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威海刘公岛“定远”舰,一段沉重的历史记忆
userphoto

2022.09.10 黑龙江

关注
2022-09-04 01:36 ·北京

定远”舰景区,位于山东省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威海市的城区繁华地带,“定远”舰景区主体景观为按原貌复制再现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历史上的“定远”舰,是19世纪工业文明的产物,因为武备强大、防护完善,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遍地球一等之铁甲舰”,见证象征了中国海洋上一段辉煌的往事。

威海“定远”舰

铁甲舰是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创造的第一种主力战舰,以蒸汽动力驱动航行,配备坚厚的装甲和大口径的舰炮,同时具有强大的火力和生存能力。根据排水量为标准,超过5000吨的铁甲舰称为一等铁甲舰,之下属于二等铁甲舰,其中尤以一等铁甲舰最具威力,堪称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海洋霸主,是否拥有一等铁甲舰,是当时衡量一个濒海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十九世纪后的中国,面临列强欺侮、海疆失防的空前危机,为救亡图存而兴起了旨在寻求国防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所创办的综合性海防机构——船政,虽然成效卓越,然而当时船政所造的军舰最大不过是巡洋舰级别。1874年日本悍然入侵中国台湾,日本海军所拥有的2艘二等铁甲舰战力凌驾于船政军舰之上,使中国海防主事者大受刺激,超越日本海军成为中国海防建设的迫切目标。

为获得世界一流的铁甲舰,李鸿章、沈葆桢定下直接从欧洲购造的设想,此后即着手解决相关的资金、人才以及基地等三大问题。除了不断地向清廷吁请经费外,借着1877年船政派留学生赴欧洲的机会,特意将培育能够驾驭铁甲舰的军官作为重点留学目标,锻炼、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铁甲舰的基地几经选址,最终确定在辽东半岛的旅顺,着手开挖能够为大型铁甲舰提供维护的干船坞。

中国订造铁甲舰的具体工作,李鸿章委托船政首届留学生华监督李凤苞在欧洲办理,初期意在向传统的海军强国英国订造,准备转购英国为土耳其建造的铁甲舰“柏尔来”“奥利恩”,但因英方要价过于高昂,且对中方态度冷淡,李鸿章最后决定与新兴的欧洲强国合作,向位于德国斯丹丁的伏尔铿造船公司订造铁甲舰。

1880年,中国驻德国公使李凤苞与德国伏尔铿造船公司总工程师鲁道夫·哈克进行商讨,决定参照德国海军的“萨克森”级铁甲舰来设计中国铁甲舰。鉴于德方的报价低廉,各项条件优惠,李鸿章最终决定订造,1881年1月8日,第一号铁甲舰订造合同在德国柏林签约,该舰即“定远”号,中国的铁甲舰之梦终于开始成为现实。

威海“定远”舰

“定远”舰排水量7335吨,属于一等铁甲舰,其设计以德国“萨克森”铁甲舰的舰体方案为基础,吸收采用英国最新式铁甲舰“英弗莱息白”的斜连式主炮布置法,融汇二者的长处,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新式的铁甲舰,被誉为“遍地球一等铁甲舰”、“亚洲第一巨舰”,是亚洲国家海军拥有的第一艘一等铁甲舰。

由于自身的造船工业在世界上尚不著名,德国政府对中国订造铁甲舰一事格外重视,给予种种优待,总理俾斯麦还亲自指示海军和相关厂家必须全力以赴。当时为了能承揽到中国的订单,“定远”舰舰体报价仅为620万马克,只相当于在英国订造同类军舰价格的一半。配合“定远”的建造,除建造舰体的伏尔铿公司外,德国的克虏伯公司、西门子公司、迪灵根冶炼厂、刷次考虏伯公司,分别承担了中大口径火炮、电器、装甲、鱼雷等部件的研制。

