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常见的120个考点

【考点1】

  【考点2】

根据相生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补母和泻子。

滋水涵木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

培土生金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

金水相生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证。

益火补土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抑强和扶弱。

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郁乘脾法、肝胃不和。

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水泛而致水肿。

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肝火犯肺证。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心肾不交。

【考点3】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考点4】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神明,或:主神志)。

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主纳气。

【考点5】

胆主要的功能有: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主通降。

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

大肠的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主津。

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

【考点6】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易致肿疡。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多夹湿。

【考点7】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正治: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从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考点8】

正胜邪退,指:在邪正消长盛衰的发展过程中,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

邪胜正衰,指:邪气亢盛,正气虚衰,机体抗邪无力,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也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邪去正虚,指:邪气被祛除,病邪对机体损害作用消失,但正气也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的病理过程。

【考点9】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考点10】

原文: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考点11】

温热类温病的卫分证:以发热,微恶寒,口微渴为主要见症,可伴有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暑热、秋燥”等病,其肺卫证主要见于风温病和秋燥病,以解表透邪为基本治疗大法。本类证治以风温病初起“银翘散”证治为代表。

【考点12】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39)。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下之。(215)。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241)。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考点13】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甘: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滑肠、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苦:有泄、燥、坚阴的作用。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瘰疬、瘿瘤等证。

淡: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

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考点14】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考点15】

防风: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

1、外感表证。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证。

【考点16】

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应用:

1、风寒感冒。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2、咳嗽气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3、风水水肿。

4、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考点17】

大黄: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清利湿热。

应用:

1、积滞便秘。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3、热毒疮疡,烧烫伤。

4、瘀血诸证。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使用注意:本品峻烈,如非实证,不宜妄用;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考点18】

石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

2、肺热喘咳证。

3、胃火牙痛、头痛、消渴证。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考点19】

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为利水消肿之要药。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

【考点20】

广藿香:

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

1、湿滞中焦。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2、呕吐。

3、暑湿或湿温初起。

苍术: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应用:

1、湿阻中焦证。

2、风寒湿痹。

3、风寒夹湿表证。

4、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考点21】

小蓟: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证。尤善治尿血、血淋。

2、热毒疮痈。

【考点22】

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

1、亡阳证。(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药)。

2、阳虚证。

3、寒痹证。

【考点23】

陈皮: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

1、脾胃气滞证。

2、呕吐、呃逆证。

3、湿痰、寒痰咳嗽。为治痰之要药。

4、胸痹。

【考点24】

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考点25】

银翘散:

组成: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芥穗、淡豆豉、生甘草。

用法:为散。用“鲜苇根”煎汤,勿过煎,温服。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考点26】

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脑、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广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考点27】

理中丸: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大便稀溏,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或清稀。

3、胸痹、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霍乱等属中焦虚寒者。

【考点28】

普济消毒饮:

组成:黄芩、黄连、人参、橘红、玄参、生甘草、连翘、板蓝根、马勃、黍粘子、白僵蚕(炒、升麻、柴胡、桔梗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

【考点29】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考点30】

参苓白术散:

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考点31】

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考点32】

九仙散:

组成:人参、款冬、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贝母、罂粟壳。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考点33】

川芎茶调散:

组成: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叶。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考点34】

二陈汤:

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考点35】

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考点36】

失神:分为精亏神衰和邪盛神乱。精亏神衰临床意义:正气大伤,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邪盛神乱临床意义:多见于急性病人,也属病重。

假神:临床表现为久病、重病患者,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志清楚,或原本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提示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考点37】

辨津液类证候:

1、痰证,指:痰浊内阻或流窜,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或局部有圆滑包块、苔腻、脉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饮证,指:水饮停聚于腔隙或胃肠,以胸闷脘痞、呕吐清水、咳吐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3、水停证,指:体内水液因气化失常而停聚,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部痞胀,舌淡胖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4、津液亏虚证,指:体内津液亏少,脏腑、组织、官窍失却滋润、濡养、充盈,以口渴尿少,口、鼻、唇、舌、皮肤、大便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考点38】

