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尚书故居藏闹市 路人经过几人知
尚书故居藏闹市 路人经过几人知
 
作者:顾世丹    来源:玉溪新闻网    点击数:136



    在中心城区一条人来人往的街道中,隐藏着一所明朝礼部尚书的故居,它的主人曾经和明朝永历皇帝一道前往缅甸。他是谁呢?在他身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沧桑往事?他的死又是怎样成为一个谜?
    
    旧貌已变余韵存
    
    老宅位于红塔区新兴路中段88-92号。这里属于老城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里除了有很多老房子外,就是很多商铺。但在这些不起眼的老房子中,谁又会想到居然还隐藏着明代尚书的故居。
    
    这所曾为明代尚书的老宅没有特别的标识,也没有气派的大门。周围拥挤的店铺中,一条狭窄的过道就是通往老宅的道路,说是道路还不如说这就是它的大门。
    
    老宅属土木结构,漫步其中不时可以看到宅中晾晒的衣物以及堆放在院落一角的杂物。老宅中,条条巷道相互交织,房屋之间错落有致。其间留下的木雕和石制花台等依稀可见,其雕工精美、层次分明,极具立体感。可惜的是,这些本作为建筑装饰的木雕等艺术品,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老宅全部分为6个天井、7个花园,宅中交织的小道与其他房屋相交贯通。
    
    由于年久失修,老宅的门窗都有不同程度损坏。墙角一侧的井沿因长时间提水已摩擦出多道印痕。在另一个院落旁,一道铁栅栏阻隔于过道和房屋之间。透过栅栏向里望去,这里保存得较为完整一些,断裂的地板、紧锁的门窗以及屋檐上长出的杂草,使寂静的院落在阳光照射之下显得更加古朴安详。
    
    采访中记者得知,老宅主人的后代现在就在玉溪,目前他已是第13代孙。经联系后,他告诉记者:“我叫雷兴龙,这所老宅是我先祖的,占地30余亩,南北走向呈长方形,贯穿新兴路、人民路(下新街)、聂耳路,整个院落重叠,屋顶为蜈蚣顶脊。古代因阶级制度森严,使用蜈蚣脊被赋予严格规定,一般人是不可能使用蜈蚣脊的,就算是为官者也要达到一定级别。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光彩,但仍保留着当年的韵味。”
    
    据了解,这所老宅建于明朝,清代和民国时期几经变迁,但7个院落仍然归其族人所有。人民路(下新街)至聂耳路一段(原雷牙山、雷家后花园),则于辛亥革命时期转让给了李鸿祥将军,建盖成砖木结构的三重大院,成为李鸿祥将军故居“将军第”。抗战时期,李鸿祥曾在这里接待过刘文典等名士和学者。新中国建立后,“将军第”被占用成为幼儿园。
    
    “我先祖名叫雷跃龙,曾是明代的礼部尚书,这所老宅就是他在州城的故居。”雷兴龙说。
    
    家乡情怀
    
    据记载,雷跃龙(公元1602—1661年),字伯麟,号石庵,新兴高仓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他17岁就“领乡荐”(中举人),18岁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为翰林院中年纪最轻的官员。他和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吴伟业、书画家黄道周等名士被誉为“当代名流”;又因他为人刚正不阿,不投靠魏忠贤,而且晚年坚持抗清斗争,与史可法等人被推为义节之士“仰为泰斗,名重天下”。
    
    雷跃龙学识渊博,著有《葵草集》等,留下匾联、碑文若干,有一些还是描写家乡的,如《杯湖亭忆旧》。
    
    “其文章在南明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为官清正受到朝廷上下嘉许,为官20余载曾4次回乡体察民情,捐行善事。”雷兴龙继续说,“先祖雷跃龙入仕后,经历了神宗、熹宗、思宗三个朝代,这正是明王朝由衰落到灭亡的时期。”
    
    据了解,雷跃龙入仕的第二年就面对着魏党专政,朝廷大权完全操纵在宦官魏忠贤手上,魏忠贤也确实想把雷跃龙拉进魏党。但他凛然保持高尚节操,正直做人,不与之交往,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辞官还乡。
    
