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藩王作乱是君王最头疼的四个问题之一,汉朝为何不废除藩王?

在封建时期,君王最头疼的问题有四个:

1、藩王作乱;

2、外戚干政;

3、权臣乱政;

4、外族南下。

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结果仅仅三个月叛乱就被平定了。

这次事件就是典型的藩王作乱,那为何汉景帝不趁机废除藩王以绝后患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政治层面的思维逻辑了,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分开:

汉朝为什么要设置藩王?

汉景帝是如何牵制藩王的?

汉朝之后的君王们,为何还要设置藩王

汉景帝不废除藩王的第一个理由:藩王是国家的屏障

有记得刘邦斩白马起誓的朋友,一定明白这个道理。

昔年,吕雉专权,在她晚年的时候,还打算让吕氏取代刘氏,《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记载: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兼南北军之众,拥梁、赵王之尊,骄盈无厌,欲危刘氏

在这种时候,藩王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比如齐王刘襄就给诸侯们写了一封信:今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今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这封信的主题很简单,是说国家到了危难之际,希望大家跟着他一起来讨伐诸吕。

抛开藩王造反的一面,其实,藩王制度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藩代表着“屏障”之意,刘邦一开始任命宗亲、功臣为藩王,目的就是让他们成为国家的盾牌,在国家危难之际,保护国家。

七王之乱,顶多是证明这面盾牌出现了裂痕,但汉景帝就能因此不要盾牌了吗?

并不能呢,毕竟谁又能保证大臣们就比刘姓宗亲,更可靠呢?

与其靠外人,不如靠亲戚,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也是君王的一种无奈。

汉景帝不废除藩王的第二个理由:他已经在尝试扼制藩王的势力,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效果

汉文帝时期,贾谊曾在《治安策》中,向汉文帝提出过制约藩王的计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什么意思呢?

想必不少朋友都了解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贾谊的这个计策就和推恩令类似,也是通过增加藩王的数量减弱藩王的实力。

举个例子,刘邦的长子刘肥受封齐王时,统辖七十三城,这在诸王中,也是非常强大的一股势力了。

汉文帝削弱齐国势力的方法可就很有意思了,他把齐国分为齐、城阳、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国,然后册封齐王刘肥的后人统治这些区域,这样一来,齐国就被分作几个板块,他们之间又互相争斗,实力自然大不如前。

汉景帝从父亲汉文帝手中接盘的可不光是江山,还有其父统治国家的经验。

只是汉景帝操之过急,他按照晁错的谋划,先后削减了赵王刘遂和胶西王刘昂的一些领地,这也是后来吴王刘濞造反的直接原因。

汉景帝通过削藩、徙封藩王封地、册封藩王子嗣的形式,其实已经在削弱藩王势力这一块,取得了很大的优势,他没有必要再冒风险,一锤子硬刚剩下的藩王们

汉景帝不废除藩王的第三个理由:他不想把藩王逼急,使对方联合起来发动叛乱,何况对无罪的藩王下手,只会使得君王丢掉人心

废除藩王,是一件大事,它牵扯到汉王朝的立国根基——郡国并行制。

在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便会激化中央朝廷和地方藩王的矛盾,很可能引起第二次叛乱。

有罪的情况下,君王削藩,这是在正确行使职权,但若是汉景帝因为有罪的人而去削掉无罪的人封地,这显然会产生很严重的政治危机。

首先,我们要明白维持国家稳定的一定是“公平”“公正合理”的秩序,如果汉景帝打破了这个秩序,那就意味着在人们心中打上了一个“暴君”的标签。

不要小看藩王,七国之乱是平息了,但若是汉景帝削掉无罪者的封地,这些怀着仇恨的藩王们很可能铤而走险。

这个风险,汉景帝是不愿意冒的,也没有必要。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优秀的君主,他终结一项制度之前,不会全凭个人权威,必然要从制度本身入手,找到替代或者完善它的方法。

以制度管理制度,这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而不是用权力去强行管理制度,那只会适得其反,让事情更糟糕。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邦庶长子刘肥,生13个儿子,竟有9个向皇位发起冲击
七国之乱爆发,李广丧失了唾手可得的封侯机会,他卷入了什么?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汉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稳?
武帝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去打匈奴?
历史潮流(西汉)之文景之治
「四维中国通史」第二十三讲:西汉的“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