望痰:

  【考点39】

阴阳虚损辨证:

1、阳虚证,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却“温养,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以畏冷肢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2、阴虚证,指:体内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以“咽干、五心烦热、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考点40】

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考点41】

望目色:

目赤肿痛:多属实热证。如白睛色红为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为心火;睑缘赤烂为脾有湿热;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上攻。

白睛发黄:为黄疸的主要标志。多由湿热或寒湿内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

目眦淡白:属血虚、失血。由血少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目胞色黑晦暗:多属肾虚。

黑睛灰白混浊,称为:目生翳。多因邪毒侵袭,或肝胆实火上攻,或湿热熏蒸,或阴虚火炎等,使黑睛受伤而成。

【考点42】

辨肾病证候:

1、肾精不足证,指:肾精亏损,脑与骨、髓失充,以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功能低下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2、肾气不固证,指: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固摄,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3、肾阳虚证与肾虚水泛证两者均以肾阳亏虚为病理基础,都有畏寒肢冷,腰膝酸冷,面白神疲等虚寒之象。但前者以温煦失职,生殖功能减退为主;后者以气化无权,水湿泛滥之水肿尿少为主要表现。

4、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两者皆属肾的虚证,均可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齿松发脱等症。但前者有阴虚内热的表现,性欲偏亢,梦遗,经少;后者主要为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功能低下,无虚热表现。

【考点43】

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舌质淡嫩,脉虚,或有头晕目眩,身动则诸症加重。

气陷证的临床表现: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

气脱证的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口开目合,全身瘫软,神志朦胧,二便失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淡,舌苔白润,脉微。

【考点44】

望神:

  【考点45】

口渴与饮水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口不渴饮,多见于“寒证、湿证”,及无明显燥热的病证。

2、口渴欲饮:

①、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者,多因燥邪伤津。

②、口干微渴,兼发热者,多见于外感温热病初期,伤津较轻。

③、大渴喜冷饮,兼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者,属:里热炽盛,津液大伤,多见于:里实热证。

④、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者,为:消渴病。

⑤、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者,属:阴虚证。

⑥、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者,属:湿热证。

⑦、口渴饮水不多,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温病营分证。

⑧、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饮后即吐者,多为:痰饮内停。

⑨、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瘀血内停。

【考点46】

辨肺病证候:

1、燥邪犯肺证,指:外感燥邪,肺失宣降,以干咳痰少、鼻咽口舌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简称肺燥证。

2、肺热炽盛证,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气粗、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简称:肺热证,或:肺火证。

3、痰热壅肺证,指:痰热交结,壅滞于肺,肺失清肃,以“发热、咳喘、痰多黄稠”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4、寒痰阻肺证,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白量多易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寒饮停肺证、痰浊阻肺证。

5、饮停胸胁证,指:水饮停于胸腔,阻碍气机,以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6、风水相搏证,指:风邪外袭,肺卫失宣,水湿泛溢肌肤,以突起头面浮肿及卫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考点47】

气分证的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兼咳喘胸痛,咯痰黄稠;或兼心烦懊,坐卧不安;或兼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秽臭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或见口苦,胁痛,心烦,干呕,脉弦数等。

营分证的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血分证的临床表现: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谵语神昏,斑疹显露、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深绛,脉红数;或见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脉弦数;或见手足蠕动、瘛疭等;或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神疲欲寐,耳聋,形瘦,脉虚细。

【考点48】

辨心病证候:

1、心阳虚脱证,指:心阳衰极,阳气欲脱,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2、心火亢盛证,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邪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3、心脉痹阻证,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心血(脉)瘀阻证。

4、痰蒙心神证,指:痰浊蒙蔽心神,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迷心窍(包)证。

5、痰火扰神证,指:火热痰浊交结,扰闭心神,以狂躁、神昏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火扰心(闭窍)证。

6、瘀阻脑络证,指:瘀血犯头,阻滞脑络,以“头痛、头晕”及瘀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考点49】

咳嗽的性质:

