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验|七年之痒,谈谈服务设计的心得

我当时坐的远,拍照效果渣...
当时袁岳先生分享的主题是《服务设计的时代》,提到了设计创意与消费洞察的价值、产品与服务终端的体验完整性等内容。
坦率地讲,我作为吃瓜群众,当时听得云里雾里,但深深记下了“服务设计”这个概念,并对其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晃便是7年。
庆幸自己的坚持,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推行服务设计。想不到这次的因与果中间相差了7年,心中有感,所以希望借助这篇文章聊聊服务设计。

一、企业不会在意什么是服务设计
先例举几次经历来讲讲我的趣事——
  • 2014年我与深圳某地产企业做业务洽谈时提到了服务设计,对方第一句话是说“我们的服务挺好的,不需要再去设计服务,我们希望咨询团队来给我们做下满意度调查解决硬件体验上的问题。”

  • 2016年至少有3家企业问我:“你大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是怎么选择了用户体验这个领域?”

  • 2018年我竟然收到了几家企业的客服团队岗位邀请,用以解决热线电话、在线客服、线下服务的场景。

不得不感慨,起个好名字是多么至关重要 !
第1个和第3个趣事表现在大家会习惯字面理解“服务设计”,认为服务设计,就是解决软性服务的问题,殊不知它是一套解决任何业务场景的方法论。
第2个趣事是因为市场上对于“服务设计”这个名词的认知很低,不由自主地理解成已知熟悉的名词服“装”设计,学术上把这叫做“易得性偏见”。
各位服务设计从业者看了上述三点不必苦涩也不必无奈,因为时至今日,这个现象仍然存在 。

我归纳的主要两点原因是:
  • 市场认知度就是不够,一方面是绝大多数企业里面没有与服务设计直接相关的岗位,另一方面是服务设计在国内的起源与发展是在用户体验设计领域,这个领域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如果问企业里面的运营、采购、招商、客服等岗位人员,他们不在这个领域圈子里,不知道什么是服务设计是正常的。

  • 企业是以结果为导向,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至于这只猫是怎么抓住耗子的,又有多少人会去用心关注呢?所以无论是管理咨询、项目管理、六西格玛、服务设计、草班打法等等,能赢就行。

从而也影响到目前行业的几点现象 :
1、服务设计是一门学科的专业,但这不代表企业里会有这个岗位 。在“知乎”上会遇到服务设计从业者或应届毕业生(含国内与海外)向我咨询就业方向,其中应届毕业生遇到的是:
  • 在企业里找不到匹配自己的岗位,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 部分人会选择就职企业里的交互设计师

  • 数毕业生流向了服务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咨询企业,但国内TOP咨询企业就那么几个,剩下来的人就又要回归到 “1.1” 重新思考

2、企业不会因为你会服务设计方法论而高看你一等 ,这是很肯定的。哪有企业会因为你学的是某个专业而高看你呢?企业关注的是我们的业务能力、行业影响力、综合能力等。但不乏有个别人士在交流过程中,无论是自豪感亦或者自负感的表现,让我感觉到不实在。

“不自信”与“自负”上的两重天在“迷茫”中渐行渐远,是我为之担心的
回归这段的标题并敲下重点:企业是需要解决问题,如果能做到收益更高、速度更快、消耗更少、并且还可持续运转,那就太好了,至于你用什么方法,只要符合价值观WHO CARE!所以企业当然不会在意什么是服务设计。
但我可以继续坚定地表达:服务设计是为企业攻克困难的最优解,只不过需要做到如下的内容。

二、做“屁股”先落地的服务设计师
这里的“屁股”代表的是业务,自己的业务落实下去要有结果是关键,最怕服务设计师一到企业里,“脑袋”先落地了。
1、去工具化表现,踏踏实实做业务。
这一点不是最关键的,但我认为它应该是最先要被提起强调的。我们可以看到外界在谈论服务设计时逃不开这几个工具名词:体验地图、Personas、服务蓝图等等。比如:行业从业者喜欢这些工具来写几篇教程的文章;设计案例或作品集里必不可少的展示;甚至服务设计师岗位招聘JD里也要写上这么一句话“熟练掌握体验地图、Personas...等工具”等等。
上述这些描述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我换个角度聊聊自己的观点:
  • 工具是拿来供人使用的,所以无论难易程度,只要投入学习成本都会GET到,偏巧服务设计的这些工具需要投入的学习成本很低,直白地讲就是“简单极了”。

  • 工具是没有灵魂的,应用的成功关键在于“人”的维度,谁在使用,谁在通过怎样的思维和方式来使用,才是核心。切记,我们不是因为会使用了工具而成为了服务设计师(82斤的青龙偃月刀固然厉害,但本质上是因为它是关羽的兵器)。

