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丛谈|岭南才子题联武侯祠

——秀山人物志之宋湘

发布时间:2022-12-26 10:56来源:玉溪日报

宋湘行书轴。(资料图)

通海秀山清凉台武侯祠檐柱上悬挂着一副五言联:“千秋出师表;五月渡泸人。”落款为“岭南宋湘题书”。宋湘是何方人士?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清代通海的三本县志都没有记载,2003年出版的秀山楹联文化专著《匾山联海》一书也未收录此联。秀山的游客也很少有人知道此联是名联,宋湘则被嘉庆皇帝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是晚清诗坛的杰出诗人。

解元到翰林

查阅光绪《嘉应州志》,可以找到一篇宋湘的小传:“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人。九岁见诸伯叔为文会,即取片纸学为文,下笔有奇气。乾隆壬子举乡试第一,嘉庆己未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丁卯典四川试,戊辰典贵州试。”从这篇小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宋湘是广东嘉应人,很多读者对“嘉应”这个地名感到陌生,不过说起它的“前世今生”梅州,就应该听说过。宋湘在一首回忆家乡的诗中也说:“籍隶梅州古,村名白渡前。”梅州是历史上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因而也有学者将宋湘称为“客家人的杰出诗人”。

宋湘在文学上的天赋从小就显露了出来,在梅州市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在儿时与父亲的对答联:

天上一明月;人间满地霜。

儿子牵牛入屋;状元骑马回家。

骑父坐马;望子成龙。

这些对联大多被演绎成了民间故事而广为流传,反映了宋湘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一面。志书上说他“乾隆壬子举乡试第一”,一举考中解元,说明他的才华并非民间虚夸。

宋湘早年客居京城多年,直到嘉庆四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由庶吉士选任编修,嘉庆十二年起,出任四川、贵州的乡试主考官。宋湘初入仕途,可谓前程似程。到了嘉庆十八年,宋湘得到了外放任职的机会,这是古代一个翰林想要在仕途大有作为的必由之路。只是他没想到,任职地点远在边疆云南,更没想到这次入滇何时才能返京。

从嘉庆四年到嘉庆十八年,除了短期到地方任职外,宋湘大部分时间都在京城过着优渥的生活。外放云南时,宋湘已经五十六岁,年过半百,还要万里远行,让他有些不知所措。离京前他写过一首七律《出守云南留别园中花木》:“匆匆万里出门时,行过药栏有所思。老屋只容花住稳,旧巢应有燕来知。寻常风雨篱关早,迢递云山竹报迟。桃李海棠俱手植,向人开拆莫离披。”这首诗让后人读出隐隐的生离死别的味道,妙就妙在留别的对象不是至亲好友,而是家中庭院里的花木,凄怆之感油然而生。

宦滇有政声

宋湘赴云南,一路走来一路诗,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对京城生活的不舍,对前程的茫然不可知,全都在诗篇中消融不见了。入滇第一站就是出任曲靖府知府,宋湘入乡随俗,坦然接受现实,很快进入地方官的角色。《新纂云南通志》里为他立过一个小传,记载了他在曲靖府知府任上的一件小事:

嘉庆十八年,出为云南曲靖知府。所属马龙州,地瘠民贫,湘捐俸设棉花行,教妇女纺织。不期年,比户机杼声相闻,州人利赖之,名曰“宋公布”。

曾经的翰林京官,堂堂的知府,能下沉到民间,访贫问苦,替百姓增收脱贫出谋划策,无论古代今时,都属不易,何况还能捐出俸禄为民办实事,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宋公布”之美誉名垂后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曲靖任上只干了一年,宋湘被派往更加边远的广南府。道光《广南府志·名宦》也为他立了小传,其中一节专门讲述他为当地兴修水利的事迹:

宋湘,嘉庆十九年由曲靖府署府事……以莲城少水,于城东凿催耕塘,城西凿洗马塘,潴水灌田。重漉观音塘,挑控深广,筑南(城)外八达河堰以障水。又浚西北官井二,水源不竭,至今利西南北城。

从这篇小传可以看出,宋湘到广南,只是暂时代理知府,可他任劳任怨地当了救火队队长,一上任就为百姓办实事,解决府城因地势过高而引发的饮水、灌溉困难。道光《广南府志》评价他“公正廉明,政先教养”,又说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当地就“立生祠于莲峰书院奉祀不忘”。这是古代一个地方能给到父母官的最高荣誉了。

离开广南,宋湘又代理过大理、顺宁、永昌、楚雄等府的知府及护理迤西、迤南道尹。在迤西道尹任上,刚好遇到因疫情引发的饥荒,他捐出俸禄救济灾民,组织他们生产自救;代理永昌府知府时,他训练民团,维护地方治安;在大理任职时,他自费购买松子,分发给百姓,让他们在苍山上播种造林,他也亲自种了一片松树林,后人称为“太守林”……

道光五年,宋湘调往湖北督粮道。至此,他已经在云南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已经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由“护理道尹”转正为“道尹”后不久,他更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七十一岁。

诗联多佳作

离滇前,他将大部分俸禄用于公益事业,离任时已身无长物,只为云南留下了一大批诗文墨宝。他的诗歌收入《红杏山房诗钞》,在云南任职时的作品编为《南行草》《滇蹄集》各一卷。《新纂云南通志》评价他:“才气豪迈,工书能文,诗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笔立就,时称为'真才子’。”后世学者称赞他是“粤诗巨擘”,对晚清的黄遵宪、丘逢甲等一大批诗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在云南的很多风景区内,我们还能读到他题写的对联,著名的有《题云南永昌府梨花坞联》:“春坞桃花秋坞月;在山泉水出山云。”《题昆明黑龙潭联》:“绿净不可唾;龙吟回其头。”《题昆明筇竹寺联》:“护门惟遣白云,听钟声何处;依杖却分青霭,话竹色当年。”嘉庆十八年,宋湘游云南昆明大观楼也题了一副对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此联胸怀旷达,意境辽阔,与孙髯翁的长联同为后人传颂。

再说前文提及的秀山清凉台武侯祠宋湘题联,据通海学者黄有光收藏的《许秋山先生手书秀山楹联》抄本可知,此联原始的样貌仅有下款,缺少上款,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此联并非宋湘专为秀山武侯祠题写。

果然,查阅史志后发现,此联是嘉庆十二年,宋湘出任四川乡试主考官,过泸水凭吊古战场后,为泸州武侯祠所作。这是宋湘楹联佳作之一,很快就在川滇两省流传开来。在云南,昆明五华山武侯祠、曲靖南城门魁星阁内武侯祠门柱,永昌府太保山武侯祠等地都曾悬挂过这副对联。

读《红杏山房诗钞》,我们还能读到宋湘赴滇西途中写下的一首七律《诸葛武侯庙云南处处有之,偶然成咏》:

大名宇宙至今垂,第一流人世岂知。

二表出师难问数,三年章武是何时。

纶巾羽扇云南驿,碧草黄鹂西蜀祠。

剩话渡泸三两事,岁时村酒不胜思。

这首七律是宋湘在云南任职时写下的,也算他的咏史佳作,被编入多个清诗选本。宋湘可能也想不到,同样咏的是武侯祠(庙),这首苦心经营的七律却不如一副信手拈来的五言联流传久远。(记者 蔡传兵)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宋湘:敢于直言自责的清官
风土人情之云南曲靖
云南曲靖高山流水
重庆发现4.23亿年前鱼化石 将填补“从鱼到人”演化谱系上的若干关键缺环
​【每日佳联赏析】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