①、干性咳嗽: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轻症肺结核、肺癌等。

②、湿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等。

【考点50】

热型与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在39℃以上,每日波动范围不超过1℃,可持续达数日或数周,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每日波动范围达2℃以上,体温下降时仍旧高于正常,可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骤降至正常,无热期可持续1日或数日,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交替出现,临床多见于疟疾、急性肾孟肾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多见于“肺结核、风湿热”等。

5、回归热:体温骤升骤降,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并规律性交替1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波状热:体温缓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日后缓降至正常,数日后又升高,如此反复出现,见于:布鲁菌病。

【考点51】

鼻的检查:

①、鼻的外形:鼻梁部皮肤出现红色班块,病损处高出皮面且向两侧面颊扩展为蝶形红斑见于红斑狼疮;鼻部皮肤发红并有小脓疱或小丘疹见于痤疮;鼻尖及鼻翼皮肤发红,并有毛细血管扩张、组织肥厚见于酒渣鼻;鞍鼻见于鼻骨骨折、鼻骨发育不全和先天性梅毒;蛙状鼻见于肥大鼻息肉者。

②、鼻翼煽动:见于肺炎球菌肺炎、支气管哮瑞、心源性哮喘等。

③、鼻窦:包括上领窦、额窦、筛窦和蝶窦4对。鼻窦炎时鼻窦区有压痛。

【考点52】

痰液一般性状检查之痰量。

正常人一般无痰,或仅有少量无色黏液样痰。痰量增多,常见于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考点53】

全身性水肿的病因:

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

2、肾源性水肿:见于各种肾炎和肾病。

3、肝源性水肿:见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重症肝炎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B1缺乏。

5、其他:如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考点54】

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化脓性感染最为常见,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急性阑尾炎等。

②、急性大出血及溶血。

③、严重组织损伤: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

④、急性中毒:如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药物中毒(安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⑤、恶性肿瘤及白血病。

【考点55】

呼吸系统的X线表现:

1、空洞:为肺组织坏死液化所致,X线表现为:

①、薄壁空洞:常见于肺结核,也可见于肺转移瘤。

②、厚壁空洞:常见于肺脓肿(空洞内多有液面、肺癌(洞壁多厚薄不规则)。

③、虫蚀样空洞:见于干酪样肺炎。

2、包裹性胸腔积液:X线表现为圆形或半圆形密度均匀影,边缘清晰。包裹性积液局限在叶间裂时称为叶间积液。

3、慢性支气管炎的早期X线可无异常发现。典型慢支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肺纹理伸展至肺野外带。

【考点56】

问诊的内容:

1、一般项目: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住址、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其可靠性。

2、主诉:

主诉,是迫使患者就医的最明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3、现病史:

现病史为问诊的最重要内容,争取做到全面而详细的询问。

①、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包括病因或诱因。

②、主要症状的特点。

③、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④、伴随症状。

⑤、诊治经过。

⑥、一般情况。

4、既往史:

包括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过敏史等,尤其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的历史。

5、个人史:

包括出生地及居住地,职业和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等。

6、婚姻史:

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的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7、月经史及生育史:

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和经期天数,经血的量和颜色,经期症状,有无痛经与白带异常,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绝经年龄。

8、家族史:

包括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特别应询问有无患同样疾病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以及传染病。

【考点57】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有QRS波群。

②、P-R间期延长≥0.21s。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P波规律出现,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直至发生心室漏搏(P波后无QRS波群)。

②、漏搏后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周而复始。

③、QRS波群时间、形态一般正常(除非合并室内传导异常)。

3、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

②、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发生心室漏搏)。

③、房室传导比例一般为3∶2,或:4∶3等。

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①、P波和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②、心房率>心室率。

③、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

【考点58】

心脏与血管本身病变的临床意义:

①、左心室增大: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使心界呈靴形,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

②、右心室增大:右心室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以向左增大较为显著。常见于单纯二尖瓣狭窄、肺心病。

③、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心腰部饱满或膨出,心脏浊音区呈梨影,见于二尖瓣狭窄。

