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举老宅里的贴金大匾—文化—玉溪新闻网
武举老宅里的贴金大匾

http://www.yuxinews.com 2013-08-18 22:02:22 分享到

雷家所收藏的“德邵年高”贴金大匾是由林则徐后人所赠。

  距离红塔区北城5公里左右的下坝村,老昆玉公路旁有一处山洼,这里山林茂密、空气清新,藏有一座清代大宅。这座大宅的主人是一位武举人,可算是名门之后;大宅中藏有一块贴金大匾,送匾之人,也是名门之后。近日,记者走访下坝,探寻这座大宅,追忆名人之后的故事……

  偏远山村有大宅

  据史料记载,这位武举人的住所大得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占地原为10亩,分上、中、下3所独立宅院,坐东朝西,依山而建。而在大院外是成片的花园,以及菜地、宽敞的骑马场、练武场和外围墙,正大门外南侧,立有夹标石。记者进入下坝村时发现,由于历经时间的洗礼,以前颇有气势的宅院现在成了占地300平方米左右的宅子,主体结构完整,无大的破坏,宅中随处可见精美的石雕、木刻。

  经了解,这位武举人名叫雷浩,字继川,雷跃龙第八代长孙。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卒于民国十四年,享年88岁。由于雷浩聪慧敏捷,喜欢读书习武,长大后考中武举。

  雷跃龙是高仓人,为什么他的孙子会居住于与高仓相反方向的北城呢?

  这得从明朝初年说起,当雷氏的一世祖“皇明敕封武显勇略将军”雷震伍,跟随沐英平滇后便落籍在了新兴州高仓屯。其后,雷跃龙在明代考中进士并入朝为官。崇祯年间由于雷跃龙因清廉得到崇祯皇帝的器重,并委以吏部左待郎、育英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经筵日讲等要职。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入北京,祟祯自刎后,他拒绝做官,并逃回云南。同年4月,吴三桂领清兵入关。在清朝建立后,雷跃龙坚贞不降。1646年,桂王在广东肇庆即位,建元永历,并展开抗清斗争。永历十年(1656年),永历皇帝到昆明,雷跃龙任南明大学士。3年后,清兵入滇,雷跃龙跟随永历皇帝逃往缅甸后被杀,享年59岁。关于雷跃龙的死,很多史料所记载的都是死于“咒水之难”,但还有其他的说法。

  现居于红塔区的雷浩第五代孙雷兴龙说:“根据家谱等信息判断,雷跃龙并没有死。当时是为了向清政府交差才谎报其已经被杀。此后,他便出家做了和尚。祖上原本居住于高仓和州城,但后来由于先祖雷跃龙是明朝重臣,因担心清政府为巩固统治,会对明代重臣后人进行围剿,因此在清朝初年,部分族人从州城新兴路中段雷跃龙故居(今88—92号)迁出后搬迁至下坝一带。”

  据了解,雷氏族人从州城迁出后先是在山腰掘洞而居。3年后在山坡平地上建盖了房屋,并繁衍至今。最终雷氏形成高仓、州城、北城下坝以及梁王坝、上冯井等处分散居住的格局。而下坝雷氏,是高仓雷氏的分支,现有20多户150余人。

  贴金大匾藏寓意  

  目前在下坝的这所宅院之内,留下雷浩题写的一副对联,以及古代武举、武将等习武之人专用的练功石。其中有两件石锁,每件重约30公斤。两件石墩,每件重约120公斤。雷兴龙说:“‘祖宗默佑子孙贤,忠厚传家诗书远’这幅对联原来为木制,悬挂于大院中堂。如今,木雕对联早已不在,但土漆书写的同一副对联仍存。他的生平事迹或者是为官经历大多已失传。现在,祖上留给我们后人的便是尽量从这些现存的物件中找寻那些文化和历史的印记。”

  记者了解,除雷浩的练功石和对联之外,雷家现存的一块匾额曾与林则徐后人林绍年有关,而这幅对联似乎蕴含了更多的寓意。

  “这块匾是贴金大匾,上面写有‘德邵年高’四个大字。”雷兴龙说,从匾额的“德邵年高”四个字来看,它出自于宋代诗人王义山所作诗词《挽介堂胡知郡》,寓意为有涵养,不为名利品德高尚。在其匾左右各有落款,右边为“钦命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林为”,左侧为“乡饮大宾雷浩光绪甲辰年菊月中浣毂旦菊月中”。据了解,该匾立匾时间为清光绪十年,为林则徐后人云南布政使林绍年所题赠。林绍年为何要赠匾于雷浩呢?

  据了解,下坝村作为雷跃龙嫡系后代居住的地方,与高仓、州城一脉相承。而雷浩作为雷跃龙后人中的佼佼者,其文武兼备、道德高尚,跻身乡贤。“据老一辈人讲,老祖是个很有修养的人。由于他是雷跃龙后人,而在地方上他又是武举,这使得当地人对他非常尊敬。也许是出于对他自身修养的认可,以及对于其祖雷跃龙的尊敬,当时县衙和省府的官员都会请他去议事。”雷兴龙说。

  清代的官员为什么会对明朝的雷跃龙产生敬重呢?据记载,雷跃龙死后,他与镇守扬州壮烈殉国的史可法等人被推为义节之士,“仰为泰斗,名重天下”。由于清代倡导“礼乐”,因此他们对雷跃龙是出于誓死尽忠的赞许。当时的林绍年或许也是出于对雷浩继承了祖上的品德以及对雷跃龙的敬重才赠送了这块匾额。

  关于这块匾,在家族中还有一个说法,据说那是为纪念雷浩母亲诞辰100周年时,林绍年赠送的。

  不管当时送匾的目的是什么,对于雷氏后人来说,家中的匾以及雷浩所留遗物已经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价值。大匾所蕴含的是雷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那一份传承下来的“以德育人”的祖训。 (记者 顾世丹 通讯员 余晓聪 文/图)

编辑:刘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五经富惊现“亚元匾”
最后的“武状元府”——明月坡牛凤山故里
霜降 导和养素
【分享】徒步牧羊河—昆明的母亲河之一……
清朝武举人后人棍术表演
【黄炳贵-乡村访古系列】走访朱集镇殷河村旗杆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