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荨麻疹中医的辩证与治疗
1荨麻疹中医的认知


祖国医学称荨麻疹为鬼饭疙瘩、风(痦癱)、风疹、瘾疹、风疹块、风瘙瘾疹、赤疹、白疹。血管性水肿归于赤白游风、风注等范畴。瘾疹之名,始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癌疹”。古人形象地将其描述为:形如豆瓣、堆累成片、来时无影、去而无踪。及至隋朝,巢元方认为,病机主要在于卫弱表虚,汗出伤风,风热色赤,风寒者疹白。此后《医宗金鉴)、《外科症治全书》病机论述均有鉴于此。怠到明清,对该病认识可谓是蔚然大观。朱丹溪从脾脏论治,认为病机为风湿犯脾,入里化火而成。《证治准绳·疡医》主张理应师从仲景,按六经辨证,以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等分而治之。程钟龄提出风瘙痒证有外燥、外寒、内热、里虚不一,治疗可选川芎茶调散、惺惺散、解毒汤、理中汤不同。
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验方、外用药,如矾石煎水、石楠汁、百部酒外擦,还可施以曲池穴针灸。近代中医对荨麻疹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从经典方剂到验方、从临床观察到借助于现代医学技术纵深研究。研究中发现麻黄、防己、丹皮、苦参、防风、黄芩等单味中药,葛根貮、丹皮酚等中药单体,防凤乌蛇止痒丸等中成药均有抗过敏的作用,用于治疗寻麻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他疗法如药浴、水针、体针、耳针等也极大地丰富了荨麻疹的治疗手段。总之科学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人们对荨麻疹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尽管现在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对症治疗,但我们深信在不远的将来必定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2荨麻疹中医病因


1.风邪外袭 本病发病多与外感风邪有关。素体禀赋不耐,表虚卫外不固,则易为风邪侵袭。风为百病之长,常夹寒、夹热等邪气侵犯机体。汗出当风,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郁于皮毛肌媵之间,产生风寒、风热表证。

2.脾胃湿热 饮食不节,过食腥荤发物,或肠道素有寄生虫,皆可使脾胃运化失调、湿热蕴结;复感风邪,则风、湿、热、邪郁于肌肤胰理而致本病。胃肠湿热、阻滞、气机可见腹胀、腹痛、便溏或便秘等症状。

3.血虚风燥 本病发病日久,风为阳邪易耗伤气血,以至气血亏虚,燥由内生,肤失所养而致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日久。

4.热毒燔营 药毒内侵或感受邪毒之气,化火生热;邪阻气机,不得疏泄以至毒热炽盛;气分热尤盛而营血已为热毒嬏灼,以至气血外传肌肤发为本病。

5.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优思郁怒太过,致使肝郁不舒、气机郁结、气郁化火、伤阴;肌肤气血运行不畅,肤失阴血所养,复感风邪发为本病。

6.冲任失调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而致肝肾亏虚,营血不足、冲任失调,营卫不和而发为本病。本病急性发作大多正盛邪实,邪退则病解,若病久气血亏虚,常呈慢性易复发之势。


3荨麻疹中医治疗


一、单方验方

(一)过敏
银柴胡10g、五味子15g、乌梅6g、防风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疏风胜湿、调和营卫,用于治疗急、慢性顽性荨麻疹。

(二)多皮饮
地骨皮、五加皮各9g、桑白皮15g、干姜皮6g、大腹皮9g、白鲜皮15g、丹皮9g、赤苓皮、冬瓜皮各15g、扁豆皮15g、川樺皮9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健牌除湿,疏风和血,用于治狞脾湿型慢性荨麻疹。

(三)清热祛风冲剂
荆芥、防风、黄芩、黄柏、连翘、苦参、白鲜皮、生地、甘草等组成,制成冲剂。


二、针灸疗法

1.取大椎、风门、曲池、外关、血海、三阴交,采用泻法,反复捻转提插,留针30分钟,治疗风寒或风热束表引起的荨麻疹,属风寒者可用艾条灸大椎、风门。若咽喉痛可加少商放血。取曲池、合谷、天枢、足三里、三阴交,采用泻法,刺激宜强,反复捻转行针,留针30分钟,治疗脾胃湿热引起的荨麻疹。取膈俞、脾俞、足三里、风门、大椎、风门穴用平补平泻法,其余诸穴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大椎、足三里可加艾灸,治疗血虚风燥引起的荨麻疹。

