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景泰县、靖远县长城、烽燧遗址调查
(2015-03-18 13:50:32)

     甘肃境内的明代长城是为抵御鞑靼、瓦刺人的进犯,明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营建长城烽燧,设立屯田区,长期驻防戍守。境内明长城属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防守,总兵驻今张掖。其中甘肃镇管辖1600余里,走向分两条:一条从嘉峪关向东经金塔寺、镇夷所(今高台县西北60公里)转向东南,经高台、靖安堡、山丹骟马湖、永昌、民勤、武威、古浪、土门、景泰县,至靖远县索桥以西沿黄河折向东北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另一条线从王景寨以南经武威黄羊镇向东穿过古浪峡,翻越乌鞘岭,沿红崖村东经金嘴贯穿永登县境内,至河口沿黄河东南行,经安宁堡、兰州市城关再折向东北到桑园峡,过靖远县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地区的东南部,西接古浪、天祝二县,北临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隔黄河与定西地区靖远县相望。
    景泰县元朝时属会州。明初宋国公冯胜率大军下河西后,此地为明所据。英宗之后,明王朝在这一带的势力渐弱,到成化至万历的一百多年间,这里为蒙古族驻牧之地。
   据《靖边县志》载:“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使臣田乐克复其地,建壁筑城,屯戍相望。”1景泰全境复为明廷所辖之后,为加强这一带的军事防御,自黄河索桥起筑长城至庄浪县土门川共长四百里。明景泰时尚无行政及军事建制,该地属靖虏卫所辖。 
   长城由靖远哈思吉堡北的黄河西岸起,为景泰县所辖,在其县境内的大致走向为:由索桥村东南紧傍黄河的崖头起,向西北经东关村、西关村、麦窝至芦阳镇。景泰县城在芦阳镇西十八华里。过芦阳镇继续向西北经城北墩村、西一泵,跨京兰跌路,过八道泉村、青石洞村,越海拔一千八百八十七米的夹山泉山至红墩子村。由红墩子城墙转为向西,过高家墩、保进墩,由毛牛圈村西北出景泰县界而入古浪县境。景泰县境内所辖长城长约一百四十华里。
   长城从黄河西岸起,此处黄河为一东西两侧山峰壁立的峡谷,城墙先为片石所砌,十分简易,高不足两米,宽半米多。其后山势较为平缓,山脊上筑夯土墙至五座墩,墙体坍塌严重,多成为一条高高隆起的土脊状。由黄河崖至此长城内侧仅存一座夯土墩台。由五座墩城墙继续向西北经东关、西关、麦窝至芦阳,均用黄土夯筑,塌毁十分严重,仅有遗址相连。


     从芦阳起,城墙继续向西北,经城北墩、西一泵至京兰铁路段,因开垦农田,城墙被毁,今已基本无存。过京兰铁路,城墙继续向西北经青石洞村至案门塘村。青石洞村往东圮残严重,尤其靠近铁路的十余里多被毁掉。有些地方虽有墙址残存,但多已毁成土脊状的夯土堆。

   这段长城就是景泰的芦阳镇的一段,大部分已经被毁掉了。

 



       长城边的小山上是一座烽火台。



 

   山下这已毁成土脊状的夯土堆就是明代长城




  夯土城墙由案门塘村向北过黑嘴子村后,便爬上夹山泉山主峰,至红墩子南转为向西。在景泰至裴家营的公路南,沿较为平缓的山梁西去。红墩子南的一段为石砌。从龙口经高家墩、保进墩至景泰县与古浪县交界处段,则多用黄土夯筑,今虽圮毁严重,但遗迹基本连贯。 










 

   这个古堡是在景泰到白银市的公路边上,周围很难寻找到长城,仅留下这个古堡。经询问当地人才知道这个地方叫赵家水泉,至于这座古堡一问三不知。回来查找资料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也是驻军的古堡。

   靖远长城遗址在双龙乡仁和村西约2公里北城滩古城东西山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城垣已经残破,高七米,厚十米,断面夯层清晰可见,夯土层厚12——14厘米,山势奇险,易守难攻。烽燧筑于长城南端制高点三层三台阶上,烽燧墩底距最下层台阶边沿47米,台阶系碎石片砌成,最下一层边沿砌有整齐排列的卵石层,烽燧成四棱台形,底面积⒖5*⒖5,上面积5*5,系石块垒砌,中间填土长筑成,有的石块有火灼的痕迹。其中的一长方形穿孔石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厚10厘米,孔径10厘米。同时还发现夹粗砂黑陶片和碎瓷片。这一带有烽燧数座,沿黄河和山边而筑,在山顶上可以看见东西不远处的墩台,在大庙村还有一地名叫边墙湾,这也是黄河边的长城遗址。山下是北城潍唐城古址,北面为黄河古渡口,——北卜古渡。


    唐代北城潍古城全貌,古城后面的山上就是长城,山尖上建有烽火台。古城对面跨过黄河就是景泰县。古城北面就是黄河古渡口,——北卜古渡。



  北城潍唐城古址
位于靖远县城北130公里处的双龙乡北城村黄河东岸,隔河与景泰县五佛寺对峙。古城呈方形,面积35000平方米,系夯土板筑,城墙下宽5.8m,残高3.3m,夯土层厚10cm。城门设在南面,并有凸形瓮城遗址,城墙夯土层夹有小砂石层,夹砂层厚3-4cm。城四角均有墩台,北墙、东墙各有马面3个,西墙有马面2个。1976年文物普查时,城内尚存街道及建筑物残址,发现各种陶器残片和古钱币,确定为唐代遗物。



  古城南门凸形瓮城遗址。瓮城前面便是黄河。



  古城东墙,从黄河抽上来的黄河灌溉渠就建在古城墙上。




  古城南门瓮城遗址残存的城墙,从城墙遗址看城墙夯土层夹有小砂石层,夹砂层厚3-4cm。

   烽燧:也称烽火台、墩台、烟墩、烽台、、烽堠、狼烟台等。烽火台的类型。考古学家通过对唐山境内明长城的实地调查,按烽火台的设置特点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之为沿边烽火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称之为腹外接火烽火台;三是向内陆州府城深层联系,称为腹内接火烽火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为加道烽火台。明朝长城的烽火台墩,星罗棋布,墩台相望,用以传递军情,当出现敌情时,白天在台上燃烟,夜晚明火示意以传递信息,在长城沿线和关城附近均根据需要而修筑,多建于高山顶、易于了望的主阜和道路折转处。

   


  这出烽燧遗址位于靖远县北滩乡,周围的长城也难寻踪迹,估计已经毁掉了。遗址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没有人居住,全是戈壁荒滩。


 

 遗址内瓦砾遍地,从遗址看烽燧周围建有城墙,城墙内住有军队,东边开有城门,便于士兵进出。城墙周围挖有护城壕沟。






 



   按照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今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明以前的烽火台制度,据《史记。素隐》引《纂要》的解释为:“烽见敌则举,燧有难则焚;烽立昼,燧立夜”。《史记。正义》亦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明代除夜间举火,白天放烟外,还加鸣炮,及时通知敌情。纵然于千里之外,边塞的敌情仍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到上级指挥机关。还可以从燃烟、炮声的多少,掌握来敌的大概之数。烽火台与敌台、关城卫所等密切配合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由于传递军情的重要性,对烽火台的管理十分严格,戍卒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明成化二年法令中也有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失,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由于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暑假来了,去甘肃看长城
明长城景泰段
三代长城存甘肃
长城:齐长城遗址
秦直道游记(七):黄沙掩不住的阳周城
游齐长城烽火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