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究竟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经营的本质?

究竟什么是企业,如何理解企业概念?

几次在上课时问到多个企业家,甚至请教名校的专家教授和多位专业人士,个个似乎都有千言万语,却个个语塞而难详,竟然没有一个能几句话概括得清楚的。但每个人说的似乎都有道理,好比瞎子摸象,能说他们比喻错了吗。

普遍回答都是,企业是一种能够赚钱,产生利润的组织。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反问一下:“能够赚钱,能产生利润的组织就一定是企业吗?”明显感到欠缺。一条生产线也能赚钱,一定是企业吗?一个小店面也可赚钱,一定是企业吗?况且,这样的回答也难对得起问题中的“究竟”二字。

还有很多从人才角度阐发,懂得将“企”字拆分成上“人”和下“止”,引申出“人才聚止”之意(这也许得益于参加的各类培训课程,讲师们模仿得早已是众口一词一义了),表示企业必须特别注重人才,视人才为企业命脉。但企业运作必须具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虽然重要,其它也未必能缺。这样概括企业显然词不尽意。

其实,光从“企业”二字来论,内在的深意也远不止人才问题。“企”中之“止”通趾,本意是人踮起脚站着,象企鹅那样,有企图、企求,急迫想要之意,可引伸为追求、执着。

《道德经》上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站着,不能立稳立久;大步大步迈着走难以走远、走久,因为会很累。民间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里的“企”似乎有更多的告戒意,上“人”,下“止”,还提醒人要知止,不要太执着,那样反而办不成事情。《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告戒说做大事者要能“知止”,这里知止似更有禅宗之“放下”意。

“放下”须自“放低”开始。放低什么,当然是放低自我了。所以说真修为者必从价值观修炼开始。企者要懂得修养修为自己,才能合道而真正长久。

业者,繁体字为“業”,“丵”下面加一个木字。“丵”上面为业,下面“¥”乃钱的符号。钱不过是价值的量化值,体现价值的载体。下面再加一个“木”字,“木”字下面爪形,根向下抓土,根植意。“業”表明世上所谓的一切事业均是根植于一个价值体系,以价值为核心。

为什么人世间的一切事业包括企业都是一个价值体系呢?

企业本质是由人控制的,企业的价值观实际就是人的价值观。社会人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为己的。为自己的什么呢?当然是自己的欲望了,一是物质方面的,另一则是意识精神领域的,均属于个人为己的利益范畴。

但不论人对外的言行、处事、做事千差万别,为达到获得自己更多的利益,最后都自然会落在对价值的分别、计量上,所谓价值标准,价值标准会形成我们的价值观。否则,无法知道达到自己需求或欲望的效果。

因此,“企业”可从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个思路解释成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

一是按世间法理解“企业”的小事业范畴。

只是为追求价值,实现价值之事业,说得通俗些,就是把追求赚钱作为事业。为此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古代重义,所以视商人为惟利是图者,虽然有钱,人格地位却不够尊贵,甚至不入三教九流,不被上层社会看得起。

二是按出世间法理解“企业”的大事业范畴。

意为在追求世间价值,追求这种企图心很大的事业中要能知止,要懂得修养修为自己的心性,修为自身价值观,要懂得超越价值,按中国老话说要懂得舍,舍才能得。不要太执着眼前一时一刻之得失,要知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道理(这里的“为”是强力、勉强的意思),才能真正成就大事业。所以,企业两个字本身还涵盖了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思路及心性原则。

现代西方的管理专家和跨国企业都在研究一个新的领域——企业道德与持续发展战略。发现企业如果只是为利润而利润,为价值而价值,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及阶段后,企业依赖的整个社会环境资源将会表现出枯竭现象,企业不可控成本大大增加,机会销售额大大降低等等。

对百年老企研究发现,企业只有不断回馈社会,融合到社会中去,讲究企业道德,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才能汲取到营养焕发出生机,社会资源才会源源不断地给予企业最大的价值回报。

所以西方学者们提出“超越利润,超越价值”的价值理念指导大型企业的战略制定。这正应了咱们中国古圣贤说的“不求而求”、“不为而成”、“以其无私而成其私”的智慧古话。

“超越利润,超越价值”不是不要利润不要价值,而是要培养战略眼光,超越急功近利的尺度,构筑社会资源的最大价值回馈圈。而这必须将企业经营与诚信做人的德行结合起来,企业越来越象一个具生命的人。

