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社科首个期刊评价标准正式实施!(附文件)
我国首个期刊国家评价标准正式实施,很长时间以来,除了通过是否被CSSCI南大核心、北大核心数据库收录判断期刊质量,我们很难找到层次分明的评价体系。

今年12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参与制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GB/T 40108—2021)》,则打破了“标准荒”,尝试以吸引力(Attractive  Power)、管理力(Management  Power)和影响力(Impact Power)三个维度为基准(以下简称AMI),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更加透明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

其中,影响因子虽然是定量评价指标,但位置仅出现在“影响力”的维度;而基金项目资助论文的指标出现在第一位的“吸引力”之中。

评价主体可以是第三方机构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期刊评价主体可以是第三方评价机构和学术共同体,且将不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干预,完成对评价客体学术水平、声誉和影响力的评价。

同时,在指标设置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指标间的关联度;对相关联的指标尽量选择其中一个指标,来阐释期刊的某个方面。

由此可见,此次在评价的独立性上,还是下足了功夫;未来,推进这项标准落地,也是势在必行。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GB/T40108-2021)》
国家推荐标准发布
艾思说刊
「 AIS 」旗下期刊交流平台,以学术期刊为核心,致力于提升全球学术交流的效能,提供专业学术翻译润色、同行专家评审、期刊分析匹配、发表支持、线上课程等服务,已为来自全球100+个国家的10+万名作者提供服务,为您的科研之路提供高品质服务。
24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回复:1221,下载原文件)



5.2.2.3 流程管理与规范化

流程管理与规范化是编辑过程的制度规范建设指标,主要体现在编审规范、编辑规范和出版规范方面,其中:

a) 编审规范    期刊制度建设是否得到重视,是否做到匿名评审、多级审稿等,以排除人为干扰因素,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

b) 编辑规范    期刊字体大小是否合适、有无逆转页、栏数设置是否便于读者阅读等;中文题录信息完整、英文题录信息完整、参考文献著录形式规范、参考文献引用真实准确等;

c) 出版规范    著录项目的规范性,也指出版周期的规范性,旨在考量期刊综合管理服务水平等。

示例: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广告经营许可证号、期刊条码、期刊名称、期刊主要责任单位(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单位)、印刷发行单位、总编辑、期刊出版标识(期刊编号、刊期)、版权页和期刊标示性文字等。

5.2.2.4 信息化管理与全媒体运营

信息化管理与全媒体运营主要衡量期刊采用现代化网络媒体技术发展期刊的能力,它包含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全媒体建设运营能力,其中:

a) 信息化管理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期刊发展进行全面管理,包含独立网站和在线稿件处理系统。独立网站是期刊是否有独立的网站或主板机构主页下是否有独立的二级页面,以及网站内容更新的及时性等;在线稿件处理系统是期刊编辑部通过在线投稿、审稿系统实现作者投稿与专家审稿的网络化、

b) 全媒体建设和运营能力包含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的数字化系统主要支撑期刊编辑和出版,如多模式出版平台等;对外的主要是期刊的全媒体发布传播平台,如第三方传播平台等。

5.2.3 影响力

5.2.3.1 学术影响力

学术影响力是期刊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和传播能力,主要通过影响因子、论文转载量、办刊宗旨和学术质量来衡量,其中:

a)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类指标分为:

1)即年指标

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的次数与该刊当年发表的论文数之比。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对研究问题的即时反应速度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出期刊对学术热点问题与重要学术话题的快速引领作用。

2)影响因子

期刊在统计年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年被引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数之比。

3)五年影响因子

期刊在统计年前五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年被引的次数与该刊前五年发表的论文数之比。

b) 论文转载量

被国内二次文献转载情况

示例: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的情况。

c) 办刊宗旨和学术质量    期刊办刊宗旨和学术理念,以及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贡献和影响力。
5.2.3.2 社会影响力

期刊论文对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学术共同体的影响情况,具体体现为期刊出版发行量和显示期刊网络传播力的网络显示度。5.2.3.3 国际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主要为海外发行,如版权输出、海外出版情况,以及国际引用情况,如被国外期刊引用的次数。
评价程序

6.1 评价方案

6.1.1 确定评价主体

确定一个评价主体实施评价活动。评价主体负责实施评价活动,可以是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或评价客体的上级主管机构等关联机构,也可以是评价客体为完善自身建设而开展自我评价。

6.1.2 确定评价客体

确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评价客体。

6.1.3 确定评价时点

确定实施评价的时间点,可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三种情况。

6.1.4 确定评价目的

评价目的是规范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活动,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声誉与影响力,确保期刊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6.1.5 确定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应服务于评价目的,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

6.1.6,确定评价指标

采用复合评价原则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1.7 确定评价步骤

评价实施步骤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6.2 评价实施

6.2.1 数据采集

根据评价指标采集评价客体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存储。

6.2.2 数据清洗

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核定,对问题数据进行二次采集,以达到评价的数据需求。

6.2.3 结果计算

根据评价方案计算评价结果,各指标说明和计算方法参见表1。

6.3 评价结果

6.3.1 编制评价报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评价目的,编制评价报告。

注:评价报告可包括但不限于评价背景、评价目的、评价意义、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等。

6.3.2 发布评价结果

评价主体适时发布评价结果,发布的时间、地点、公开范围等由评价主体根据评价目的决定,可对评价结果发布的影响和实效等进行跟踪反馈。

表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术期刊影响力将“有据可查”
2018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发布(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对话冯长根: 用学术影响力评价学术论文
[学术与投稿] 学术量化分析的十原则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出炉,“照顾”国产期刊,能帮助中国多出几本顶刊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