④、左、右心室增大:心界向两侧扩大,称为普大型心脏,见于扩张型心肌病等。

⑤、心包积液:坐位时心脏浊音界呈三角烧瓶形,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

【考点59】

病毒性肝炎的易感人群:

1、甲型肝炎:抗HAV阴性者。

2、乙型肝炎:抗HBs阴性者。

3、丙型肝炎:普遍易感。

4、丁型肝炎:与HBV同时感染或在慢性HBV感染基础上感染。

5、戊型肝炎:显性感染主要见于成人,晚期孕妇感染后病死率高。

【考点60】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消毒种类: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消毒方法,分为“高效消毒法、中效消毒法、低效消毒法”等。

【考点6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等特征。

传染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等。

【考点62】

恐惧症:

该症是指与现实根本不对应的完全耗费性恐惧。恐惧症的恐惧都有某种具体的对象,如某些事物或特殊的情境,与在焦虑中体验到的泛化恐惧不同。患者明知自己的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和不必要的,但仍然成为它们的囚徒,即这种认知并不能防止恐怖发生。由于患者不能自我控制,因而极为回避所害怕的事物或情境。

【考点63】

社会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的范围很广,生活中的很多事件都可能成为应激源。生活事件也称生活变化,主要是指可以造成个人的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改变,并要求个体去适应或应对的社会生活情境和事件。

【考点64】

中国医学道德规范:

1、对待患者——至亲之想;

2、治学态度——至精至微;

3、服务态度——一心赴救;

4、医疗作风——端正淳良;

5、对待同道——谦和谨慎。

【考点65】

医德情感的内容:

同情感:同情感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遭遇和不幸在自己的情感上发生共鸣,并以相应的态度表现出来的怜悯情感。医务人员面对受疾病折磨、盼望救治的患者,思想上自然产生一种痛苦的感觉。

责任感:责任感是建立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神圣职责基础上的,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的情感。

事业感:事业感是医务人员积极探索疾病、勇于追求真理的道德情感。

【考点66】

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

尊重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保证治疗效果。尊重患者的隐私,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和谐的亲属关系。

【考点67】

民事责任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个要件:

1、损害的事实存在;

2、违法行为;

3、行为人有过错;

4、损害事实与过错或违法行为有因果关系。

【考点68】

发生医疗事故的处置:

1、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2、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

【考点69】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鉴别: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考点70】

感冒的分证论治:

风寒束表证——治法:辛温解表。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犯表证——治法:辛凉解表。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暑湿伤表证——治法:清暑祛湿解表。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气虚感冒——治法:益气解表。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阴虚感冒——治法:滋阴解表。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考点71】

外感咳嗽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误用则致肺气郁遏不得宣畅,不能达邪外出,邪恋不去,反而久咳伤正。必须采用宣肃肺气、疏散外邪治法,因势利导,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忌用宣肺散邪法。误用每致耗损阴液,伤及肺气,正气愈虚。必须注意调护正气,即使虚实夹杂,也当标本兼顾。

【考点72】

外感咳嗽的分证论治:

1、风寒袭肺证——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证——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考点73】

内伤咳嗽的分证论治:

1、痰湿蕴肺证——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证——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代表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4、肺阴亏耗证——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考点74】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考点75】

哮病发作期的分证论治:

冷哮证——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代表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热哮证——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代表方:“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证——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代表方:“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风痰哮证——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代表方:“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证——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代表方:“平喘固本汤”,加减。

喘脱危证——代表方:“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加减。

【考点76】

哮喘发作时可单用或联用下列药物:

1)β2受体激动剂: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平喘,是缓解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常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气雾剂,适用于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2、茶碱类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而平喘,常用茶碱缓释片或控释片口服。

3、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表面M3型受体,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喘息,常用制剂包括异丙托溴铵和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等。

4、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气道炎症、抗过敏、抗微血管渗漏和间接松弛气道平滑肌等作用,是目前国际哮喘防治方案中推荐的首选一线药物。

5、危重哮喘发作,经药物治疗仍不能缓解,应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挽救生命。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有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吸入剂等。

【考点77】

喘证的辨证首当分清虚实。实喘者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虚喘者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考点78】

