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伏天:3忌,3宜,3秘诀帮你去除湿气,健脾胃,补阳气

今天我们用生活中的“反常识”帮你三伏天祛除湿浊,补足阳气。

三忌:可能与常识有点不同

1、忌不适当的运动

之前我们写过三伏天要出汗,后来很多人反馈特别好,但有些人运动后效果并不明显。

细问才知道,原来是方法和时间错了。

生活中天热出汗,感觉全身黏糊糊的很不舒服,人也容易没精神;如果稍微运动后出汗,会感觉神清气爽,这就是寒湿排出后,身体变通透了,气血运行更顺畅,人自然会倍感舒爽。

但运动出汗也要讲究方法,尤其是在三伏天,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

除了避开高温,也要注意:

1、微微出汗。

2、不过晚运动,最好不超过晚8点。

3、运动时间、量根据体质调整。

我有个朋友是气虚体质,每天下午运动一个小时,每次衣服都湿透,自己锻炼了几天后身体更虚了。

出汗太多,会带走身体的气血,我这个朋友就是运动时间长、量太大,出汗多耗伤了气血。

也有些朋友是晚上运动,然后就失眠了。

建议大家可以在傍晚,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三十分钟左右,比如散步、太极拳稍微出汗即可。

气虚体质,开始可以控制在10到20分钟,然后根据出汗量和劳累度以身体不会太难受,逐渐加时,一般5-7天就可以多加几分钟。

我们想的是养生,不是健美,那些大量、剧烈的运动是为肌肉服务的,调理身体完全没必要这样。

2、忌不开空调、乱吹风

现在有很多朋友一吹空调,就怕的不行,这种思想也不好。

古人伏天也会吃些冰、纳凉的。

三伏天闷热潮湿,人本就容易出汗,还不爱开空调,一直出汗也不开,就容易因为出汗太多而耗伤气血,甚至中暑。

建议热了也开空调,最好调到除湿模式,温度28℃左右,睡前定时1-2小时。空气湿度低就不容出汗,温度不过低也不容易伤阳气。

要注意:

1、出汗后不要立刻进空调屋,更不要直吹空调,也不要立刻洗澡。

2、不要短时间内来回出入空调屋,洗澡后吹空调。

3、也不建议开窗睡,夏至以后前半夜热,后半夜凉,不开空调开窗户睡也容易受凉伤阳气。

身体有调节能力,长时间在一定温度(不过冷过热)下毛孔腠理是一种状态,身体也不会受邪,只有在变化时,身体改变,比如出汗时毛孔腠理打开,这时突然受寒才最危险。

3、忌大喜大悲

夏季雨水和高温交替,闷热的天气让人的心情烦躁,“汗为心液”,出汗多也容易伤心。

心气受伤,不只是生气,人还容易急躁,有时候可能不是生气,但着急起来,怒火也就有了。

夏天心血管的压力大,一旦情绪激动,很容易损伤心脑血管。

要注意清净养心,控制情绪,静为躁君,心灵要经常与清静为伴。

俗语讲:心静自然凉。

可以尝试音乐、画画、沉思打坐,让自己保持心境的平稳。

三宜

1、宜吃、宜补

很多人都知道冬天要补,其实夏天也要补,“冬补三九,夏补三伏”,为什么呢?

伏天白天长,夜晚短,天热出汗多,气血消耗大,使人精神疲倦,容易犯困,身体乏力不想动、胸闷、头晕、身体消瘦。

这时候的消瘦,是气血亏,正气耗伤,免疫力下降,等秋冬温度降下来身体的问题就多了,稍微多吃一点也容易虚胖。

“虚为夏病之本”,而虚的问题最适合的就是补,在夏季适量进补,可以调补正气、改善体质。

对于阴虚者,天热易耗伤阴津,此时补阴,犹如久旱遇甘霖,不会“火上加油”。对阴阳两虚者,暑热越盛,阳气越伤,此时进补,恰似雪中送炭,也不会“虚不受补”。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补?

对于偏阴虚的人适合养阴清热,清虚火。

比如多吃苦,伏天吃苦,胜似进补。多吃一些清补的食物,少辛辣及油腻。

清补食物:鸭、甲鱼、墨鱼、海带、海蜇、蚌肉、猪肉、猪肝、豆腐、甘蔗、梨、百合、桑葚子、苋菜、莲藕、柿饼、薏米、菠菜、白菜、赤小豆、鸭蛋等等

偏阳气虚者,可选用温性食物,温中益气,增强体质。

温补食物:鸡、鸽、羊肉、狗肉、鲫鱼、鳝鱼、海参、龙眼肉、荔枝、胡桃、大枣、韭子、扁豆、红糖、饴糖、糯米、红萝卜、南瓜等等

也有一些平补的食物,所有体质都可以适量吃。

平补食物:鸡蛋、猪胰子、猪腰子、鲤鱼、粳米、高粱、山药、黑芝磨、白蜜、芡实、荞麦、红薯、花生、蚕豆、莲子、香菇、冰糖等等

2、宜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夏天阳盛而阴虚,可以晚睡早起。建议晚上十一点睡,早上六点起。

同时中午一定要适当小憩,养心神,防猝死。

午休控制在2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下午的事情和晚上休息。

在清晨或傍晚,可选择公园、河边、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运动、放松,使心情舒畅,神清气和,心神得养,进行“神补”。

