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IIA系列成果 | 当数字化遇上老龄化:鸿沟、贫困及应对路径

2021年3月29日下午,我院院长张雪永应邀参加由爱德基金会与盘古智库联合主办,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盘古智库区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相关新闻链接请见文末

图/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雪永

图/研讨会现场

研究院团队密切跟踪数字化老龄化交叉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近两年发表了一系列创新性强的学术研究成果。摘编如下:

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及应对路径

 杨一帆 潘君豪

摘要:数字科技在疫情防控和相关社会服务中的快速广泛应用,对老年群体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红利,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观察和反思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融入困境,以三级数字鸿沟洋葱模型为分析框架,剖析了阻碍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的多重原因,并提出了维护数字权利、明确公共责任、培育商业新生态、完善治理机制等四条应对主张,建议推动整合公私部门以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多方力量,支持老年群体主动和平等地融入数字化生活,共享数字社会发展成果。
关键词:老年群体;数字融入;数字鸿沟;制度变革
[1] 杨一帆,潘君豪.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及应对路径[J].新闻与写作,2021(03):22-29.
核心观点:
不能把“数字鸿沟”视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而充分意识到落入数字融入困境的绝不只是这一代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相对不高的老年群体。
 仅仅通过改造数字科技使其更加“适老化”,如制造专供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并不能彻底解决老年人的数字融入困境。
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不断诞生的前沿科技,使社会结构、公共服务以及我们现今所熟知的一切都将被重新定义,并不断突破和超越现有人类的思维边界。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年龄歧视”和“技术至上”的社会观念与制度构建,不仅是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人群,还有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今天的数字青年、数字中年,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创新科技应用下“沉默的大多数”。
数字社会正在赋予既有权利以全新的解释和内容上的拓宽,同时也产生了不同于既有权利的新兴权利。
造成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境的根源并非是数字科技或是老年人自身的体征,而是数字科技所表达出的失当的制度环境。
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反而最需要依托数字科技的增权赋能来弥补由于机能衰退和先天缺陷带来的不便,从而更加平等地参与现代社会数字生活。
在布局新基建的同时,公共部门要主动搜寻、归集、整理和分析其中能为儿童、老人、残疾人等数字弱势群体说话的数据,充当老年人的“数字骑手”,强化老年人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链接,而不是一味靠宣传教育老年人自身加强学习来主动融入互联网。
数字科技的研发人员、供应商、市场推广人员、投资商、政府和老年群体等以技术研发和提供数字服务为中心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要在破解老年融入困境的商业新生态中承担各自的功能,形成相互依存、共生协同的生态系统。
破解老年数字融入困境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实现各主体间的高效协同和综合监管。

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杨一帆 潘君豪

摘要:以互联网为基础建构的信息化时代,全新的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形态有望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提供更多更便捷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这并不会自动实现。由于老年人普遍认知能力下降、受教育程度大相径庭、经济地位悬殊以及公共政策失当等原因,使得“数字不平等”“年龄歧视的数字鸿沟”现象开始显现。本文基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理念精髓,深入剖析了信息化时代加剧老年数字鸿沟的四种效应,初步建立了一个保护老年人和促进公平发展,消除老年数字鸿沟的治理分析框架,进而提出了构筑年龄友好信息基础设施和治理结构、确认积极老龄化为导向、引入非数字公共配套机制、加强国际社会关于信息技术对老龄社会包容性治理影响机制的知识合作等四项关键政策。
关键词:老年数字鸿沟 包容性创新 老年人
[2] 杨一帆,潘君豪.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J].老龄科学研究,2019,7(10):58-67.
核心观点:
 将“老年数字鸿沟”界定为在数字化进程中,随着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由于制度与观念上的迟滞导致的代际间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差距。
 在现行的政策制定上、制度设计中都明显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年龄歧视”的数字鸿沟。
 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面临“精英俘获”和“信息垄断”困境,数字赤贫固化,加剧甚至是重新定义贫富差距。
 当互联网作为社会的基础架构与公共的普惠服务时,“适老化”不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法律、伦理、文化的全面转变。
 只有从根本上促进老年人权利的民主化、鼓励老年人自由与自主的选择人生机会、倡导社会对所有年龄人的兼容并包,以及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对老年人的可及性,才有望使得所有人将有能力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抓住未来世界老龄化与数字化交汇的时代发展机遇。
 新技术还在赋能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
 将技术融入生活场景的设计框架中,以满足老年人起居等生活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智慧社区,而非技术堆叠的房地产2.0项目。
 政府应当引领数字化成果嵌入现实维度,营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给每个老年人都负担得起的数字网络以及数字化的金融和健康服务,确保老年人拥有全面普惠、平等的数字机遇。
 老龄化与数字化将是未来影响国际人口流动、公共安全、经济增长和基本人权问题的全球化议题,即便不同区域的信息化基础和老龄化程度不尽相同,各自的经验教训、模式和技术路径仍具有借鉴意义。

