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作品集】郑知渊:城市本来的样子
userphoto

2023.05.07 宁夏

关注

郑知渊

197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现为自由摄影师。



】郑知渊访谈集合

  • 希望通过视觉与精神的沟通,使内心与世界在一张照片里、一个主题中较为平衡地表达出来。使世界与自我互为意识。

  • 至于说对于自己的拍摄方式与影像风格是否满意,倒不如说我对自己依然能够持久地保持对摄影的兴趣与好奇感到高兴。我也对自己在摄影的认知上,寻求不断深入的过程感到欣慰。

  • 当代很难说有一张照片是完全崭新的。我们不仅需要直接从现实中获取新的动力,也需要从历史中去寻求对照与发展。

  • 虽然不同风格的城市必定会引导出不同的照片,但核心是一致的,即照片本身拥有统一的,独立自主的整体,所有事物都是重要的,都应该被显现,并被我们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 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其最本质与最朴素的功能,是在一个平面上,一视同仁的刻印事物表面投向相机底片上的光的痕迹。所有事物对于相机本身来说是天地未分,并无差别的。然而这种无差别性的现实对于人类意志来说到底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发明了单点透视对焦系统,发明了各种可供我们欣赏、判断、定义事物的认知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单方面地把握住了自己,似有所得,沾沾然,却自此与世界整体分离,成无源之水。因此如何既还原出相机记录世界本身的无差别性这一本质特征,又在其中挖掘出属于人的崭新感知,从而使自我的感觉与承载这感觉的空间本身,在一个平面中共同被呈现出来,这是我首先要在摄影中去解决的问题。在还原的过程中,照片里所有事物都是重要的,等价的,都显现着自己的存在,发出独立而民主的声音,它们一个接着一个,相互呼唤,循环往复,自然地搭建起一个覆盖着我们的感知系统的主体世界。而这个自行运转的主体影像,按照自身的秩序逼迫我们放弃已自我孤立的、割裂的、先验式的视觉习性。至此,影像有机会引领我们的观看与感知,再次回归到那个无限打开着的,根源般的世界中去。

  • 这些照片既不算唯美,也没有特定的现实意义,不关心具体事物,对于现实不证明、不揭露也不进行判断。而这些正是大多数人判断或认领一张照片的必然而有效的路径。

  • 最终要实现的是一种形式和美学上的平衡。

  • 人总是在强调自己,夸张自己,以一种莫名的优越感甚至上帝般的眼光打量世界、分析世界,结果使人沉溺在自我的狭小情感中,这种情感只能以缺陷和不满足为基础。我尝试着在照片中,不仅拥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更希望现实事物能在画面中得以真正的、自然的呈现,从而使内心与现实能在一个主题中较为平衡的表达出来。

  • 想要表达一种感觉的真实性,首先应该据实呈现承载这一感觉的空间本身。也就是说我想呈现的不是一些个别的现象之物,而是一个可以让自己融入其中,通过摄影进行双向交流的,具有精神性的空间自体。然而大多数传统的摄影作品关心的是通过象征化、符号化的方式把事物变成可供人们把握、掌控、交换的经验。通过相机先天设定的单点透视这样一种象征人类意志的远近法,一厢情愿去攫取对世界的片面设定,这种方法造成自我与世界(事物本身)的割裂与分离。世界被对象化、客体化,并从我们的内心想象中被剔除。世界成为我们的思想预设,而其本身被遮蔽。因此我明白,想要呈现一个活的,有生命有精神性的空间,亦即等同于呈现自我。而我要做的首先就是消除这些来自人类中心主义片面认识对世界的遮蔽,让自己的纯粹感知彻底领受世界投射出的视线,并使这种视线间的交流逻辑化的映刻到照片中去。
  • 我从没有把我的摄影当作一种项目的心态来进行。我的摄影不是奔着完成什么而去的。我也无法为了某种先验理念而拍摄。一切都息息相通着,或许在过去的某一张照片中正蕴含着将要到来的某个转变。我的摄影更趋向于一种自然生成的发现与感知,而不是证明与判断的武器。我希望这种发现与感知能够不断的更新,不断的生长。我也希望自己的视线能够更深入一些,更透彻一些。归根结底,我从摄影中体验自己,反省自己。
  • “dirk Braceckman的摄影的独特与重要性,是因为绝大多数摄影艺术家仍然沉浸在再现现实的幻觉中,而对二维平面的局限毫无感知。只有他敏感意识到摄影作品本身和所传达物之间无法弥合的裂隙,并把平面结构作为摄影的本质特征加以展示”。
  • 摄影或者其他艺术类型,在我看来都是发现和寻找自己与世界的一个媒介,因为未知,所以有动力有能量去寻找,当然也是收到外部世界的召唤,在这种互相作用下去工作,其结果大概就是明晰到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 当我们开始拍摄,面对所谓主体内部问题的饥饿状态时,如何满足自己是首要目标。但这个主体内部的问题,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是最大考验。

