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知识】这血淋淋的教训,还好有针灸来拯救它!

血液由肛门淋沥而出,或挟杂于粪便之中,均谓之便血。 

便血可分为肠风、脏毒和脾虚便血三个类型。临床上又应区分近血、远血,近血色鲜红或先于粪便而下,多由痔疮导致;远血色暗,多挟杂于粪便之中,多由上消化道系统疾病导致,临症应辨证治之。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如外感风寒、或坐卧湿地,其风寒之邪结与阴分可致便血。湿热之邪可使荣卫失道,渗入大肠则为肠风、脏毒。 

饮食不洁:过食油腻厚味,或饮酒过度,胃肠积热,湿热下注,故致下血。 

起居无时,或过度疲倦,或醉饱行房,以致脾虚不能统血,营血失道,渗入大肠而便血。 

【治疗原则】

凡治便血,首当分外感、内伤,其外感者,当先解散,外邪既去,然后随其虚实寒热而治之;其内伤者,多属虚寒,以补为宜。 

凡大便下血,久而不愈,失血过多者,必致隐血大亏,故急应养血滋阴。 

【辨证论治】

肠风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鲜红而清,肛无肿痛,多为近血,舌红苔黄,脉象浮弦。 

针灸:主穴,曲池、上巨虚、承山。配穴,合谷、长强。 

脏毒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紫暗而浊,肛门肿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象濡滑。 

针灸:主穴,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承山。配穴,血海、阴陵泉。

脾虚便血 

症状:面色少华,头晕目花,大便正常,肛门无痛,下血频频,血色不鲜,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针灸:主穴,脾俞、太白、足三里。配穴,气海、百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三回)
219大便下血
脾不统血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
六淫辨证
针灸八法——丁午老前辈的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