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河道重生记: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中张家巷河通水之路共耗时15年。 (除署名外,均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赵征南
      
       江南是水做的,它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名,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稻鱼文化、桑麻文化、船桥文化,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水”字。
      
       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密集的水网体系之下,河道形态的不同孕育了多种市镇平面布局——由单道河流形成带形镇,由“十”字、“上”字形河流形成星形镇,由 “井”字形河流形成方形镇以及由网状或枝状河流形成团形镇。但无论布局如何变化,水巷、街巷都是江南市镇的骨架,是人们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它们之间则互不干扰,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陆空间的需求此消彼长,江南水系保护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听父辈们说,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他们热火朝天地把家门口的斜桥河、藕河填了。”震泽镇砥定社区党委书记周利荣说。
      
       今年年初,苏州市震泽镇水系恢复工程全面启动,初步设计恢复斜桥河、藕河,并拓宽现有的頔塘市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思考,现在我们可以肯定,江南的永续发展离不开水。等河道复挖这一天等了太久了”,昔日“填河人”的后代们,如今兴奋地投入河道复挖行动中,完成他们共同的心愿。
      
       致力恢复古河道的不止震泽一家,在江苏,从省级层面,到苏州、无锡等多个地级市均提出了 “河网恢复”或“水域恢复”的目标。
      
       从填埋河道建房修路,到拆房挖路为河让道,江南市镇的水系保护正迎来可喜的转折。
      
       穿越一甲子的等候
      
       消失的古河道重新通起来活起来
      
       “最难忘的就是河畔船边买西瓜的时刻,河水天然冰镇,夏天满头大汗的时候咬下一口,那滋味别提有多甜。”4年前,当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内的中张家巷河西段恢复工程正式启动时,家住中张家巷的86岁老人樊耀奎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水乡记忆。
      
       如今,老樊家门口的中张家巷河按照“河街并行”的空间格局、“精巧雅致”的景观构筑、“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曲径通幽”的江南水巷等要求,已得到恢复。沿河而行,河道内碧绿的河水与岸边的绿化、斑驳的石拱桥相映成趣。
      
       对河流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一个“活”字。中张家巷河东连护城河,西接平江河,三条河呈“工”字形,曾是苏州古城中心直通护城河的主要通道之一。作为苏州古城区最先复挖的古河道,它的贯通实现了苏州内城河与外城河的互通,“水连起来,活起来,清起来”有了现实基础。理论上,只需乘一叶轻舟,便可从内城河穿梭到外城河找寻水乡风貌,耦园、东园、相门城墙……一路风景一路歌。
      
       中张家巷不少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住户,都是当年填河行动的参与者或见证者。1958年,樊耀奎作为“剪刀合作社”的一员参加了填河义务劳动,挑着箩筐,去东边的内城河城墙那边运泥土,合众人之力,几个月的时间就把河给填平,丝织厂由此把厂区向南延伸。
      
       1958年前后是苏州填河最为集中的时段之一,除了中张家巷,城中主要街道如景德路、观前街、中街路、养育巷、人民路也由填河而拓建。本世纪初,苏州市水利局河道管理处进行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明清时期苏州古城区河道长度为86公里,此后逐步减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填掉河道20余条,现在古城区内河道长度为35公里。
      
       翻开绘制于明清时期的《震泽水系图》,河道纵横,桥梁遍布,古镇西侧的砥定大街,原来大半也是頔塘市河河道的一部分。一个多世纪以前,震泽丝商就是由最宽处近20米的市河,把上好的震泽丝绸运送到上海各大洋行,再出口到世界各地,这是一条地地道道的“水上丝绸之路”。
      
       “热闹的不仅是頔塘市河,斜桥河、藕河、禅杖浜也有大量船只纵深分流或停泊,应运而生的是河道两岸商业的繁荣。小日用商店、茶馆、饭馆、小吃摊、烟杂店、百货店等鳞次栉比。后来,政府为了防范安全隐患,就在河道两岸设置了一些水泵、水枪、龙带和其他消防器材,方言叫它们‘洋龙’。”周利荣说。
      
       因为消灭钉螺和交通发展需要,填河改路之风盛行。
      
       河道不断收窄、填平,犹如人体失了血脉,逐步萎缩。震泽古镇的西栅,大量的文保文控单位逐渐陷入尘封。填河虽带来经济上的发展,但流水不活,水乡特有的精魂受到折损,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遗憾之外,还有代价。苏州的水系在景观、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它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了它,排水机制就遭到了严重破坏。1972年,连日大雨致使苏州古城被淹,这是苏州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次被淹。而水道不畅,也造成水体黑臭久治不绝等环境问题。
      
       苏州开始反思水对于苏州的意义,人们期待重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画卷。“复挖中张家巷河之后,我们还将继续合理恢复历史河道,重点研究第二直河(王天井巷)、白塔东路河、菉葭巷河、卫道观前河、钮家巷河的恢复方案;第二直河遗址(王天井巷)上严禁新的建设活动,待条件成熟时恢复;择时择机恢复其他历史河道,如第三横河(十梓街)、范庄前河等,以此再现‘三横四直’历史骨干水系格局。”苏州市资规局详细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
      