  • 我的摄影就是有一种回归抽象之前观看和感知世界的状态,可能是对一种观看的反省吧。现在大部分观众对我作品的理解还都是时代性方面,而不是观看方面。

  • 我的照片想表达一种无限感,无限的繁复,也无限的延展与循环。

  • 自文艺复兴时代以来,一种根植于主客对立本体论和透视的观念逐渐被建构起来,在这种观察模式中,观察者是一个从被观察的世界中分离出来的点,并与世界保持某种控制、描述、再现的关系,这意味着分离和旁观,也意味着表现和认同。

  • 文艺复兴后,在当时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双重引导下,人们对事物的观看变为主体对客体的观看。这种割裂式的观看,把自我作为决定性的主体,而世界则被对象化、客体化。一切事物都被摆到人的面前,被人审判。事物从观看者的内心想象的世界中被剔除,并被坚定的放置于“外部世界”之中,包括后来摄影在内的视觉艺术中的线性透视法便在此中孕育。在这种透视方法中,除去重点事物被格外突显外,其余事物都仿佛朝着一个点退远、消失。事物不在与世界的关联中显现,而是突兀的、割裂的被确定出来,这种方法所获得的视觉是虚假的视觉。世界被我们的思想所预设,其本身被遮蔽。这样看来,也就是说,让事物自然的呈现,与获得真切的视觉,其实是一回事。因此,在这样的思考下,我要用自己的纯粹感受直接从事物中寻找新的方法。

  • 事物自身是怎样被我们加诸在其身上的概念所遮蔽。我们通过预设的概念阅读、思考、交流以及下结论,我们对一棵树的观察与体验不再拥有单纯的兴趣。

  • 我尝试对照片的空间结构运用整体性的处理与布局,并通过色彩的特性与对比,造型的大小排列与对比,纹理的疏密对比,以及各物体之间的衔接或呼应状态来互作引导,以此呈现事物的深度和密度,使原本作为背景的靠后的物体向前突出,而原本靠前的物体不断向后退缩,物与物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不在一个平面也并不相连的物体,在我的照片里连接在一起了,从而产生了新的空间秩序。画面中的物体因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被纳入整个秩序中,形成一个不断循环与生发着的结构体。

  • 我们是多么容易从照片中跨过事物本身,去到我们的头脑里寻找那被预设的,或情感,或记忆,或思想,并被其左右,然后返回来植入事物,获得符合自己判断的意义。换句话讲,我们并不是在用眼睛观看世界。

  • 与其说让自己抽象的返回单纯状态,倒不如在创作中不断怀疑、否定自己原先看到的东西,或许只有这样不断解除遮蔽的过程,才是我们真正接近事物的方法。

  • 每一个东西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也有它们展现的方式。从拍摄上来说,这个难度其实蛮大的,要考虑位置、角度、距离、色彩关系等等,看上去挺随意,其实蛮难拍的,真正满意的也不会多。

  • 每个人都在说“我能”,都想伸张自己的个性,但其实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去看,却是没有个性的。每个人都说我要不一样,要个性生活,要怎样怎样,其实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随心所欲。

  • 在我看来,首先应把我们眼前的世界与自身复归为一个整体,而在这一整体中,世界的深度也就成为我们自己的深度。然后用我们设身处地的直觉直接面向事物本身,并且尽量抛弃种种先入为主的抽象理念,在观察和比照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呈现和描述。那些非此即彼的判断及各种抽象理念,我认为恰恰限制了摄影,使摄影与我们的存在愈行愈远。

  • 一直以来我所关注的,往往都是能够摆脱过多的美丑褒贬、情感纠缠并呈现出照片自身存在的照片,这样的照片总能显露出令人着迷的陌生感和未完成性,充满了可能性,更无法被言语转述。所谓的句法,也许就是这些作品的内在结构,也是人与事物在精神上保持高度联系的桥梁。

  • 既然是选择,就一定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和取舍。我们在面向未来做出选择时,当然需要开放、灵敏、智慧,以及富于想象力,但同时,我们恐怕还是得坚信摄影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和规范。



  • 色彩的特性与对比

  • 造型的排列

  • 纹理的疏密

  • 各物体之间的衔接或呼应

  • 不断循环与生发着的结构体

  • 尽可能消除景深

  • 尽可能消解通常意义上的视觉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1条拍摄更好的照片的方法
草是绿的,血是红的,这完全客观,与人无关???
42 真实感知
梅洛庞蒂的绘画与感知现象的关系探究
二维生物“眼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
框架式构图——打破思维的“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