实喘的分证论治:

1、风寒壅肺证——治法:宣肺散寒。代表方:“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代表方:“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证——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肺气郁痹证——治法:开郁降气平喘。代表方:“五磨饮子”,加减。

【考点79】

虚喘的分证论治:

1、肺气虚耗证——治法:补肺益气养阴。代表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治法:补肾纳气。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代表方:“用: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

【考点80】

肺痈的治疗原则:肺痈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脓未成者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者需排脓解毒。

【考点81】

肺痨的分证论治:

1、肺阴亏损证——治法:滋阴润肺。代表方:“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治法:滋阴降火。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证——治法:益气养阴。代表方:“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4、阴阳虚损证——治法:滋阴补阳。代表方:“补天大造丸”,加减。

【考点82】

心悸的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证——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2、心血不足证——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4、心阳不振证——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5、水饮凌心证——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6、瘀阻心脉证——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证——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考点83】

胸痹的分证论治:

1、心血瘀阻证——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证——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证——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代表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4、寒凝心脉证——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代表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7、心肾阳虚证——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代表方:“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考点84】

真心痛的辨证治疗:

1、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代表方:“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2、寒凝心脉证——治法:温补心阳,散寒通脉。代表方:“当归四逆汤”,加味。

3、正虚阳脱证——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代表方:“四逆加人参汤”,加减。

【考点85】

不寐的分证论治:

1、肝火扰心证——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证——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证——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证——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考点86】

痫病的分证论治:

1、风痰闭阻证——治法:涤痰息风,开窍定痫。代表方:“定痫丸”,加减。

2、痰火扰神证——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3、瘀阻脑络证——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4、心脾两虚证——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代表方:“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5、心肾亏虚证——治法:补益心肾,潜阳安神。代表方:“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考点87】

痴呆的分证论治:

1、髓海不足证的治法: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代表方:“七福饮”,加减。

2、脾肾两虚证的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代表方:“还少丹”,加减。

3、痰浊蒙窍证的治法:豁痰开窍,健脾化浊。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4、水瘀血内阻证的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脑。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考点88】

厥证的分证论治:

1、气厥实证——治法:开窍,顺气,解郁。代表方:“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2、气厥虚证——治法:补气,回阳,醒神。代表方:“参附汤”,加减。

3、血厥实证——治法:平肝潜阳,理气化瘀。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合“通瘀煎”,加减。

4、血厥虚证——治法:补养气血。代表方:“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5、痰厥证——治法:行气豁痰。代表方:“导痰汤”,加减。

【考点89】

消化性溃疡

1、症状: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溃疡发作期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但并无特异性,对诊断帮助不大,若并发“梗阻、穿孔、出血”时则出现重要体征。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①、X线钡餐:溃疡的X线钡餐检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征象。直接征象为龛影,对溃疡的诊断有确诊意义。

②、胃镜检查和黏膜活检:是诊断消化性溃疡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③、幽门螺杆菌检测:尿素呼气试验。

④、粪便隐血检查:此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溃疡有无活动及合并活动出血,并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提示溃疡活动。粪便隐血持续阳性者,应注意癌变。

【考点90】

胃痛的分证论治:

1、寒邪客胃证——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证——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中阻证——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代表方:“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证——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耗证——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证——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考点91】

痞满的分证论治: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2、痰湿中阻证——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代表方:“二陈平胃汤”,加减。

3、湿热阻胃证——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代表方:“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4、肝胃不和证——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代表方:“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2、胃阴不足证——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代表方:“益胃汤”,加减。

【考点92】

呕吐实证的分证论治:

1、外邪犯胃证——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2、食滞内停证——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3、痰饮内阻证——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肝气犯胃证——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代表方:“四七汤”,加减。

【考点93】

噎膈的分证论治:

1、痰气交阻证——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代表方:“启膈散”,加减。

2、瘀血内结证——治法:滋阴养血,破血行瘀。代表方:“通幽汤”,加减。

3、津亏热结证——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4、气虚阳微证——治法:温补脾肾。代表方:“补气运脾汤”,加减。

