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邮识国宝|青铜器之一:鼎和簋(附:鬲和盂)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辉煌的青铜时代,为后人留不了许多国宝级的青铜器。走进博物馆,琳琅满目的青铜国宝让人眼花缭乱,而那些怪异生涩的名称更让人“瞠目结舌”——认不得、念读不出来。

让邮票来帮助你摆脱囧境吧!

中国邮政曾经发行过多套古代青铜器的邮票。赏阅这些邮票上的国宝级青铜器,辨识它们的名称和功用,将会大大改善你进博物馆的体验。

本篇先认识常常相伴出土的青铜宝器鼎(dǐng)和簋(guǐ),附带认一认鬲(lì)和盂(yú)。



鼎(dǐng)和簋(guǐ)都是属于“炊食器”一类的生活器具。鼎用来煮肉,盛装肉食,好比一口自带脚架的“大锅”。簋用来盛装煮熟的饭食(黍稷稻粱之类),好比一只“大碗”,一般带有盖子。西周中期兴起的“列鼎”制度,规定了青铜鼎和青铜簋组合使用、陪葬的礼器规制,二者就成了具有“制度性”关联的贵重礼器。

dǐng


青铜鼎是由远古的陶鼎演变而来的。早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就出土有粘土烧制的陶鼎。(图片来自网络)

此后几千年的时间,陶鼎先后流行于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距今约3600年前(大致相当于夏朝),中国古代社会进入青铜时代。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出土的一件网格纹青铜鼎被人们称为“华夏第一鼎”,其形象与陶鼎如出一辙。(图片来自网络)

《说文解字》解释:“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象析木以炊。”三足两耳是青铜圆鼎的典型特征,也有四足两耳的方鼎。圆鼎礼天,方鼎礼地。鼎足用于架火煮食,双耳可以穿杠(古称“铉”)抬取。

最早有关鼎的传说是大禹治水成功后,收九牧之金(古称青铜为“吉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跃升为传国重器。这种传统从商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两汉乃至魏晋。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中,居于首位的就是鼎。

历史上发现过不少声名显赫的青铜鼎。登上新中国邮票的有三只:后母戊鼎(殷商)、牛首夔龙纹鼎(西周)和中山王厝(cuò)铁足鼎(东周)。

后母戊大方鼎

此鼎因鼎腹内所铸的铭文而得名。

【 后母戊鼎铭文(图片来自网络)】

1959年郭沫若先生起名“司母戊鼎”。大半个世纪后,2011年国家博物馆更名叫“后母戊鼎”。据专家解释,青铜器上铸的文字有左右反写的情况。“后”字,是“皇天后土”的“后”。商朝崇敬鬼神(死去的祖先),这个大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鼎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为止出土体量最大、重量最重的青铜器,有“中华第一鼎”之誉。

特63 殷代铜器(8-8)后母戊鼎

鼎身边饰为兽面纹和夔纹,鼎足也饰以兽面纹,鼎耳上有虎吃人纹饰。形制雄伟,体现了殷商青铜器浑厚、威严、神秘的艺术风格。后母戊鼎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2016-17殷墟(3-2)青铜器】

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扛鼎之作”,后母戊(司母戊)鼎曾三度登上“国家名片”。

2017-16国家博物馆(2-2)藏文物-鼎】


牛首夔龙纹鼎

T.75西周青铜器(8-4)牛首夔龙纹鼎】

鼎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千克,是已发现的西周铜鼎中最重的一件。鼎腹上部饰一道单首双体夔龙纹带,龙首居中,双目突出,左右两条龙身蜿蜒伸展,龙尾卷起,身下一足,是传说神兽“夔龙”的特征(无角、一足)。龙头下是一个立体的牛头。鼎沿上粗大的双耳对称耸立,鼎腹中部加饰三只立兽形环状耳,共有五耳,又称为“龙纹五耳鼎”。此鼎形体庞大,造型庄重,纹饰清新华美,是青铜圆鼎中风格独具的旷世之作。现藏于其出土地的 陕西省淳化县文化馆。

中山王厝(cuò)铁足铜鼎

古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由白狄鲜虞族在华北平原(今石家庄附近)建立的一个小邦国,因城中有山而名“中山”。中山国虽小而人强悍,因处于华夏诸国的腹心地带,与周边纷争不断,最后被赵国攻灭,存续了350余年。

2003-26东周秦铜器(8-3)中山王厝铁足铜鼎】

中山王厝(cuò)铁足铜鼎是在古中山国故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中山王陵出土的“中山王三器”之一。“三器”(鼎、圆壶、方壶)相继铸于中山王厝去世前后,刻有长篇铭文共1101字,不仅确切表明墓主为中山王厝,而且证明中山王的世系及有关史实,是研究中山国历史的重要史料。此鼎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鼎壁刻有铭文469字,字数之多仅次于毛公鼎。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悬针篆”风格。现藏河北省博物馆,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中山王厝铁足铜鼎铭文拓片(局部)