作为十九世纪80年代初称雄世界的铁甲舰,“定远”舰具备坚实的防护和猛烈的火力。“定远”舰的防御采用新颖的铁甲堡式,由最厚达355毫米的钢铁复合装甲在军舰中部环绕出一个坚实的堡垒,蒸汽机、锅炉、弹药库、主炮台转动装置都被遮护在其中。“定远”的武器采取多层次集体复合布置,中远程火力由4门305毫米口径巨炮以及2门150毫米副炮构成,近程作战手段由哈乞开斯机关炮、鱼雷、撞角等组成。

“定远”舰于1881年3月31日在德国伏尔铿公司的第100号船台上开工建造,工厂临时代号“Ti 1 T”ieh Chien(第一铁甲),8月22日被李鸿章正式命名为“定远”。为了保证建造质量,李鸿章调派海军军官刘步蟾、工程师魏瀚等驻厂监造。同年12月28日,“定远”舰顺利下水。在“定远”之后,中国又订造了和“定远”同型号的“镇远”舰,在1882年下水,二舰统称“定远”级军舰。

“定远”和姊妹舰“镇远”完工后,因遭遇中法战争爆发而滞留德国无法交付,等到中法战争结束,于1885年7月3日从德国基尔港出发,由雇佣的德国海军人员驾驶回国,当年10月到达天津大沽,11月8日由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和津海关监督周馥接收,立刻成为北洋水师的主力。

“定远”和姊妹舰“镇远”回国后,中国海军实力瞬间超过日本,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步伐。随着二舰的归来,北洋水师也得以加速建军,于1888年正式升格为北洋海军,逐年率领龙旗舰队巡戈海疆的“定远”,成为那个时代中国海上实力的象征。

“定远”舰,排水量:7335吨,全长:94.5米,水线长:91米,最大宽:18.3米,功率:6000马力,航速:14.5节。

根据《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定远”舰全舰编制共329人,分为航海、枪炮、轮机等多个部门,舰长定为总兵级,由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兼任。全舰人员薪饷每月5387两,行船公费每月850两,医药费每年300两。

“定远”舰全舰人员:军官三十五人,士兵二百七十八人,夫役十六人,陆战队无定额。

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对外扩张的侵略性国策,中国“定远”级铁甲舰的服役以及北洋海军的成军,对日本形成阻遏,从19世纪80年代起,日本开始了旨在超越“定远”和北洋海军的扩军备战,最终设计建造了3艘专门用于压制“定远”的巡洋舰,与此同时,清王朝对海防建设志得意满,停止了海军的发展。进入19世纪90年代,日本海军凭着速射炮、下濑火药炮弹等新锐武器,从兵器技术上全面超过北洋海军。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中日海军先后进行了丰岛海战、黄海大东沟海战、刘公岛保卫战三场战役,由于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大幅差距,北洋海军三战皆败,最终不幸在刘公岛全军覆没。

1895年刘公岛保卫战中,“定远”舰在2月5日凌晨遭到日军鱼雷舰艇偷袭,在先后避开多艘鱼雷艇的攻击后,不幸被最后一艘发起进攻的日本鱼雷艇“第九号”发射的最后一枚鱼雷击中,“定远”同时开火击毁了“第九号”鱼雷艇。中雷重创的“定远”因进水过多,被迫搁浅在刘公岛东南近海,为避免将来陷入敌手,2月9日由北洋海军自行炸毁,一代名舰就此化作历史。

结语:“定远”舰是近代中国兴办海防的产物,其成军时的辉煌,体现出国家民族海洋意识的苏醒和萌动,其消亡时的悲壮,折射出那个时代海洋意识所存在的局限。“定远”舰以其不平凡的生涯,昭示着巩固国家海权的重要,阐述着面海而兴、背海而亡的历史真谛,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海洋强国航程中的一座独特的航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洋海军军舰之铁血骁骑——“经远”级装甲巡洋舰
「中华舰影」“定远”“镇远”号铁甲舰
龙旗飘扬:北洋海军的主力舰
2020年春节行——威海刘公岛
【宇保贵】是谁埋葬了大清北洋水师?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