       壮士断腕的决心
      
       提升群众参与度吸纳社会资金进入
      
       导致古河道“消失”的行为,除了填埋,还有覆盖。
      
       前些年,随着聚居人口增多,地下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未能同步跟上,导致河道发臭发黑,居民有怨言,当时“盖”成地下河也是无奈之举。慢慢地有人发现,把“明”河变成“暗”河,不仅可以“遮羞”,还可扩大开发面积,“向水要地”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无锡的老城区梁溪区的诸家桥浜,曾因9次清淤、又9次返黑被居民戏称为“马桶河”,是区内水质最差的黑臭浜。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在于这是条“断头浜”,通过一段地下管涵连接外河。
      
       “暗涵的最大危害是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杂物等一并混入,平时‘悄无声息’,一旦暴雨来袭,积存的污水便漫过滚水坝溢流入河,严重影响河道水质。”无锡梁溪区水利局局长万建农说,“另外,诸家桥浜相对宽阔的水面进入地下后,瞬间收窄为一条1.5米宽的暗涵。由于污泥堵塞、挡墙阻滞,暗涵过水有限,不仅行洪量远不及敞开的城市河道,在暴雨来袭时甚至会往路面‘顶水’,加剧内涝。”
      
       因此,“续明河、通水系”,把地下管涵改成宽5—8米的明河,成为诸家桥浜治理的最佳选择。
      
       由于河道填埋后的地面多已“挪作他用”,很多河道填埋后被用于居民住宅、商业和城市道路等的建设,恢复历史河道就涉及到拆迁和交通两方面的问题。因此,无论“复挖”还是“复明”,都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
      
       以中张家巷河为例,从2005年项目选址,到2020年607米河道全线通水,用了15年的时间,耗资超过2000万元。
      
       震泽镇也注意到河道恢复的复杂性,提前谋划。“与老百姓的沟通非常重要。水系改马路,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几十年,家家户户开心地开上了小汽车,现在又要挖路恢复河道,他们中有些人可能再次面临生产生活方向的调整,过程中可能有挑战。”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说。
      
       震泽为此想了很多办法:举行群众动员会,让居民深入了解历史上的震泽,反复征集图文资料和回忆性口述,扩大群众参与的热情;组织居民代表免费前往周边水乡古镇考察文旅产业,思考未来的方向;召开专题人代会,人大代表们集中讨论,并以67票赞成,3票弃权,1票反对通过相关决议。“我们有一个基本态度,110、119、120通道等基础保障一定保留,将来人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顾全说。
      
       在震泽的河道恢复中,还有一条与众不同的经验值得推广——吸纳社会资本进入。顾全表示,此次水系恢复工程,得到了苏州风景园林集团的资金支持,实现了双赢,这大幅削减了镇财政的压力,更有利于凝聚各方的共识。
      
       城市更新的抓手
      
       依托历史文脉厚度绘就江南新生活
      
       从之前的河道恢复实践中可以看出,治理水质污染、城市内涝是最优先的着眼点。但在实际施工中,则需要水利、文物、供电、燃气、自来水、电信等多部门齐心配合。这种配合也会进一步提升河道恢复的价值。以文物部门的参与为例,专业人员的介入不仅为恢复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还可以通过考证和发展,进一步深化河道的文化内涵。
      
       如今,河道恢复的价值早已超越了水利本身。
      
       “河道复明工作提升了周边老百姓的幸福感,他们从过去‘这一次治理肯定又是白花钱’的质疑,变为‘一定要把明河保护好’的期盼;显著地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并促进了区域的产业升级。环境好了,一些创新企业就会主动投入怀抱,最近就有一个30亿元投资的高科技项目在此安家。”万建农说,区内的河道恢复工作将结合城市更新规划,尽量打通所有的暗河,“水利规划的建议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应当说,如何通过历史水系的修复来协调城市滨水空间景观与品质提升,已成为江南城市更新的新视野。
      
       目前,震泽得到了同济大学规划学院、浙江大学旅游学院等智力资源的支持,共同将1.5公里的市河环线打造成串联历史、文化、生态等多种元素的丝绸生活体验走廊。
      
       与此同时,历史水系的修复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能使居民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留住了水脉,也就留住了文脉。
      
       江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以水为中心的独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小时候,出门都走水路,一家老小带着板凳,上了船,大人买米、买菜、买柴,采莲、采藕、采菱;小孩看风景、听故事。一到雨天,水滴从瓦片滴下来,打在街上铺的石头上,下雨还能闻到舒服的泥土味。
      
       河道的恢复,再加上全社会的努力,曾经失落的水乡文化定会回归。
      
       今天的中张家巷河,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河街并行、曲径通幽,漫步在石板路上,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贯通的河流将沿线文化景点串联在一起:到岸边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听一曲《浮生六记》,再到评弹博物馆欣赏一段评弹,还可以叩开柳亚子故居的门,体味浓浓的江南韵味。
      
       在这里,人们仿佛又看到了水乡原本最美的样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江震泽:延续文脉肌理 打响“最江南”古镇招牌
苏州的记忆(水乡篇)
姑苏长水 古河新运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
地理赏析 | 醉在人间美江南
央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