这个方面,原中国首富李嘉诚是个榜样。资料显示李嘉诚目前累积捐善款已达八十多亿元人民币,但通过其对政府和社会的影响,得到的回馈也许远远超过其捐出的价值,比如很多大型的政府项目他都往往享有足够多一般机构很难获得的便利。

社会影响力的作用价值难以估量。这其实也正是企业为什么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不就是为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嘛。

现在,还有很多国际国内富豪都热衷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等善事,虽说有各种不同心态支撑,但总体脱不了希望获得更大回报的功利心,离我们老祖宗讲的“厚德载物”相差甚远,其对生命的真实价值离不开禅宗达摩祖师所断:“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所以西方学界论的“道德”与我们老祖宗所论之深意,一个还是孙子、重孙辈,一个是爷爷、祖宗辈。

所以,对于企业概念,不同价值观的人和企业,格局大小不同,对真义的领悟自然不同,这必然会决定其时刻的价值决断决策,必然会决定其发展思路、战略。从企业治“未病”之时的防患来说,这就是企业病理、命理的最起始因了。

对处于市场经济前期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对利润的热衷追求远大于对价值的真实认知。当然,这也许是在成为国际性大企必须经历的磨砺阶段。

记得有一个这样的调研案例:有一个网上知名调研公司,对世界五百强企业前五十名中的十名及中国五百强前五十名中的十名调研了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对于“利润最大化”和“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两个答案,您的企业在决断时会首选哪个?

结果世界性强企无一例外地选择“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什么叫“合格的企业公民”呢?就是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和市场规范等等。国内强企无一例外地选择“利润最大化”。

企业要赚最大的钱,这好象无可厚非。但世界资源总体是平衡的,有赚的就一定有损的一方;从另一个角度说,你所赚到的必须是别人愿意给你的(否则只有靠骗或其它方式的掠夺了)。那你的企业凭什么让别人都愿意给你呢?!

能让别人愿意给你,愿意为你付出,这只有“德行”才达得到!

看看还原晋商三百年创业守业史的影片《乔家大院》就很容易明白。乔家经商祖训只有三个子:“义、信、利”。

首先是义,如,碰到社会饥荒灾年,首先想到的不是谋利,而是想着如何尽最大可能尽自己的社会责任,甚至不惜为灾民举债。凡真能承担者,真能担当社会道义责任者,必是非常之人、大善人,所谓中流砥柱,必得大福报,上天从不负人,这也是古代命运学深妙之理。如完全以功利心揣度如何能明白其真义啊!

其次是信,要讲做人的信誉和商业信誉,最后才是商业获利。商业原则与为人原则没有分别,所以才会有三百年的兴旺。试问,国际国内全算上现代有几家企业长命到三百载?

企业其实和人一样,只有经历过曲折和坎坷后才会趋于平静和稳重,对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会重新审视。但有一点是可以预见的:企业发展最终如不能做成善业,终究是难以长久的。不论是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还是从中国古圣先贤的商道智慧都能证明这一点。

综合以上思路,企业存在的现实意义其实就是以价值体系为核心,围绕自我价值回报为目标之事业。从与社会的性质上说,企业本质是一个向社会索取利益的,为己的组织。如果没有大智慧作指引,人世间所谓的事业其实本质都是为己的。

另外,“企”字还提醒世人做企业要注意“知止”,儒家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懂得知止的智慧,才能真正获得。获得什么呢?企业最大的价值。

再总结一下,“企”之“知止”在这里大概有三个含义,一是向社会、向外、向他人索取是有限度的,不要无止境,不要贪得无厌;二是要懂得感恩,懂得回馈社会;三是要懂得把握企业生命的成长节律。

佛家智慧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为己”而心识出来的,都是业识形成的(佛家认为我们在探寻未知、认识世界时得到的各类概念、知识、经验、思想、价值观或默认的所谓逻辑等知识体系,根本都是从执著念产生出来的,这些组成了我们的业识体系)。业识系障碍自己心智开启的根本问题。一个企业要想做成百年老企真正成就大事业,所有者、决策者是必须“消业”的。因为一个企业的命运反映的就是所有者、决策者的命运。

利他、利益社会是最佳的消业、培植福报的过程,企业战略思考时是必须做重点把握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利他,竟然是事业和人生成功的终极规律
企业应回归价值本质,牢牢抓住创造价值的使命本质
人跟人最大的差别,本质上是三观的不同!
企业使命、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简述
【教育读书】人跟人最大的差别,本质上是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10:大龄青年的优势在哪里,人类在成熟过程中为何是贬值?年轻的价值真的很大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