【考点94】

呃逆的分证论治:

1、胃中寒冷证——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代表方:“丁香散”,加减。

2、胃火上逆证——治法:清胃泄热,降逆止呃。代表方:“竹叶石膏汤”,加减。

3、气机郁滞证——治法: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代表方:“五磨饮子”,加减。

4、脾胃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胃止呃。代表方:“理中丸”,加减。

5、胃阴不足证——治法:养胃生津,降逆止呃。代表方:“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考点95】

腹痛的分证论治:

1、寒邪内阻证——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2、湿热壅滞证——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代表方:“大承气汤”,加减。

3、饮食积滞证——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代表方:“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5、瘀血内停证——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6、中虚脏寒证——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代表方:“小建中汤”,加减。

【考点96】

泄泻之暴泻的分证论治:

1、寒湿内盛证——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伤中证——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3、食滞肠胃证——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考点97】

痢疾的分证论治:

1、湿热痢——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2、疫毒痢——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代表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3、寒湿痢——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4、阴虚痢——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代表方:“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5、虚寒痢——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6、休息痢——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代表方:“连理汤”,加减。

【考点98】

便秘的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便秘的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考点99】

胁痛的分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胆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3、瘀血阻络证——治法:祛瘀通络。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4、肝络失养证——治法:养阴柔肝。代表方:“一贯煎”,加减。

【考点100】

黄疸之阳黄的分证论治:

1、热重于湿证——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代表方:“茵陈蒿汤”,加减。

2、湿重于热证——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3、胆腑郁热证——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

4、疫毒炽盛证(急黄)——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代表方:《千金》“犀角散”,加味。

【考点101】

积聚的分证论治:

1、聚证:

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代表方:“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食滞痰阻证——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代表方:“六磨汤”为主方。

2、积证:

气滞血阻证——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瘀血内结证——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正虚瘀结证——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代表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考点102】

鼓胀的分证论治:

1、气滞湿阻证——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水湿困脾证——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3、水热蕴结证——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代表方:“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瘀结水留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代表方:“调营饮”,加减。

5、阳虚水盛证——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代表方:“附子理中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6、阴虚水停证——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考点103】

头痛的分证论治: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治法:疏散风寒止痛。代表方:“川芎茶调散”,加减。

2、风热头痛——治法:疏风清热和络。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

3、风湿头痛——治法:祛风胜湿通窍。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治法:平肝潜阳息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2、血虚头痛——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代表方:“加味四物汤”,加减。

3、痰浊头痛——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4、肾虚头痛——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代表药:“大补元煎”,加减。

5、瘀血头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考点104】

高血压,分为:“1、2、3”级: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考点105】

高血压危重症:

1、恶性高血压:多见于中青年。发病急骤,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130mmHg,头痛、视力减退、视网膜出血、渗出和视神经盘水肿。肾功能损害明显,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迅速发生肾功能不全。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肾衰竭、心力衰竭或急性脑血管病而死亡。

2、高血压危象:由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在高血压病程中可发生短暂收缩压急剧升高(可达260mmHg),也可伴舒张压升髙(120mmHg以上)。同时出现剧烈头痛、心悸、气急、烦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控制血压后可迅速好转,但易复发。

3、高血压脑病:多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多见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模糊,或者一过性失明、失语、偏瘫等。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可能为血压升高,超过脑血管调节极限,脑血管波动性扩张,脑灌注过多,血管内液体渗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及颅内血压升高。

【考点106】

眩晕的分证论治:

1、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血亏虚证——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足证——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4、痰湿中阻证——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5、瘀血阻窍证——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考点107】

中风之中经络的分证论治:

1、风痰入络证——治法:祛风化痰通络。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2、风阳上扰证——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代表方:“镇肝息风汤”,加减。

【考点108】

瘿病的病因为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机,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颈前所致,日久引起血脉瘀阻,“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本病的病变部位,需主要在“肝、脾”,但与“心”也有关。

【考点109】

瘿病的分证论治:

