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关于教育教学的点滴感悟
 关于教育教学的点滴感悟
 
1、从研读教材的角度讲,教师要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教学中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
2、研究教材要“上下求索,左右勾连”;设计教学要“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3、钻研教材的最高境界是化为己有、融会贯通,讲解教材的最高境界是言如己出、要言不繁,教学方法的最高境界是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显性的误人子弟;“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是隐形的误人子弟。
4、《教参》是拐杖,不用则未免愚蠢,但《教参》并非“教条”,死用则贻害无穷。《教参》要真正为我所用,最宜先放置一旁,而去钻研教材,待有自己见解后,再与《教参》对照比较,比出陋见可得弥补,比出卓见可得激励。此之谓“站着备课”,而非“趴着备课”是也!
5、备课时,仅仅对知识点本身做各种形式的设计的研究,只能是管中窥豹。站在教育的高度,基于学科知识、学科思想进行研究,才能让教学进一步走向丰满。
6、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主”与“宾”的关系,而是“主”与“导”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受教育新理念 获得培训新感悟
[转载]陶维林(南师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教学研究感悟
教师的智慧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点滴感悟
语文阅读教学点滴
中国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及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