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民种玉米,种稀了产量低,密了空秆多,你知道合理的密度吗

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很多农户对于种植密度有一些误区,有些农户过度稀植,只看重穗子大,但是群体产量低,最终影响了产量。也有部分农户认为,种植越密越好,但是过度密植使玉米小穗株和无用株增加,空秆多,易倒伏,从而造成减产。所以,我们常说合理密植才能获得高产,但是究竟怎样才算是合理呢?

玉米合理的种植密度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它受杂交种特性、气候、肥水、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1、品种

不同的品种,种植的密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有可能密植的品种种植密度要比稀植的高上一倍之多。中晚熟的品种,这类品种的玉米棵型比较大,叶片宽而大,适合春播。种植密度宜稀,在3000到3500株之间。

中早熟的品种种植密度在3500到4500株之间,这类的品种棵型相对晚熟来说比较小一点,这类的品种比较适合小麦田套种或者油菜茬,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种植的不太多。

早熟品种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个品种了,麦茬种植的夏播玉米都是采用的早熟的品种,这种玉米棵型属于小棵型,植株生长比较紧凑,叶片是向上生长,种植密度一般在4500到5000株。

3、肥水

土壤肥沃,施肥量又多,可以适当密植。土壤肥力低,施肥量少,如果种植过密,会出现植株营养不良,产量低的问题。应掌握“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的原则。

玉米需水较多,密度增加后,需水量就增多,干旱地区,浇水不方便的地区,适当稀植。

4、气候和土质

在北方地区,日照时间比较长,温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种 情况下就不适合种植密度过大了,需要合理的减少种植密度。在南方地区,日照时间较短,这样环境下玉米的生长周期就相对比较短一些,而且植株普遍比较矮小,在这种环境下就可以适当的增大种植的密度。

玉米根系发达,需要氧气较多,浇水透气性较好的沙壤土,比黏土地种植的密度可以稍微大一点,每亩可多300~500株。

5、管理条件

如果是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在种植过程中水肥的供给,生长的调节等工作都能做到位,就可以合理的增加密度,这样对玉米的高产就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如果是管理粗放,就要减小种植密度,如果过于密植的话,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造成减产。

综合以上几个原则,在河南地区,有些农户常采用的种植方式为80厘米X40厘米宽窄行,或者60厘米X60厘米等行距种植。在确定合理密度之后,种植方式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增加密度之后,应配应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米种植密度如何确定?一亩多少斤?多少粒数?3个技巧轻松解决
如何进行玉米的合理密植
老农分享:玉米种植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方法,种植户都保存起来
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密度的关键找到了,做好这3点,玉米才能高产
4个关系,5个考虑,让你明白玉米种植稀了好呢还是种植密了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