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上中药处方不可照搬

常有患者在网上查找中药处方,或用从电视讲座中抄录的处方为自己治病,自以为既方便又实惠,殊不知这样做有潜在的危险。建议大家有病还需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千万不可自行乱用药。

一味之差功效迥异

中药方剂中,即便用错一味药,治疗效果也可能会截然不同,例如中药麻黄汤由麻黄、桂枝、甘草、杏仁四味药组成,属辛温发散剂,功用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如将该方的桂枝改为生石膏,则称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两方仅一药之差,功用及主治病证却大相径庭。若将麻黄汤的桂枝改为薏苡仁,则称为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功用为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与前两方又不相同。如果大家对中药学、方剂学等并不太熟悉,很有可能因用量不准、弄错药味而带来不良后果。更何况有的药有多种名称,东南沿海与内陆,南方与北方,同一种药的名称也不尽相同。

同一症状病因会不同

不能只看单一症状。以头痛为例,按经络分,头顶痛属厥阴经,两侧头痛属少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后头部或涉及项背痛属太阳经,因所属经络不同,用药也不同。如按病因,又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外感者,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者,有肝阳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肾虚头痛、淤血头痛等,用药各不相同。如果获得一张治头痛的处方,但不明经络、不分外感内伤、不辨虚实而贸然用药,结果可想而知。其他如发热、咳嗽、胃痛、腰痛等症状,也都有多种病因,不能只看症状。

服药后病情有变需改方

曾有一位患者患风寒感冒,自己去药店买感冒药,服药后一小时仍不出汗,情急之下,又加倍服药,片刻大汗淋漓,全身湿透,顿觉轻松。可此后汗出不止,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周,后来该患者觉得身体软弱无力,便打电话咨询中医。中医认为,汗为心液,汗血同源,持续多日出汗,必定伤身,应该尽快调理。一般外感风寒,用发汗解表法本属正治,但若发汗过猛、过多,致阳虚汗漏不止,这就叫变证。

如果只凭一张处方,就用来给自己或家人治病,很可能产生变证、坏病,所以用药千万要慎重,有病还需找医生。

中医讲学其法,不泥其方之说。就是不让人照搬处方。讲个笑话:说有两人随老师学医,一人认真学习,课文背的滚瓜烂熟,故深受老师喜爱。一人却自有想法,甚至还和老师争论。老师虽嘴上不说,心中不免有点怨恨。数年后,二人毕业回家,各自开馆行医。一日师父想起二位徒弟,就去看望弟子,到了不太喜欢的弟子医馆,看到求医之人络绎不绝,扶老携幼,排着长长的队伍,而这位弟子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后到了喜欢的弟子门前,却是门可罗雀。几乎无人。乃不免好奇,就走进去问是何原因,弟子说,我虽熟读医书,甚至倒背如流。但奈何病人不按书上的病证处方患病。故多无效。师父愕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受推崇的止咳名方-金沸草散
​65个中药方剂之解表方剂
如何选择止咳中成药
肺热咳嗽
中医经典方剂1(对症抓药)
喝一碗就能退烧的神方,中医真的不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