显然,诗中是用“匹烈”这一饮酒器来指代“酒”的。更据此诗对“匹烈”的注释:“宋臣使辽,曲宴有筚篥、手伎、琵琶、杂剧、角抵、吹笙诸名,酒杯名匹烈。”可见,辽人所谓“匹裂”,确指一种酒杯。

    关于“匹裂”杯的形制和制作工艺,由于缺乏出土实物的佐证,尚不十分明确。但从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亦可略知一斑,匹裂“似小木罂,以色绫木为之,加黄漆。”据此可知:这种酒杯象小木罂,外形为平底、腹圆、口小,材质是用色绫木制成,表面涂以黄色漆彩,推测当因承袭中原文化崇尚“黄色”之故,是契丹族一种特制专用木质酒具,可谓造型别致,用料考究,坚实耐用,工艺精美。且携带轻便,的确很方便于游牧生活之需。

    关于制杯材料“色绫木”,见于明人冯梦龙辑《太平广记》卷第四百零七“草木一”中,其云:“台山有色绫木,纹理如绫巢。当地百姓取之为枕,呼为色绫枕。”台山位于广东,知此木料产自南方,其纹理细腻柔韧,当地人用它制成保健枕头,称之为“色绫枕”。这样一种木材,通过边贸交易到了喜欢喝酒的契丹人手中,他们匠心独运,将其制成“色绫杯”,也是情理中之事。

    照此说来,如“匹烈三巡后”的用法一样,所谓“饯行三匹裂”,用今天酒宴上的话说,不就是“临行前敬献三杯上马酒”么!这种在客人临行前敬献上马酒的习俗,至今仍风行于大辽故地,这也正是今人对古代传统礼俗的有序传承吧!

三、“新姜”何来

    前述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编《临潢史迹》第202页云:“契丹人在建辽之前,食用蔬菜很少,即使食用也是野菜。在罕山(黑山)各山脉上都生长野韭菜和山葱、山蒜、山菇、黄花等,在建辽之后,汉人带来了蔬菜种植技术,使他们吃上了种类较多的蔬菜,如《契丹风土歌》中就有‘腹中惊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经宿食’。”言外之意,是辽人腹中吃进了新培植的蔬菜“生姜”,其实不然。这首《契丹风土歌》里所谓的“腹中”,并非指人腹,而是指天鹅之“腹”,即是说:契丹人射杀天鹅之后,剖开其胸腹,惊讶地发现其胃里有未及消化的新鲜块姜,原来是天鹅前一天在江南地区吃进的食物。此“新姜”,并不是辽人新种植的时鲜蔬菜,而是通过贸易渠道从中原贩到北方的佐味品。

    查《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记载:江南一带地面平坦,人口众多,居民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盛产鲜姜。商人将生姜运往契丹全境各处,获得丰厚的利润。据此可知:辽地人所食用之姜,本产自江南,包括中原一带,是经商贸渠道到达辽地的。推知因契丹人喜欢肉食,而鲜姜实为佐味佳品,其不仅可消除牛羊等动物肉体腥膻之气,亦同时具有开胃、通窍、驱寒、祛湿的药效,故大受契丹人喜爱。应当说是当时辽地一种价格不菲的珍贵佐味品,断不是寻常食用之物。

                                 (文\临潢阁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文化】古老契丹人的居室是什么样式儿的,你造吗~
美丽的巴林左旗
草原遥望:老赵和他的小铜人
建国以来大规模辽代钱币出土文献
内蒙巴左: 辽上京南塔
辽都故地巴林左旗发现疑似契丹祖山的“木叶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