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刺手法四(针灸62)

 概要:龙虎交战、龙虎升降(剧痛、断骨),五脏交经法(本穴用于脏腑病),通关交经(接骨、脱臼),隔角交经(五行治疗),呼吸补泻(常用,补:吐快按吸慢提),子午捣臼(治水病),虚实寒热,下针八法,五俞穴治疗法,原络治疗(主客治疗)。



01

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龙数为9,纯阳;虎数为6,阴数。

龙虎交战:三部天、人、地,天部捻转法9次补,再捻转法6次泻;再到人部捻转法9补6泻,再到地部捻转法9补6泻。实际操作中9补6泻太复杂,实际可每部1补1泻。治症:止痛,强烈疼痛(头痛、牙痛、癌症痛、意外的痛)。

龙虎升降:三部天、人、地,各部插提法1补(紧按慢提)1泻(紧提慢按)。治症:用于关节脱臼、风湿关节大、断骨,气阻塞过不去的情况,同时可以止痛、麻醉。


02

五脏交经法(本穴用于脏腑病)


五脏交经法,即青龙摆尾(补法)的本穴应用。


治症:例如,胆经木的本穴临泣,平补平泻可以泻膀胱水的实症,也可以补小肠火的实症。但是平补平泻的力量不能到达内脏(膀胱、小肠为腑),此时需要用手法青龙摆尾来加强临泣木,以便足以强心火。还应用于,不方便在身上俞募疗法、四肢下针安全、不便脱衣服等情况。


其他治症:痞块、硬块、积块,比如子宫里有肿瘤,下针三阴交可以去掉月经痛,但是消不掉肿瘤,此时可以在三阴交青龙摆尾,增强力量,五脏交经法去掉肿瘤。


03

通关交经(接骨、脱臼)


通关交经与关节交经类似,治症:骨头中间断掉一节、关节脱臼,用通关交经。一般在关节周围取穴,膝盖受伤取穴膝关穴,手肘受伤取穴曲池,为了让气通过关节或断处,在受伤对称侧下针,如果平补平泻不能解决,就做手法赤凤迎源(又名赤凤摇头,泻法)。


04

隔角交经(五行治疗)


隔角交经,即在五行图上,对病的五行要克的一项进行强化,如心口痛(心脏病、心脏肥大),心火会克金,就在金上做手法补泻,阻止病进。

 

05

呼吸补泻(常用)


呼吸补泻是使用最多、最强的补泻方法。适用:肉多的地方,例如所有会穴、募穴、俞穴。

的方法:先引气得气后,让病人鼻吸气、口吐气,手法是吐快按吸慢提,即:吸气的同时针慢慢提至皮层(最好是吸完气的同时针提到皮层顶端,完美配合,这样让气最饱满),吐气时针不动,吐完时很快的把针推到底部位置(利用吐气和吸气的空隙时间约1秒钟快速推针下去),重复上述动作,做2、3次,气就满了,针会吸住很难再提。


的方法:先引气得气后,让病人鼻吐气、口吸气,手法是吐慢提吸快按,即:吸气的同时快速进针(撞击吸来的气流),吐气时慢慢提针(不要扰动气过来),取针后针孔不按。


临床上,不一定真的让病人鼻吸口吐,或鼻吐口吸,随其呼吸做即可。


06

子午捣臼(治水病)


治症:适用于水病,水胀、鼓胀、积水。


取穴:治水病的穴道包括水分、水道、关元、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手法:九入六出插提补泻。即不分天人地三部,取约一寸进针行程,九次快进慢出为补(如打气筒),再做六次慢进快出为泻。以引动三焦之气排水。

机理:在一个穴道上有补有泻,是为了引动三焦之气,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不通,就会积水,要把水散掉,就要把三焦的气调动起来。三焦行阳,阳气散布在全身油网之中,9入6出,阳气会很旺。


经验:一般取阴陵泉做子午捣臼,地机、三阴交平补平泻即可。因为阴陵泉是“泉”,有穴性。如果三皇、水道直接下针平补平泻也会有效,见效会慢一点,要到第二天早上消肿;做手法,立竿见影,留针过程就要上厕所排水。


07

虚实寒热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寒症留针)、热则疾之(热证不留针)。凹陷的病,肿瘤凹陷,用灸不用针。无法判断虚实的病,取经穴治疗,例如膀胱经虚则补其阳,阳所出为井,不虚不实时下经穴昆仑。


08

下针八法


揣:指甲戳一戳。病在卫,浅,卫为气;病在荣,深,荣为血。治卫病,下针浅,皮肤和肌肉之间,不要伤到血。治荣病,下针深,血脉血管处,经过卫气,怎么才能不伤到气?方法是下针前,揉一揉穴位,用指甲掐一掐,再下针。临床上,不管是荣卫病下针,都是指甲掐一掐,揉一揉再下针。例如,伤寒、病人发汗,浅针。


爪:用指甲把脉切开,一般用于在动脉旁边下针。例如扎太渊、经渠、列缺,用指甲把脉拉开一点,在旁边下针,针跟动脉贴在一起,形成点头针。


搓:左右捻转。


弹、摇(最浅的补泻手法):弹,轻补;摇,轻泻。弹,下针后,提一点起来让气在下面,弹针柄,弹一弹气就来了。摇,下针后,提一点起来让气在下面,摇针头,不是摇针柄。用于,例如,足三里治胃病已治好,但还有牙痛,顺便在足三里轻补治牙痛。


循、然:就是迎随补泻。


09

五俞穴治疗法


五俞穴:井荥俞经合。


穴性: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发烧),俞主体重结痛(关节痛,痛风),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上吐下泻、不断打嗝、放屁)。


举例:井主心下满,例如,乳房痛正好在胸口,可以下井。发高烧,头昏,太阳症,下太阳经的荣穴通谷穴,荣主身热,取病经的荣穴。乳癌而溃烂,身热,胃经的荣穴内庭穴下针。感冒了,后项膀胱经、胆经位置关节痛,下膀胱经、胆经的俞穴,俞主体重结痛。关节痛,肿起来,痛风的,在肺经上,就下肺经的俞穴,俞主体重结痛。下针平补平泻(燃针)即可利用穴性。


季节下针:井荣在末梢,一般在冬天下针,春夏秋在俞经合下针。取穴还是主要看症。


10

原络治疗(主客治疗)


主客、原络:主,病变经,取原穴(阴经用俞穴代替);客,病变经的表或里经,取络穴。


原穴:三焦行阳,所有阳经都络三焦,所有阳经与三焦经的交接处就是原穴。只有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原穴用俞穴代替(脾经俞穴太白、肺经俞穴太渊)。


举例:肺主大肠客,是病在肺,肺跟大肠相表里,相通,所以大肠的络穴可以辅助。肺为主的病包括,喉咙痛(肺主喉咙)、手掌发热、痰多,扎肺经太渊,再下大肠络穴偏历穴。


治症:可治内科病(咳嗽,不分左右,两手都下针),也可以治经络上的痛。比如肺经的实症,不想下子穴尺泽,就下肺经原穴加大肠经络穴。


针法:平补平泻,引起就可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日记六十
第十章、针灸十五种手法
子午流注说难
《难经》(61-81难)王正龙
五俞穴 — 井荥输经合
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