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字说兵团之兵

“兵”,大概是兵团人使用最频繁的字了,从那些冠有“红星”“八一”的单位和地名,你可以看到兵的印迹,从那些写兵、演兵、唱兵、画兵、舞兵的作品,你可以感受到兵的文化。但本文的兵,不是指在国防序列服役的军职人员,这是一群“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兵;这是一群来自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不穿军装,不拿军饷,驻守边境一线,扎根沙漠边缘的兵;这是一群“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班岗就站了60 多年,铁打的营盘不走的兵。这些兵,就是兵团的军垦战士,他们耳畔最美的歌曲是《兵团之歌》,他们眼中最美的画面是五星红旗,他们最喜爱的色彩是田野的绿色。

 

兵团姓兵,特点在兵,力量在兵,希望也在兵。随着时光的推移和人员的流转,这些曾经穿越战火硝烟的兵,以及他们的继任者,今天已经脱去戎装,但他们依然爱穿最能体现兵的特点的老式军装或迷彩服,那是在血与火洗礼中形成、不会伴随岁月流逝而减弱或消失的兵的基因的彰显,那是他们骨子里对军人职业的崇敬、向往以及对辉煌历史的怀念,更是以“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的具体体现。回首60 多年的历程,屯垦戍边事业的灵魂,兵团人精神力量最深刻的源泉,兵团在历史变迁中、在维稳戍边实践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其实就在这个“兵”字。

 

那么,“兵”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或许说法不一,在我看来,兵的别名叫“使命”,他们敬畏使命、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他们的使命是造福新疆各族人民,而不是造福自己,他们笃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理,把党和人民的重托担在肩上放在心上,他们饱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把国家的尊严看作自己的生命。

 

兵的别名叫“忠诚”,他们“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就如巴金先生所说,“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兵团的兵个个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的忠诚由衷地体现在对屯垦戍边事业的政治认同、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上,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兵的别名叫“服从”,为了推动科学发展,他们无条件服从真理;为了实现社会和谐,他们服从法律;为了确保政令畅通,他们服从纪律。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他们听指挥、讲党性、讲原则,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绝不各行其是。

 

兵的别名叫“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兵团史就是一部创业史,他们坚信“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的道理,真正是白手起家,从掘地穴以当房,铺麦草以作床,硬是让春风度过了玉门关,正是有了这些兵,新疆的千古荒原上才有了第一次马达的轰鸣,造出了第一台拖拉机,织出了第一根纱,造出了第一张纸,铺设了第一条铁路。

 

兵的别名叫“奉献”,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让利于新疆各族人民,在平凡中坚持着理想。有人说,他们像一团火,为了边疆的长治久安而燃烧了自己,有人说他们像一轮月,把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黑斑给自己。他们乐在无私奉献,是为了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兵的别名叫“进取”,在他们的辞典里,没有“已经可以了”或“差不多了”,有的是“加油”“再创辉煌”。他们常常是把人生编织成美好的梦想,然后脚踏实地把它变成现实。他们开新疆工业之先河,使得戈壁沙漠厂矿林立,他们领中国农业之风骚,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前面,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破了北纬42 度以北的植棉禁区,他们率先使用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他们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用手机对灌溉棉田实行遥控,解决农业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些说不完道不尽的兵,这些永远不下岗的兵,这些不一定会青史留名但却推动历史车轮前行的兵,不愧是“共和国伟大的公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兵团的心
兵团文化的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铁道兵徽章
1950年代,屯垦戍边的兵团战士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酒泉和平解放纪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