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家的《读者文摘》(《读者》)
最后一期《读者文摘》和更名后的《读者》

    我家收存有从1985年到1996年的《读者文摘》(《读者》),它们见证了我的一家幸福团聚的美好时光。

    1984年底,我“应聘”从省城的一所大学调到本市一家国企工作,单位兑现了“招聘”允诺的待遇,分给我一套三居室的新房,又把我太太从别的工厂调来,解决“后顾之忧”。那年,女儿刚上小学,也随之转学到一所重点小学就读。经过多年的分居后,一家人终得团聚,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人总是不会只满足于物质条件的改善,更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丰富精神生活有许多途径,最简便易行的就是读书。我在大学时,晚上总是到灯火通明的图书馆,查阅本专业的书刊资料,或是涉猎自己感兴趣的科技书籍。到了工厂,下班后没有图书馆可去,虽然也常常把技术资料或实验数据带回家处理,但是一天到晚埋头于工作,也嫌单调枯燥。更何况现在是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更不能一头扎进自己的事业而不顾他人的感受。那时,家里没有收录机、电视机之类的休闲娱乐电器,我和太太也不喜欢串门聊天打发时间,因此,渡过余暇的最好选择就是读点有趣又有益的书。于是,我看上了《读者文摘》,也就是后来的《读者》。

    《读者文摘》吸引我的地方有三条:内容、格调和篇幅。它的选文博采中外,荟萃精英,3角钱一册(当年的定价)的《读者文摘》在手,就可读得许多好文章,符合“少花钱多读书”的原则,这是其一。其二,它的格调高雅清新,既无呆板的说教,也无哗众媚俗的做秀,雅俗共赏、老少咸宜,适合全家共享。其三,篇幅适中,没有冗长之文,也没有吊人味口的连载长篇,可以花较少的时间读到较多的书,很适合工余、课余阅读。

    我从书摊上买回第一本《读者文摘》时,特意选出一篇好文章推荐给太太,谁知她一读便不松手。我十分高兴,总算找到一本我们两人都喜爱的书了!从1985年起,《读者文摘》就列入了我家的报刊订阅清单。每个月里,《读者文摘》到刊的那几天,我们都特别关注工厂的收发室,生怕邮局漏送或别人误取。几乎每期都是我太太捷足先登,由她先饱眼福。当然,她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并不多。操持完家务,等女儿入睡后,躺在床上就着灯光看看《读者文摘》,这大概就是她一天中最休闲的时光了。见到太太从《读者文摘》中得到乐趣,我也十分惬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

    女儿渐渐长大,她也喜欢读书,从《小朋友》、连环画到《童话大王》,都是她喜欢的书。家里有《读者文摘》,她当然也是读者之一。而且,女儿对《读者文摘》的喜爱和理解,比起我们来 “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初中一年级的一篇作文《我最爱看〈读者文摘〉》是这样写的:

     “当我第一次捧起《读者文摘》月刊时,就被它牢牢地吸引住了。那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散文、轶事……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如潺潺流水,美妙宛转流畅;有的如绵绵白云,亲切温馨如诉;有的如飒飒秋风,令人爽心悦目;有的又如熊熊烈火,强烈地震撼人心。捧起它,就像在大沙漠中行走了几天的人找到了一股甘泉,我喝呀,喝呀,在它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可以说,她的这段赞美,写出了我们全家对《读者文摘》的喜爱。

    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女儿借写《读者文摘》,表达了她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它向我讲述了台湾一个作家写出一个小故事——《我的傻瓜妈妈》。文中记叙了她的妈妈很关心子女,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把事情弄得一团槽,马上又向大家道歉……朴实灰谐的语言中蕴藏着对广大母亲深沉的爱。我不禁想起我的妈妈,亲爱的妈妈为了我和爸爸,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做饭,白天还要上班,晚上要忙到七、八点钟,还要织毛衣、缝衣服,好辛苦呀!”

    太太和我读到女儿写的这些文字,都十分感动。但我只记得《读者文摘》里有一篇《我的傻瓜爸爸》,记不得《我的傻瓜妈妈》。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呀?她说:写作文时间很紧张,有些也记不很清楚,反正爸爸和妈妈都一样嘛!我也无话可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啊!

    女儿的这篇作文,是她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的“应试”之作,并且得了奖。作文的内容,我们也是事后在《获奖作文集》中读到的。

    自此以后,《读者文摘》在我家更有了一种特殊的位置,女儿对它的喜爱也是有增无减,她开始“自费”购进早年的《读者文摘》。《读者文摘》是1981年创刊的,我家从1985年起订阅,缺前四年的刊物,她要把缺的41期收齐,办法就是到旧书摊上去“淘”。星期天或寒暑假里,她上街回家往往会带回一册两册我家没有的《读者文摘》,几年下来,她竟收集到了一多半。1996年,女儿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暑假后就离家游学去了,她到临走前还惦记着《读者文摘》没有收集齐全这个事。

早年的《读者文摘》

    可是,女儿走后不久,我们所在的企业突然宣布“破产”。工厂的生产时断时续,职工的收入一月不如一月,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这种情势下,读书已没有了往日的兴致,买书订书更成为一种经济负担。于是,我和太太商量后停订了所有的报刊,包括《读者》。这样,我家《读者文摘》(《读者》)的收存,到1996年就终止了。从1985年算起,《读者文摘》同我们一家相伴,总共经历了十一个年头。

    女儿大学毕业后,仍在外地求职发展。曲指算来,她离家远游也刚好十一年。

    近几年里,我也常上书摊翻书,见到新出版的《读者文摘》,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有时也要买一册回家品读。《读者文摘》仍然保持这它原有的风格,但不知为什么,自己读起来却少了当年读它时的那种心境。

    我非常怀念《读者文摘》同我一家相伴的那十一个年头,感谢《读者文摘》陪着我们度过了那段幸福团聚的美好时光。

2007-08-06 

上一篇:高兴的事——住进盐都花园                   

下一篇:花园里的流浪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深圳妈妈跪地五分钟求女儿用功读书.......
【域外风情】我的财富
转《杂文月刊》文摘版启用新邮箱
- 擒书记-
精选《读者文摘》1000篇
读者文摘1000篇(精选读者、意林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