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失的部族 永远的“休纳”
http://www.yuxinews.com 2013-11-12 22:26:13 分享到
在东古城,人们都已淡忘了“休纳”的由来。在其家中的老物件,很多时候是人们诉说过去的源头。
行走于东古城,总能在当地人家中见到一些留存下来的物件。据说,这里在汉族移民到来时,就已经有人居住了。
“州立玉溪灵照之间,在府西一百六十里。宋大理段氏蛮部傍筑土垣。”这是记述旧时玉溪新兴州的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不但描述了新兴州所在的位置,同时也记录了在“府西一百六十里”有大理段氏蛮部的踪迹。
据相关史料记载,云南人大都来自明代的大规模移民。那么,大理段氏蛮部为何又会早于明代来到这里?他们和史料中的“休纳”又有什么关系?
“休纳”的渊源
现在的玉溪所在,西汉时就置俞元县,元代设新兴州,这些都是人们从史料上就能接触到的内容。在史料中,还有关于“休纳”的记录,但现在的人们,似乎很难接触或感受到它的存在,也不知道其指的是什么地方,但在了解后却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就是‘休纳’!”
说起“休纳”的渊源,得从距离中心城区以北不远的一个村落说起。这是一个位于公路边的村落,名叫东古城。在地理位置上,它坐落在山脚之下,不远处便是龙马山。站在村内,远处的山峰宛若就在眼前,现代化的农舍倒成了陪衬。看上去,它和其他村落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硬要描述的话,安静、朴实便是唯一能体会到的特点。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村落,谁又会想到它与“休纳城”,也就是现在的州城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却源自一支部族——来自彝族的“强宗部”。
据记载,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三十七部”的支持下从杨干贞手中夺得政权,建立了大理国。段氏以“强宗部”的“些么徒”人助其夺权有功,给其后裔分封领地。
当时由于玉溪的九龙池南北一带由僰人控制。所以,除此地之外的地方都分给了“强宗部蛮之裔”的部傍、普舍两兄弟氏族领地。部傍族先住今东古城,而后又在中邑村建造“休纳城”,并称为“部傍部”,亦名“休制部”、“休纳部”,而这正是人们今天所熟悉的州城。
关于这支部族,记者在东古城并没有找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踪迹。村内的老人告诉记者:“东古城除汉族之外就没有过其他的少数民族,也没听说过这里曾有过什么部族。”在一无踪迹、二无记述的寻找中,关于史料中所记载的这支“部傍部”是否真实存在于这片土地上呢?如果存在,他们又是因为什么而离开,使得千年之后的人们对其一无所知呢?
消失的部族
记者注意到,在东古城村民讲述大至相同的当地历史时,其时间起点惊人的一致,为明朝时期。而东古城的“部傍部”所在时间则可追溯到南唐、宋、元时期。而在之后的寻访中,村民无意间的一句话似乎揭示了它的“消失”之谜。
说起旧时的“休纳城”和建造该城的“部傍部”,村民们没有任何的记载,在他们的记忆中,这支建城的部族是这样的:“我们听老一辈人说过,当我们来到东古城这个地方时,就已经有人了。”87岁的张家财说,“如今住在东古城的人基本是随移民迁过来的,那时候我们来了大概3000人。虽然当时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但从他们的衣着上可以判断并非汉族。”
据了解,当时因玉溪地多人少,来自彝族的“强宗”等部族多住于坝区。因此,张家财口中所说的“非汉族”居民应该就是“部傍部”。而据记载,明代沐英“平滇”后,为巩固明朝政权,明军以及大规模的移民来到云南屯垦,出现了较多的民屯和兵屯,其中也包括玉溪。而当移民到达这里时,原先居住在该地的彝族陆续移居山区,过着“依山结茅而居”的生活。
“他们原本是住坝区的,我们来了之后就告诉他们:‘山上居住条件好,你们去山上住,我们在坝区。因为当时山上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不但有各种动物,还有野果等食物。他们一听,觉得这样的生活条件确实比坝区好,因为那时的坝区多瘴气,还有一人多高的蒿草。于是,这些原本居住在坝区的人就上了山。他们上山后,我们就一把火烧了坝区的蒿草开始屯田种地。自此,我们就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至于山上的人,我们不清楚后来发生了什么,但至此之后,村内就再也没有这支部族的任何信息。”张家财说。
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彝族“部傍部”在听信移民所说迁往山上居住后,他们去了哪里?以至于会否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呢?
民族的融合
据记载,这支彝族“部傍部”在经段思平分封并居住在东古城之日起,他们就在那里繁衍生息。随着人口的增加,元朝初年,他们又在这里设千户所和百户所,直至明朝。之后,随着汉人的大批到来,他们上山生活,经过生活和民族间交往的长期演变后,其中的一些族人渐渐开始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据记载,现在玉溪附近的村落中就有这种民族间相互融合的村落,如白族的新村、大水塘等地都是。那么,对于“部傍部”的“消失”,或许就可以用这种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来解释。
当他们在山上居住多年以后,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山上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生存和繁衍,一些族人本想回到被汉族居住的坝区,但此时汉族人口众多,已没有了他们的立足之地。因此,他们决定迁往其他地方或与生活在附近的少数民族进行“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古城的“部傍部”族人便在其他民族的接纳中定居了下来,形成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当然,这仅仅是根据史料记载的一种推断。
如今的东古城虽没有了“部傍部”的任何踪影,也没有了“休纳城”的记忆,但人们可以从当地人口中寻找到那支部族隐约的且“不为人知”的踪迹。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或许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对于当地的历史人文来说却是重要的一笔。人们会知道,这里曾住着一支部族,它建造了“休纳城”,州城就源于这里。(记者  顾世丹  文/图)
编辑:刘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祥云白族
美醉了…这些藏在玉溪的古村落,你都去过吗?
昆明到西双版纳铁路沿线11站点旅行合集
云南巍山彝族的历史与文化简述
《山海经》与虎密码的破译
云南到底怎么玩?读完这份攻略你就秒懂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