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言行自立走向思想独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特别是在孩子习惯养成、认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里,几乎是“你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记得女儿刚会叫人时,我和其它父母没什么两样,当孩子见到别人时,我就立即发出指令:“快叫爷爷、叫奶奶……”后来我发现孩子挺被动的,让叫什么就叫什么,这不是成了机器吗?孩子虽小,就问候这件事能不能也给她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她自己判断、自主问候呢?

于是我就改变了过去的方法,见人便说:“子祺,你看这是谁啊?应该说什么呢?”开始时,她凝神打量一会儿才能做出回应,“阿姨好!奶奶好!”,但每一次她说对了我不仅夸赞:“你观察得真仔细!你分得真清楚!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还耐心地听她断断续续地讲是怎么分辨的。没过多久,她见到人就能迅速“扫描”,主动准确地向人问好了。

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产品,不是父母手中的“玩具”,需要时爱不释手,不需要时搁置一边,或只有影响自己时才站出来随意处置。不管他们处于哪个年龄段,始终都是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作为家长应该读懂孩子的成长规律,读懂孩子自我发展的需要,预测他们未来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引导孩子从自我认知、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走向自我超越。

记得女儿在小学三年级,第一次拿回了一个85分的数学成绩。当时她很紧张,但我只说了这样几句话:“得多少分我不并不关注,今天不关注今后也不会关注。但是你错在什么地方了?为什么会出错?怎么保证下次不出错?这是我一直都会关注的,期望你自己能够找到。”就这样,一遇到差距,她就会分析排查。开始时我会听她分析得对不对,后来就不用再听,因为她逐渐懂得了会了的一定得做对,这不单单是一个马虎的问题,而是关乎未来做事是否能认真、严谨的问题。

随着女儿到了初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多了些,我常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遇到问题不能带回家,不明白的要想尽一切办法在学校解决!她的“好问”在初中时真是出了名儿,会一直追问老师直至问题解决为止。女儿的学习是最让我省心的。我的观点永远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要对自己负责。

在生活中,我也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提升她的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记得女儿进入四年级以后,有一段时间她经常会对我说起同学小A。他非常淘气有时还欺负人,他上课回答不上来老师的问题……看样子一个只有问题的小A已种在她的心里。我发现后,立即给她了一个任务:“子祺,你能不能明天对小A做一天的观察,试试寻找一个他做得好的地方?”

第二天晚上,她向我汇报,下课后这个同学第一个冲到黑板前擦了黑板。第三天晚上,她又向我汇报在体育课上,一个球跑到很远的地方,是这个同学抢先去捡的。连续几天的观察,她告诉我,“妈妈,我发现盯着同学的好,好就越来越多,盯着坏,坏也越来越多,还影响人的心情呢。”到后来女儿遇到我偶尔发一点牢骚时,她就即刻叫停:“妈妈,拜托了,多看看人家好的一面吧,这样就会很开心了啊。”

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我越来越感受到快乐和欣慰:

女儿可以自己骑着单车去赴高考,一直独立自主地上大学、保研拿奖学金;她也从来不和同学计较,主动打扫公共卫生;在读研时,她还会针对自己的短板设计选学“伦巴”“绘画”“烘焙”等课程,休息日能为父母做拿手的饭菜、能自己去医院看病、能自己解压“疗伤”。

女儿也一直说,“我打心底里感谢爸爸妈妈,他们从小给了我一种宽容的家庭氛围、引导式的交流方式,不断地促进我反思。”我坚信,独立的思维、科学的思想,会让她克服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会让她一直积极、乐观地飞翔。

□文/祖雪媛(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培养孩子,是摆在每对父母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1-9年级学生必经的两次叛逆期,家长应对大全(值得收藏)
青春期女儿不爱交朋友,是有心理问题吗?专家一言道成见
我见过真正厉害的父母,都在培养孩子的“反脆弱”体质
父母不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些思想,不然孩子长大后,难有出息!
130期丨女儿被同学排斥,心情焦虑压抑,父母该怎么帮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