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剧作课丨英剧《9号秘事Ⅰ》剧作技巧分析(二)


该剧的两大特色:


1·密闭空间


每集一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发生在一个门牌号为9的房间里(也可以是火车车厢之类的密闭空间),房间就是一个封闭式舞台,场景调度与情节编排很像戏剧。虽然是悬疑故事,但不大涉及数理化、高科技等现代元素,主题往往是亘古不变的文学母题——人性中的各种阴暗面(贪婪、仇恨、嫉妒、欲望、恐惧、自私等等),因而显得古典隽永。

 

2·演员即是编剧


该剧的两位主演:里斯·谢尔史密斯,史蒂夫·佩姆伯顿,同时也是该剧的编剧。由他们主演并编剧的神作还有《疯城记》、《绅士联盟》。(推荐《疯城记》第一季第四集,深得希区柯克《夺魂索》真传。)



第四集《最后一口气》  

重点学习:道具


好的道具绝不是摆设,它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虚无缥缈的麦高芬[1] 。它是玛丽苏剧里衬托男女主角的备胎配角(俗称“道具人”),它是金庸笔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屠龙宝刀,它是《蝴蝶梦》里从未出现却又无处不在的R(瑞贝卡)。


它也是《最后一口气》里那个看似无足轻重的气球。角色们抢它比运动员在赛场上抢球还要卖命。


不是只有价值连城的东西才值得被众人争夺,价值是相对的,就好比一个人被困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水米未进,此时一瓶水比一沓钞票更有价值。编剧可以根据人物需要而赋予道具更多意义,加大被争夺的筹码。


气球的价值在该集发生了几次变化,这几次变化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的价值观。



初始意义:普通气球。


第一次变化:歌坛巨星去探望一个坐轮椅的小女孩,给她吹气球玩。对于小女孩而言,这是偶像给她的鼓励与纪念。对于歌星而言,这只是作秀。(孩子纯洁愿望的载体


第二次变化:歌星吹气过猛导致动脉瘤爆裂,疑似身亡。气球里包裹着歌星生前最后一口气,在经纪人、助理、女孩父亲的眼中瞬间成了升值的抢手货。(大人贪婪欲望的载体



第三次变化:小女孩父亲发现同款气球家里还有很多,只要沾点歌星的DNA,都可以冒充是歌星吹出来的。其他普通气球也被赋予了歌星遗物的价值。(女孩与父亲争气球,孩子的纯真与大人的贪婪发生冲突。女孩父亲也与歌星身边的工作人员因为“分赃不均”而起争执,这是大人的贪婪与大人的贪婪发生冲突。吹“假”气球是化解冲突的方式。


第四次变化:大家发现歌星没死,气球失去了价值。


第五次变化:为了保住气球的价值,几个心怀不轨的大人用猜硬币决定谁去杀死歌星,弄假成真。


第六次变化:女孩放飞了气球,结果一场空。



有挺多人反映这一集不好看,结局好猜。但我却觉得这集从意义上来说是本季最佳,最讽刺,也符合全剧荒诞幽默的基调。两位编剧的野心不仅仅是写几个谜语让人猜、过把瘾就完而已,他们不断地求新求变,尝试多种风格。看了第二、三季就会发现,他们每季都要写个治愈的故事来缓解压抑的气氛。

 

第五集《替角》  

重点学习:借鉴经典戏剧


经典名著是编剧们最得力的后援。一个作品得以传承千百年仍口碑载道,往往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有着不容易过时的主题,这与《九号秘事》的创作宗旨相同。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编剧们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山。


第五集以莎翁的《麦克白》为原型,人物、情节、部分主题都与《麦克白》对应。看过《麦克白》的人都清楚故事里有个野心勃勃的麦克白夫人,怂恿丈夫谋权篡位,为达目的不惜双手沾满鲜血。