(guǐ)


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在祭祀和宴飨时簋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所谓“列鼎”,指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陪葬礼器也同此规格。“礼不下庶人”,一般平民陪葬的则是日用陶器。

这种依据陪葬礼器来“明尊卑,分等级”的制度,在现代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青铜簋往往与青铜鼎相伴出土。

利簋

T.75西周秦铜器8-3利簋】

因作器者名叫“利”而得名。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9.75千克。侈(chǐ)口,垂腹,兽首双耳垂珥,圈足下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tāotiè)纹。器内底铸有4行32字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故又名“武王征商簋” 。利簋是迄今能确知最早的西周青铜器。现藏国家博物馆。

秦公簋

2003-26东周青铜器8-2秦公簋】

专家考证多认为是秦孝公所作的祭祀礼器。圆腹、侈口、圈足、二耳,有盖,制作精良,代表秦国当时青铜器的工艺水平。通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簋身、盖上共有铭文123字,记述秦国祖先在华夏建都十二代的威名。铭文字形近方,线条匀细,书写规范,已经成篆。

小知识:簠簋和瑚琏

盛装饭食的器具除了圆形的簋(guǐ)外,还有方形的簠(fǔ),因此“簠簋”二字常连用,并引申出别的含义。因为它们是用于宴享和祭祀的贵重礼器,拥有者定是高官,簠簋便成了高官的代称。古代官员为政不廉时,人们便用“簠簋不饰”婉指其贪。

“簠簋”又称为“瑚琏”,比喻人有大才。比如孔子评价子贡是“瑚琏”。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称誉其侄颜季明为“宗庙瑚琏,阶庭兰玉”。

鬲(li


“鬲”是古代烧水煮粥的炊具,样子像鼎,有三只足,但足肥大似袋(又有说似牛乳),中空,以利于增大受火面积和器内容量。陶鬲比盆、罐、鼎等陶器更难制作,出现的时间也更晚。考古发现最早的陶鬲出现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图片来自网络)

铜鬲源自陶鬲,出现于商代,盛行于西周。商周时期陶鬲和青铜鬲并存,而青铜鬲是贵重的礼器。登上邮票的“伯矩鬲”,全称“牛头纹带盖伯矩鬲”,是西周初期青铜器的杰作。

伯矩鬲

T.75西周秦铜器8-2伯矩鬲】

伯矩鬲的器身、足和盖上共有七个精美的牛头纹饰。一对立体小牛头相背合成盖纽,盖面两只、三个袋足上各一只高浮雕的牛首纹饰,牛角双双翘起,威武雄奇。颈部装饰六条短扉棱,扉棱间又饰以夔龙纹。其造型和纹饰庄重华丽,巧夺天工,被誉为“颜值最高的青铜器”。邮票用高超的雕工和影雕套印工艺,将它的精美绝伦展现无遗。

更为难得的是,许多出土的青铜器“有身无首”,缺少器盖(因为原有的木制器盖已被腐蚀无存),而伯矩鬲自带铜盖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盖内铸有4行15字铭文,其内容与颈部内壁铭文相同,表明这只铜鬲是“伯矩”所作,故被称为“伯矩鬲”。属于第三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yú)


鬲(li)用来烧水煮粥,盛装汤水稀粥的容器称为“盂”(yu)。

著名的西周青铜器燕侯盂,盂口内壁刻有“匽侯作饙(fēn)盂”5字铭文,说明这件器物名称为“盂”,功用是盛饭食,制器者是燕侯(匽侯),因而被称为“燕侯盂”。(图片来自网络)

燕侯盂

T.75西周秦铜器(8-7)燕侯盂】

燕侯盂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侈口、深腹、平底、圈足,是西周时期常见的器形之一。盂体纹饰精美,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布满夔风纹,鸟头像龙首而凤冠逶迤下垂。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华丽长冠凤纹,显示了器主身份和地位的尊贵。

燕侯盂(匽侯盂)与司母戊鼎(后母戊鼎)、鸮尊、四羊方尊、大盂鼎、虢季子白盘、龙虎尊、琱生簋、铜冰鉴、曾仲斿父铜方壶一起被列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十大青铜名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宝档案」之青铜器篇
禁止外展的中国文物[38P]
春秋早期·秦 秦公钟
青铜器辨识录
中国古代青铜器各种器型以及名称
走进古文明:殷墟的10件核心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