  • 这些工具的价值绝非是视觉化的展示,所以在应用上千万别钻牛角尖,毕竟所有的工具呈现出来的都是“过程”,企业里总不能把服务蓝图什么的当做落地交付物吧。

  • 遇到过将全套工具设计的非常华丽的报告,在企业里,我是十分反对的,原因无外乎两点:(1)以体验地图为例,说是可视化展示,但不代表是当做报告用来交付的,它的核心价值是推演,把它当做沙盘一样来反复推敲问题和重组解决方案。(2)企业花钱雇的是服务设计人员,不是视觉设计师,别把时间价值过度应用在视觉展示上,而且实际项目中也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给咱们画图。

  • 既然它们是“过程”,所以请将它们画在记事本、A4草稿纸、办公室白板等地方,尽可能只在特定需要汇报的场景下,择关键环节做出电子可视化的效果用以讲故事。


2、别做孤单英雄,身边总是有帮手的
服务设计里讲究系统性,而这个系统性就关联了若干的业务团队,最怕低头努力做事,自己做调研和策略,然后拿着报告找主管批复,这种情况多半是要被驳回来的,另一半就算是批复通过了,执行中却发现错漏百出,因为认知局限性。
认知局限性是一定存在的,单是电商系统里物流、售后、营销等等的规则就够喝一壶了,所以找找身边的伙伴,他可能是产品经理、可能是设计师、可能是产品运营等,初期1-3个人就够了,一同拟定出个Scope,再步步落实下去,最后发现坑踩的少了,埋的坑也少了。

3、切忌一口气追求完美
“完美”本质上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努力的尽善尽美,但是当成本与收益抗衡间,要懂得取舍,做用户体验的人更应该注重这一块,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评估各项子节点存在的实际价值,2019年的一整年,我都处在取舍之间,特别摧残但又特别有趣,收获良多。同时即便是在资源充裕的情况下,也要去评估这些,因为业务争抢的是时间。
  • 业务一定要闭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算资源紧张,用兜底的人工操作方案,也要保证闭环。闭环不代表尽善尽美,但 不闭环 代表着经营与体验上留了大坑,这一点不能忍。

  • 对显性指标影响权重低的优化点,不是不做,而是拿出个“小本本”记录下来,可以肯定要做的就留作后续机会排期。

  • 被砍掉并写在“小本本”的东西多了起来后,要周期性评估下,可以适当拟个小项目,一口气做出些,别让“小本本”吃灰。


三、成为具备商业思维的服务设计师
本质上讲,企业里的各个岗位都应该具备商业思维,而作为一名服务设计师,我认为商业思维和商业设计应该是首要能力,而当商业思维与设计思维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化学反应就迸发出来了。

我的观点是——
多用设计思维看待现状,多用商业思维看待方案
1、设计思维会让我们由表及里的看待现状,系统性地包含前、中、后台的业务关系,大是一张网,细是一粒沙,实现业务实践中的万无一失。
2、商业思维会让我们在用户体验之外,梳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可推广度、可持续性,判断成本与收益,显性与隐性,最终落到一个功能、一个运营方案、一个设计改版的实际价值。

而恰是商业思维是服务设计与用户体验从业者最为缺失的,在2018-2019的两年时间里,我浏览并面试了太多相关从业者,履历中能有经营数据介绍的少之又少,所以希望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可以:
  • 第一步先从跟自己相关的运营数据上看起,例如跳出率、DAU、RMA、GMV、ROI等。

  • 第二步让这些数据与自己有直接关系,就职目前这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始组建UED中心时,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各级页面设计与指标绑定到对应设计师身上,开通GA权限,让大家像养育孩子一样提升各自的页面运营情况。

  • 第三步读读商学院类似MBA相关的课程(不是花钱去上学),看看商品定价策略、成本分析、品牌价值、谈判策略等等,我自己很喜欢“老路识堂”里面的商学课程,清晰易懂,推荐。

剩下的事情还有还多,但请去实践吧,核心记得一件事:企业花钱招你=为了赚钱。

尾言:
服务设计不是用户体验设计,它是一个涵盖的关系,甚至可以肯定地讲服务设计这套方法论适用于众多业务领域:产品经理、渠道运营、用户运营、BD、客服、采购等等。
但一个领域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起点与一个漫长的过程,幸运的是它在国内以用户体验领域为起点,接下来就是发展的过程了,希望尽快看到它拓展到各行各业时的样子。
而与我们一路的从业者,也希望能踏踏实实地将服务设计应用到实处,见结果。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YES SHARE |想快人一步掌握服务设计基础?还不收藏这20本书吗!
没出息的公司,总是想量化设计的价值
用户体验的13条金科玉律
服务设计、商业设计或战略设计?来自苹果的启示。
跨界设计师修炼指南
专属于UI设计新人的书单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