老年数字贫困的韧性治理研究

 杨一帆 潘君豪

摘要:数字技术在提升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贫困形式发生了改变。由于现有的制度保障体系和非数字配套机制与技术变革进程的不相匹配,使得弱势群体面临着巨大的数字鸿沟,进而陷入数字贫困的陷阱中。本文从剖析老年数字贫困现象入手,针对数字技术快速变革带来的不稳定性和破坏性,采用韧性理论并提出了四个关键维度来对其造成的老年数字贫困问题的治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老年数字贫困 以人为中心 韧性治理
[2] 潘君豪,杨一帆.老年数字贫困的韧性治理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20,8(02):52-60.
核心观点: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新的贫困形式正在广大弱势群体之中死灰复燃。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老年人的数字贫困问题。
老年人拥有参与数字化的意识,却缺乏接入和使用信息通讯技术,获取、利用、创造信息内容的相关能力,以及数字化的信息素质和数字凝聚力。
老年数字贫困并不仅仅是运用数字技术获得的收入低下,更是老年人有效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平等参与数字生活权利的剥夺。
老年数字贫困的动态治理并非以限制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方式来协调老年群体相对弱势的数字化吸收能力。
通过社会法中“外化的解决方式”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社会福利待遇而在老年数字贫困问题发生关联之外给出公法性质的社会修正手段。
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相关企业应积极承担部分治理责任,特别是作为共享经济主要载体的平台企业,应当在自身“为老”服务能力建设和老年用户管理上作出探索和创新。
吸取国外科技发展先发的治理经验,在数字时代风险性和对抗性日益增长博弈的过程,融入全球数字贫困的治理网络,共享全球数字治理的主导权。
在面对科技颠覆性冲击前,我们应加强构建具有韧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完善现有制度设计和非数字配套机制,以数字变革为机遇实现冲击韧性后的快速发展。
真正把人放在数字时代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位置,包容审慎地利用数字技术,降低门槛,增加可及性,以老年人触手可及的方式实现代际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公平。

疫情中的转机:基层老年教育均等化路径研究

 杨一帆 潘君豪

摘要:随着疫情的蔓延,老年人缺乏防疫意识的行为凸显出基层老年教育的缺失问题,同时大量“云授课”平台的发展为实现老年教育均等化提供了契机。本文对我国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细致梳理后,认为管理机制和有效供给不足严重限制了老年教育的可及性。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层老年教育均等化的路径,依托数字科技实现线下和线上教学的深度融合,确保老年教育的发展成果由人人共享。
关键词:老年教育 数字科技 均等可及
[2] 潘君豪,杨一帆.疫情中的转机:基层老年教育均等化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0(06):7-12.
核心观点:
养老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局限于康养照护类的服务,为规模日益庞大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老年群体提供“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服务应当上升到当前紧要的公共议程当中。
数字时代为一个人人共创、人人共享社会的到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政府和社会理当突破目前仍然普遍存在的福利式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模式,转而发展面向全体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
在老龄世界因数字科技产生的持续变革中,学习转化能力将是所有人获益的关键所在。
老年教育应更加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延伸和技术扩散,以信息流带动代际间的知识经验、文化传统、技能的互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衡量老年人参与教育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去老化”并不是将为老设计和服务的理念去除,而是在课程设置上将“老年”特征和属性加以隐藏。
老年教育课程的适老化,适应的不仅是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的动态过程,同时也要为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红利而增权赋能。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借助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实现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城市服务系统、养老服务体系等主体的协调。
在学习与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摆脱“数字弱势”地位,弥补机体功能衰弱的缺陷,实现自我价值的创造。

以下文章内容来源:
老龄与未来” 微信公众号

2021年3月29日下午,由爱德基金会与盘古智库联合主办,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与成都朗力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盘古智库区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人口老龄化下的代际数字鸿沟及其应对策略”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国-欧洲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在线参与人数达30万。本次研讨会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与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主持。

研讨会现场

老龄社会30人论坛、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 林茜

2021年3月29日下午,由爱德基金会与盘古智库主办,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与成都朗力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盘古智库区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人口老龄化下的代际数字鸿沟及其应对策略”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国-欧洲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在线参与人数达30万。本次研讨会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与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主持

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 褚朝禹

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褚朝禹致辞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他表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信息化发展共振的情境下,代际数字鸿沟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共同探讨代际数字鸿沟及其应用策略,为成都乃至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的视野和启示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梁春晓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超级老龄化”,即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和超稳结构。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提到,人口老龄化是结构性的变化,要摆脱以往将老龄社会、老龄化混同于养老的思维方式,推动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大转型,构建一个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 张新红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张新红通过“数字鸿沟”、“数字经济”、“共享养老”三个关键词来回答老龄社会的关键问题。他认为,缩小代际数字鸿沟的真正难点是如何让老年人群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技术赋能和服务老年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邱泽奇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邱泽奇分享了两个关键概念:“代际公平”与“代际数字公平”。他表示,代际公平是数字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在技术创新上给予企业与市场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正当性,从而得到制度支持与社会响应,建设一个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


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 田兰宁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雪永


北京中公未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勇

随后,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田兰宁,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雪永,北京中公未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彭州市和谐新家园养老中心理事长叶德金,辽宁省军区的朱运涛,成都如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荣,朗力养老联合创始人刘英,企鹅医生的杨周兴等嘉宾围绕数字鸿沟、代际公平、一线服务经验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彭州市和谐新家园养老中心理事长 叶德金


辽宁省军区 朱运涛


成都如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振荣


 朗力养老联合创始人 刘英


企鹅医生 杨周兴


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段琳

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百瑞律师事务所成都首席合作人段琳作会议总结,他表示,老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青年人群所面临和关心的。其中,代际数字鸿沟是客观存在的,应顺其自然,其创新解决方案会诞生于自发之中,在自然中创造。


高校学生提问


成都市养老服务处副处长 高丽平



北京清律(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茜

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述百练:代际数字鸿沟
【时文选粹】“后浪”要帮、 “前浪”要赶、社会要管
老龄化不可挡,金融是否做好准备?
奔驰的数字化列车,能否等一等老年人?
北京市老龄办:帮助老年朋友迈过数字鸿沟
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你了解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