1、气郁痰阻证——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代表方:“四海舒郁丸”,加减。

2、痰结血瘀证——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瘀。代表方:“海藻玉壶汤”,加减。

3、肝火旺盛证——治法:清肝泻火,消瘿散结。代表方:“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

4、心肝阴虚证——治法:滋阴降火,宁心柔肝。代表方:“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

【考点110】

水肿之阳水的分证论治:

1、风水相搏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水湿浸渍证——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代表方:“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4、湿热壅盛证——治法:分利湿热。代表方:“疏凿饮子”,加减。

【考点111】

淋证的分证论治:

1、热淋——治法:清热利湿通淋。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2、石淋——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代表方:“石韦散”,加减。

3、血淋——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4、气淋——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5、膏淋——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6、劳淋——治法:补脾益肾。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考点112】

癃闭的分证论治:

1、膀胱湿热证——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2、肺热壅盛证——治法:清泄肺热,通利水道。代表方:“清肺饮”,加减。

3、肝郁气滞证——治法:疏利气机,通利小便。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4、浊瘀阻塞证——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表方:“代抵当丸”,加减。

5、脾气不升证——治法:升清降浊,化气行水。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6、肾阳衰惫证——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加减。

【考点113】

悬饮的分证论治:

1、邪犯胸肺证——治法:和解宣利。代表方:“柴枳半夏汤”,加减。

2、饮停胸胁证——治法:泻肺祛饮。代表方:“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

3、络气不和证——治法:理气和络。代表方:“香附旋覆花汤”,加减。

4、阴虚内热证——治法:滋阴清热。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考点114】

自汗、盗汗的分证论治:

1、肺卫不固证——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

2、心血不足证——治法:养血补心。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降火。代表方:“当归六黄汤”,加减。

4、邪热郁蒸证——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考点115】

内伤发热的分证论治:

1、阴虚发热证——治法:滋阴清热。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2、血虚发热证——治法:益气养血。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3、气虚发热证——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4、阳虚发热证——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代表方:“金贵肾气丸”,加减。

5、气郁发热证——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6、痰湿郁热证——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7、血瘀发热证——治法:活血化瘀。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考点116】

虚劳的诊断要点:

1、多见形神衰败,身体羸瘦,大肉尽脱,食少厌食,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僬悴,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

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

3、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其他疾病中的虚证。

【考点117】

痹证与痿证:痹证应着重与痿证相鉴别,因两者的症状主要都在肢体、关节。痹证久治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痿病相似。其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而痹证以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特点,有时也兼不仁或肿胀,但无瘫痿的表现。痿证肢体关节一般不痛,痹证则均有疼痛,这是两证临床鉴别的要点。临床上也有既有肢体肌肉萎缩无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为痿痹并病,可按其病因病机特点,辨其孰轻孰重进行论治。

【考点118】

痿证的分证论治:

1、肺热津伤证——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代表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2、湿热浸淫证——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经脉。代表方:“加味二妙散”,加减。

3、脾胃虚弱证——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清。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肝肾亏损证——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代表方:“壮骨丸”,加减。

5、脉络瘀阻证——治法:益气养营,活血行瘀。代表方:“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考点119】

腰痛的分证论治:

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代表方:“甘姜苓术汤”,加减。

2、湿热腰痛——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代表方:“四妙丸”,加减。

3、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代表方:“身痛逐瘀汤”,加减。

4、肾虚腰痛:

①、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②、肾阳虚证——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代表方:“右归丸”,加减。

【考点120】

神昏的分证论治:

1、邪毒内闭证——治法:清热化痰,开闭醒神。代表方:“菖蒲郁金汤”,加减。

2、虚证(脱证):

①、亡阴证——治法:救阴敛阳,固脱醒神。代表方:“冯氏全真一气汤”,加减。

②、亡阳证——治法:回阳固脱。代表方:“陶氏回阳急救汤”,加减。

③、内闭外脱证——治法:开窍通闭,回阳固脱。代表方:“回阳救逆汤”,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内科】喘证考点全解析
20天搞定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方证-第4天
【中西医】20天搞定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方证-第2天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99天
喘证的证治分类
22考研||中内知识点之肺胀分证论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