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2-12】明清家具——承具

【2012-12】明清家具——承具

2012.06.09发行            全套4(二图连票)            发行量1150.06万套

(4-1)T       1.20  .黄花梨夹头榫平头画案    (1152.10万枚)

(4-2)T       1.20  .黄花梨透雕螭纹方桌       (1152.10万枚)

(4-3)T       1.20  .黄花梨高束腰石面方香几(1150.06万枚)

(4-4)T       1.20  .铁梨象纹翘头案              (1150.06万枚)

邮票规格第1、4图50×30毫米,第2、3图40×30毫米

齿孔度数:13度                                            版别:胶印(采用压凸工艺)

整张规格: 245×140毫米(2版)                  

整张枚数:12枚 (4×2+4×1,二图双连印,各6枚)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观复博物馆              责任编辑:王静

设计者:马刚、于山                                      印制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明清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明式家具结构严谨、简洁大方、工艺技术精良;清代家具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继承发展,雕刻精细、选材奢华、装饰丰富。明清家具一般根据功能分类,包括坐具、卧具(床榻)、承具(桌案)、庋具(柜架)和杂具(屏风)等五个类别。明清家具材质考究、工艺精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典范。

       承具,是指以工作为常态所使用的家具,一般通俗的被称作桌案。桌与案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各司其责。桌,日用为常,尤其多用于膳食,而案多与工作相关。承具以其承受工作的性质分为桌和案,这是国人的一大发明。用形式区分桌案,进而从精神上区别开来,让一个简单的承具不仅有功能上的追求,还有精神上的追求。这在世界家具史上仅见,也正是中国人的聪慧所在。承具之承为“支承”、“承放”之意,一般包括案、桌、几三类器物,三者结构大体相同。

       201269日,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家具文化风貌,中国邮政发行了《明清家具承具》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为“明代黄花梨夹头榫平头画案”。此案高82.3厘米、纵143厘米、横75.1厘米,黄花梨案体,铁力木面心。夹头榫结构,腿足用圆材,全身光素。侧面枨子两根,将腿足连结在一起。木色黄略呈红色,结构坚韧,木质细密,纹理清晰如行云流水。整体比例匀称,简约,雅致,文化韵味浓郁。此案造型为明式画案最常见,也是最标准的造型。现收藏于观复博物馆。

       画案:长方形、四足不在四角而是两头缩进顶面的承具即为案。案面平直,两端无饰的便是平头案。其中尺寸较宽大,且主要供写字作画用的案形家具,一般被称为书案或画案。

       夹头榫:是案形结体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四只足腿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腿足的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使外观腿足高出牙条及牙头之上。这种结构能使四只足腿将牙条夹住,并连结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变,使四足均匀地随案面重量。

       (4-2)为“清代黄花梨透雕螭纹方桌”。清早期作品,81.5厘米,长82.5厘米,宽82.5厘米,清宫旧藏,桌带束腰,四腿内安霸王枨,与面心底部穿带结合,将桌面承重均匀地传递到四足,结构科学。牙条与腿相交处安镂空螭纹挖角牙,勾首卷尾,雕工极精。腿足外角做出委角线,较为少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方桌:四足顶在四角位置的承具即为桌。面呈正方形的称为方桌。方桌的规格有大小之分,常见的有八仙桌四仙桌等。按其基本造型也可分为无束腰桌和有束腰桌两种。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

       (4-3)为“明代黄花梨高束腰石面方香几”。香几亦是传统的形制,桌面上镶嵌一似山水画纹理的绿色蛇纹石面心。高束腰处饰有矮老和条环板,且每一侧巧妙地隐藏有抽屉。优雅的三弯腿刻有凸缘装饰,足端向外卷起并饰有叶纹。现藏于海外。

       香几:一种小型承具,因多用于承放香炉而得名。香几大多形制较高,一般呈圆形或方形,不论在室内或室外,多居中设置,无依无傍。面面宜人观赏,更是文人雅士所必备之器具。

       (4-4)为“明代铁梨象纹翘头案”。 此案长343.5厘米,宽50厘米,高89厘米。案面用厚度近10厘米的独板制成,连同两端翘头系一木连做。直牙条,牙头做出卷云纹曲边,雕象纹,象鼻微卷,两象合之又似下卷的云纹。牙头以夹头榫结构与案腿相连。案腿素混面,侧腿间安挡板,用厚材透雕出大朵垂云,居中悬挂,四角镶云纹角牙。足下带托泥。为减少器身重量并保留看面的厚度,案里挖出凹槽,槽内有阴刻“崇祯庚辰仲冬制于康署”款。据此得知此案制成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款识应为当时的主人购置时所刻的纪念款。康署为今广东省德庆县。此类大案造型浑朴凝重,存世较少,而带年款者更少,对研究明代广东家具的风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翘头案:因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而得名。大多在两侧面两腿之间设挡板,并施以精美的雕刻,且下承拖泥。翘头案主要供陈设之用,多至于寺院、祠堂和衙门,属于供案的一种形式。

       本套邮票为明清家具系列的第二套邮票。采用两两连票,设计古朴简约,图案以带有历史感的古旧黄色为底,主图采用压凸工艺展现四种家具影像,两侧配以明清家具承具和家具具体名称文字及如意云头装饰,体现了明清家具的历史感和艺术感。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版票采用小版张形式,12枚邮票按(4×2+4×1,二图双连印)居中偏左排列;中间由书法和印章构成过桥票,书法从右至左分别为“通体光素、古拙简朴、四面平和、幽雅沉穆”和“卷足搭叶、木石相映、两端翘头、云卷如意”;右则为直排“明清家具”标题、印章和票名;上下两边饰为“如意云头”;上面中间分别为直排“平头案、方桌”和“香几、翘头案”介绍;左侧上下为直排“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厂铭。

第一、第二图版票
第三、第四图版票

  版票票上文字竞秀,由书法构成过桥票,丰富了版式信息。这些评价明清家具的专用术语不但精练地概括了明清家具的特点,而且读来也唇齿留香,韵味悠长。这些词经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手书,书法字体一笔一画也像极了明清家具简朴优雅、疏朗雅致的外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博物院馆藏明家具欣赏42-黄花梨束腰方桌
明末清初 黄花梨 有束腰半六方桌
认识和了解古家具——桌案类
中式古典家具发展起源(二)
中国古代家具图片-明代
明式家具八病:王世襄先生评点明式家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