角色、情节、主题的借鉴


这集名叫《替角》,讲述了一家剧院里演员与替身之间的那些事儿,他们当时在排演《麦克白》这部戏剧。片名里所指的“替角”表面上是指扮演麦克白的名演员Tony的替角Jim,其实真正要展示的“替角”是扮演麦克白夫人的女演员的“替角”(一个看似傻白甜的助理)。Jim的正牌女友就是演麦克白夫人的演员,她之前一直撺掇男友努力上位、转正,但也仅仅是精神支持,真正以行动来帮助Jim的是名演员Tony的傻白甜助理。傻白甜助理受够了大腕的颐指气使,对他的替身Jim倒是青睐有加,认为Jim只要有机会,就能取代自己上司Tony的地位。为了帮怀才不遇的Jim转正,她设计将Tony害成残废,Jim因此得到了正式扮演麦克白的机会,她是真正意义上的“麦克白夫人”,(她自以为)是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最后她戴了Jim女友的婚戒,也是借道具象征自己是“替角”。


台词借鉴


借人物之口引述《麦克白》的台词来暗示剧情走向。Jim与女友打情骂俏时说的话正是台词:“拇指砰砰动,必有恶人来”,“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怜悯钻进我的心头,不要让天性中的恻隐摇动我狠毒的决意”。后来Tony就被害残了。(台词也在误导观众认为Jim是凶手。



细节借鉴


一些细节也与莎翁原著相呼应,例如替角产生了血液在地上扩散的幻觉,《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在做了亏心事之后也产生过双手沾血的幻觉。(这个细节不仅呼应了原著,也误导观众以为是替角Jim为了上位做了亏心事。


结构借鉴


这集短短二十几分钟,采用了《麦克白》的五幕剧结构,每一幕结尾都带一个戏剧钩子。



总结


这集最妙的地方在于,明明傻白甜助理是真正的主角,却用最少的戏份去塑造她,把大部分戏份放到Jim身上引开观众注意力。她以配角的身份发挥了主角的功能,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替角”。


第三季第三集《斯芬克斯之谜》也借鉴了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将原作中怪兽斯芬克斯出谜让人猜改成雨夜别墅中三人猜字谜,把原作里的小插曲改成了主剧情,隐藏在“水面下”的故事却是复仇、乱伦、弑亲,仍与原作吻合。编剧的套路就是将原作里的配角、次要情节提升为主角、主要情节,主题基本不变,细节遥相呼应,利用观众熟悉原作而产生的思维惯性去误导观众。

 

第六集《恶作剧》  

重点学习:调戏观众


熟悉《九号秘事》套路的人都知道该剧几乎是以反转为卖点的,最后一集剧情没多大意思,像部低配版的《万能钥匙》,它最大的反转就是没有反转。


第六集孤立着看是一个没什么悬念的故事,但是结合前五集来看,它不按“结局必定反转”的固定公式来写,“辜负”观众的期待,这就是最大的悬念,无招胜有招。


打破套路的前提是你要先让观众熟悉套路。如果你之前不铺垫,一上来就甩给观众一集没反转的悬疑故事,跟观众说自己故意要写个反高潮反传统的实验性剧本,观众只会认为你在美化自己的无能。


正如剧中人物反复说的那个词“mischief”,该集就是编剧对观众的恶作剧。大部分观众的内心独白大概都是:“我裤子都脱了你就让我看这个?”


不怕观众寄刀片的编剧大可以尝试一下。保重。



注释:

[1]麦高芬(英文:MacGuffin)是一个电影用语,指在电影中可以推展剧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标,例如一个众角色争夺的东西,而关于这个物件、人物、或目标的详细说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会有交代,有些作品则不会,只要是对电影中众角色很重要,可以让剧情发展即可算是麦高芬。


(温馨提示:B站有完整视频,链接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407041/?from=search&seid=11911018824381458022)


版权信息

作者:张咏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报姐看片 | 比《黑镜》还烧脑,9分神剧脑洞突破天际!
每季都是9分 ,鄙视链顶端的英剧回归了
豆瓣9.3,好看到灵魂颤抖
全季均分9.0,拍到第七季还保持神作,用不完的天才脑洞!
夏洛克等不了,这三部英剧智商与泪齐飞|影视
看了这部9.2分的神剧,我怀疑自己长了个假脑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