2.皮肤针疗法 取风池、血海、曲池、风市、颈3~4夹脊。用重扣刺法,使皮肤隐隐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3.头针疗法 取感觉区、血管舒缩区、足运感区。按头针操作法进针后,快速捻转1-3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

4.耳针疗法 取肺、肝、脾、肾上腺、神门、内分泌、荨麻疹区。每次取2-3穴,毫针强刺微,留针30~60分钟。慢性荨麻疹可用撤针埋针2~3天。

5.水针疗法 取风门、膈俞、曲池、血海、风市、足三里。选用苯海拉明注射液50mg,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成4ml,每次选用2穴,按水针操作常规,每穴注射药水1ml。


三、中医食疗

(一)野兔肉方
将野兔肉切成块,加菜油炒熟,加调味品后食用。半月1次,共食3次。治疗慢性荨麻疹。

(二)全蝎蛋
全蝎1只,鸡蛋1只,将洗净的全蝎塞入鸡蛋,破口向上,放容器内蒸煮,弃蝎食蛋。1日2次,5次为1疗程。治疗慢性荨麻疹。

(三)牛蒡蝉蜕酒
牛蒡子(或根)500g,蝉蜕30g,黄酒1500g,将牛蒡子打碎(若为根切片),同蝉蜕一起置于干净容器内,加入黄酒,密封浸泡,每日振摇1-2次,经7日后开封。饮取上清液。每日2次,每次食后饮30g。用于治疗荨麻疹,证属风热袭表者。

(四)使君猪肉
使君子9g、瘦猪肉90g、山楂18go。猪肉、山植洗净,使君子去壳取肉。将山楂加水2000ml,小火煎煮30分钟,滤取药液1500ml。使君子捣烂,猪肉切成小块,再与山楂水一同置锅内,小火煮40分钟至肉熟,捞出使君子即可。每日1剂,一次服完。用于治疗荨麻疹,证属虫积伤脾者。如食后出现恶心、头晕,可能为使君子的不良反应,只要取少许使君子壳煎水服,即可解除。

(五)红枣炖猪胰
猪胰1个、红枣250g。先将猪胰洗净切成小块,之后炒熟;红枣洗净。锅内加水1500ml,放入红枣、猪胰及适量食盐,小火炖30分钟至熟。用于治疗荨麻疹,证属肺脾两虚者,证见病程日久、反复发作,风团此起彼消,或兼面色萎黄、食少、恶心、腹胀、浮肿等。

(六)薄荷桂圓煎
薄荷15g,桂圆6粒煎服,每日2次,连服2-4周。
4荨麻疹中医辩证
(一)风热犯表
证候:风团色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剧或日光照射后更加明显,得冷则隐,可伴有发热、心烦、口渴、咽喉肿痛,重则面唇俱肿或脘腹疼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二)风寒束表
证候: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轻,口不渴、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三)血虚风燥
证候: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口干、舌红少津、脉沉细。

(四)脾胃湿热
证候:风团发作时脘腹疼痛、坐卧不安、不能进食、倦怠乏力、大便溏泄、间或便秘、可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五)热毒燔营
证候:发病突然,皮疹弥漫全身,呈大片鲜红色,有时可见出血性皮疹、瘙痒剧烈、伴高热、心烦、口渴喜冷饮、咽喉肿痛、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绛、苔黄、脉数或滑数。


(六)虫积伤脾
证候:多见于儿童,皮损反复发作,面黄有白斑、伴脐周疼痛、偏零食、睡中磨牙、大便检查寄生虫卵多为阳性、苔白或腻、脉濡。

(七)卫气不固
证候:乏力、多汗、面色苍白,口唇质淡,出汗后易发疹,疹呈淡红或皮色,如粟如豆,皮疹散在,反复发作,时有低热、舌淡、苔薄白、脉细或沉细。

(八)冲任失调
证候:风团发作常在月经前或经期加重,月经后可自行消退,伴月经失调,亦有与妊娠有明显关系者,舌暗红或有紫气、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九)肝气郁结

证候:风团发作及瘙痒与情志抑郁有关,或在精神紧张时加剧。伴烦燥、易怒、胸闷、胁胀、纳差、口苦、失眠,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细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荨麻疹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
荨麻疹(瘾疹)中医治疗专家共识——风寒证...
从中医角度辩证论治荨麻疹,不同证型荨麻疹需要如何治疗?
火罐治疗学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341------350)
风寒感冒,取风门与风池穴,能立马使症状得到改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