3、宜补阳

很多人都知道“春夏养阳”。中伏后,出汗多,血液粘稠度升高。再加上室内外忽冷忽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为,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提升肝阳之气,常吃醋泡姜不仅能驱散寒气,还能养胃。”

醋是收敛的,可以收敛姜的生发之气,让原本辛散的姜变得平和起来,姜温阳的性质还在,却避免了上火。更可以:

健脾胃,散寒湿: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食物吃进来,需要脾胃的运化,将精微物质输布给身体,为身体带来足够的能量,人的先天就像一罐子煤气,只能省着用,但是可以把脾胃来调好,用后天来养先天。

脾胃阳气充足,运化食物的动力就充足,阳气充足,人的湿气寒湿也就散的快,就像是太阳出来了,云开雾散,山岚间的湿气也不复存在一样。身体里的小太阳振奋了,才有力量去祛除湿气。

活血化瘀,更燃脂瘦身:

醋中含有醋酸,不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还有助于脂肪的燃烧,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减少。而姜呢,生姜中有很多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积,人们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和血糖上升。

这样一想,醋泡姜简直是双剑合璧,斩断脂肪的能力倍增啊。

难怪我最近吃醋泡姜之后,到了中午都不觉得有那么饿了,姜让人胃口大开,而每天早餐都固定几个内容,并没有增加饭量,血糖上升的缓慢,饱腹感增加了。

补肝阳:

中里巴人认为: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如果你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严重缺乏,或是吃的太过油腻的时候,腹泻的时候,都可以喝上一点,缓解不适。

如果没有时间自己来做醋泡姜,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试吃之后,这款接近满分。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良心手作,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每天吃3片,一罐可以吃15天,4罐正好可以吃上两个月。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三秘诀

1、三伏伏贴艾灸,温阳精力旺

今年的三伏满满40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调理。如久咳、哮喘、慢支、鼻炎、慢咽、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还有一些关节病痛、风湿等。

这些冬天的易发病,大都与阳气不足、寒邪侵犯有关,所以在阳气旺盛的三伏时期进行治疗调养,借助天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到社区医院去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寒性体质的日常调养,如阳虚、气虚、血瘀、气郁(怕冷)、痰湿(怕冷)的人可以借此时做艾灸,排除身体里集聚的寒气。

每天可选择1~2个穴位用艾条悬灸(就是点着艾条,靠近穴位),每次灸到皮肤发红热烫,但是又能忍受为度。

但现代人实在太忙、太懒了,推荐用三伏贴,简单方便,对体寒、阳虚、气虚、痰湿的人是最好的!

同样可以用艾灸的配穴,建议入伏、中伏、末伏,每天上午贴4~6小时,连用3天,休息一周,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坚持整个伏天。

基本上各大医院都会有贴三伏贴的服务,有空的话记得三伏的日子,提前预约贴敷就好。功效配方都大同小异,基本都会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生姜。

我们也为抽不出空去医院贴伏贴的朋友定制了三伏穴位贴,根据传统古方伏贴配伍做了优化,特别加了一味补气的黄芪,扶正补气的圣品,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要提醒的一点是,三伏灸或者贴伏贴之后,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

2、多吃瘦肉、多喝茶

三伏天很多人只吃水果蔬菜,主食肉类吃的都少,长此以往,营养不够,很容易生病。

伏天一定要吃正餐,吃谷物。同时多吃瘦肉,夏天消耗大,一定要多吃优质蛋白,可以多煮粥、煲汤喝。

很多人夏天容易口渴,而且怎么喝水都不能止渴。

很多是因为汗出太多,伤了津液,还有就是身体的气血太亏,这时候大量喝水不仅效果差,还容易生湿气。

可以多喝茶,或多吃菠菜、番茄、红薯,可以补充出汗流失的钾离子,补充气血和出汗时身体的损耗。

茶叶味苦性寒,消热去火的同时,可以降燥生津。

3、热水泡脚

夏天出汗多,洗澡多,很多人就懒得专门泡脚了,但泡脚适合所有季节。

伏天湿热,是人体湿气囤积的高峰,又是阳气最盛的季节。这时候泡脚,不仅祛湿减肥,更能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罗大伦老师说,很多人用吃的方式调养效果不大,这是因为脾胃出问题了,痰湿堵在里面不能吸收,所以用泡脚的方面反倒比吃的更好。

朋友们可以按照这个材料和配比去搭配,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9克,竹茹6克。

它的一些原理也分享在下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泡脚方法,就是把上面的原料配齐,大火煮开之后,小火再煮半小时,过滤出渣滓,只要汤汁,把这个汤汁倒进泡脚桶里,就可以泡脚了。水温控制在45℃左右,泡脚时间15分钟左右即可。

可以把上面这些原料都装进那种无纺布的袋子里,也省去了清理的麻烦,当然如果再省事儿一点,就直接买现成的温胆汤足浴粉。

配比的步骤也省去了,适合我们这种整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商城的这款温胆汤足浴粉,用的也是上述6种原料,挺方便的,偶尔太晚回家,懒得煮就直接把足浴粉丢进泡脚桶里,泡完一丢也省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中伏:一年里最宝贵的排寒黄金期,这20天千万别着凉!
三伏天,你的身体出现这3个危险信号,一定要当心!
后天立夏,祛湿气的时节到了,记得做好4宜4忌,补足气血清除湿浊
没想到出汗过多,竟然是身体存在这些“隐患”
夏季,从现在到三伏用2个方法,祛湿排寒!排出身体湿气!
今日芒种:脾胃最难受的日子到了!每天吃三片它,祛湿养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