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方法

 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同时,随着投入品的大量增加,且灾害天气时有发生,因此,夏季也是池塘水质变化最为频繁的季节。管理好鱼塘的水质,对于促进鱼类生长、保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若疏于管理,则可能前功尽弃,故夏季池塘水质管理至关重要。

一、溶解氧

1.控制指标

池塘养殖水体溶氧一般应保持在5~8毫克/升,最低不应低于4毫克/升。

2.调控措施

①放养密度要合理,避免追求高密度而引起的长期缺氧;②每年冬春季的时候及时清除池底淤泥;③合理使用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将水体上层的过饱和氧输送到水体下层;④合理投饲,减少残剩饲料;⑤适时施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溶氧水平;⑥水体溶氧过饱和时,可采用泼洒粗盐、换水等方式逸散过饱和的氧气。

二、pH值

1.控制指标

鱼类生长pH值为6.5~8.5。鱼苗培育阶段最pH值为7.5~8,成鱼养殖阶段最适pH 值为7.5~8.5。

2.调控措施

pH值过高时,可采用换水或每亩施用醋酸500 毫升等措施降低pH值;PH值过低时,可采用全池泼洒生石灰的措施提高水体pH值,每亩用量10~l5千克(一般调高一个pH值需生石灰 15千克左右),具体应遵循“少施微调”的原则。

三、亚硝酸盐

1.控制指标

池塘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一般应保持在0.1毫克/升以下。

2.调控措施

①增加水体溶氧量,使硝化作用完全彻底,减少形成亚硝酸盐的机会;②制订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投饲计划,提高消化水平,减少饲料残渣的剩余量和过多排泄的粪便;③适时换水;④施用亚硝酸盐螫合降解物质,如含硫代硫酸钠的水质改良剂,迅速稳定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但并不能消除亚硝酸盐。可在施用亚硝酸盐螯合降解物质3~5小时后,施用硝化细菌,但硝化细菌 的繁殖速度相对较慢。使用硝化细菌后,隔半天到一天的时间用沸石粉,效果会更好。

四、氨氮

1.控制指标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2 毫克/升,这 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指标,但实际养殖池塘中氨含量会经常处于0.2毫克/升以上。

2.调控措施

①及时换水,每次换水在40-50 厘米;②适当开动增氧机以搅动水体;③施用沸石粉,吸附池底有害气体及有害物质,用量 15-20千克/亩;④合理施肥,少量勤施。

五、硫化氢

1.控制指标

养殖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应小于0.1毫克/升。

2.调控措施

①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加速底质还原物的氧化,但如果水体已产生上下分层,却发现有硫化氢中毒征兆,切忌开动增氧 机,应及时采取其他措施快速降低水体中的硫化氢含量,如泼洒黄胶泥水+生石灰水(生石灰用量1O千克/亩左右);②定期泼洒生石灰等调节水体 pH 值,使 pH值不要太低;③适时换水;④在冬春季及时清除池底淤泥;⑤加氧化剂如氧化铁剂、沸石粉、过氧化氢 (每亩 300-500 毫升)等,将硫化氢氧化为硫酸盐;⑥彻底清塘,清除池塘底部杂物及多余的淤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龙虾养殖池塘的水质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氧化还原电位的监测与调控技术
养殖水体调节的关键措施
对虾养殖水质处理方法大全
黄颡鱼养殖中后期,氨氮亚盐超标、底质恶化,如何高效处理?
为您详解水质调控中影响水质的关键指标以及调控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