    雷兴龙告诉记者:“雷跃龙还乡后就一直忙于家乡的建设,玉溪的州大河就是他修建的。以前州大河上的桥是木桥,在他经过的时候看到鲤鱼跳龙门,于是他便拆除了州大河上原有的木桥,建成石桥,并在石桥两边修建长廊,以便下雨时给路过的行人避雨。石桥建好之后他又建了大士庵,并在里面供奉观音,以祈求过桥人平安,大士庵现为玉溪一中图书馆。他还加高了以前的城墙,并在彩虹桥、孤山等地新修建筑。但是,雷跃龙并没有在玉溪呆多久就被召回为官了。”
    
    命丧咒水之难
    
    公元1628年崇祯继位,诛灭了恶贯满盈的魏忠贤。据记载,在追查朝臣与魏党来往的全部信函中,没有发现雷跃龙的片言只字,表明他确实一身清白,没有同流合污。雷跃龙由此得到崇祯皇帝器重,在崇祯在位的17年中始终被委以吏部左待郎、育英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经筵日讲(皇帝的老师)等要职。
    
    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3月攻入北京,祟祯在煤山自刎后,他拒绝在大顺朝做官,并乘乱化装逃出北京回到云南。清朝建立后,雷跃龙坚贞不降。公元1646年,桂王在广东肇庆即位,建元永历,展开抗清复明斗争。永历十年,永历帝到云南昆明,雷跃龙任南明大学士。3年后,清兵入滇,攻陷昆明,雷跃龙跟随永历帝逃往缅甸后被杀,享年59岁。
    
    据查,雷跃龙死于咒水之难。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只好命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次日上午,前去赴约的人被3000名缅军包围,终因寡不敌众,大小官员42人全部被杀。随即缅军赶往朱由榔住处,追杀随从300余人。
    
    “以前人们都尊称雷跃龙为雷尚书或雷石庵,因为那时候人们对他非常敬重,也没人敢直呼其名。久而久之,人们说起他时都只知道雷尚书或雷石庵,不知道雷跃龙。”雷兴龙说。
    
    死因成谜
    
    对于雷跃龙的死,在民间也流传着其他说法。
    
    雷兴龙说:“先祖雷跃龙虽然在很多史料中记载他是死于咒水之难,但民间传闻当时他并没有死,而是为了向清政府交差就谎报其已经被杀。还有则是雷跃龙在北京当礼部尚书时对其中一位将领有恩,当清军入关后这位将领也随之投降满清,并把生病的雷跃龙送回玉溪。”
    
    另据《雷氏宗谱》中后裔雷申作《石庵祖传》称:“……随驾抵于广通,乱兵纷起,又值痰疾发作,避难于山中。我朝大师入滇南,经略洪公差官寻访,送回新兴,辛丑年正月一十八日卒于家。”
    
    更有传奇色彩的是,明朝没落后他曾和明朝很多文官一起到大理出家,并活到了84岁。据李根源《景邃堂提拔》载《廿我斋集》说:“雷跃龙当年追随永历无成,与一批明朝遗民愤而出家腾越。曾云游到过鸡足山,写下《鸡足山赋》一篇,‘大错’遗为雷跃龙出家之法号。”
    
    “据说雷跃龙出家鸡足山后,他的孙子曾找到他。他告诉孙子说:‘我现在已经出家了,你教育子孙后代一定要以善为本。’说完后,他便提笔写下一个‘善’字,叫他的孙子带回来。其孙回来后就用木板将这个字刻在上面并保存至今,而这个‘善’字匾就发现于雷跃龙的出生地。”雷兴龙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揭秘:徐光启祠堂究竟在上海哪条弄堂,九间楼是他的故居吗?
【常熟文史】名人故居 • 明礼部尚书赵用贤故居脉望馆
一座隐于闹市的古厝,说不尽的“海神”传奇
顾廷龙故居将启动保护性修缮
兴化游刘熙载故居
周进鹏 ‖ 这两个濮阳人的友谊,润泽龙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