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贵在自我重塑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照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文中所言,各种不同的人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自然而然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经过精神创造的人。

区别各种人不同的人生境界,并不在他们所做的事的不同,而要看他们在做事时对其所做事于他有何种意义的觉解。不同的意义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像原始人或者小孩,依照本能与社会习惯做事,并无多少对所做事有何意义的觉解。功利境界的人意识到自我而为自己做事,其结果尽管可能利人,但其动机则是利己的。道德境界的人觉解到自我作为社会一员而存在,从而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就具有道德的意义。天地境界的人觉解到超乎社会之上的宇宙的存在,自觉为宇宙利益做事,就具有超乎道德的意义。

文中又言: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诚如斯言,既然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自然的产物,是人之初最朴素的自我觉解,而终极目标是提升至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那么这一提升的过程本身,无疑是对自我的反思、否定、以至重塑。

诚然,自我的重塑是难能可贵的。

所谓难,一是表现在,由于自我重塑的前提须是对自我境界的全面认识、深刻反思,而通常这种个体自发地对自我境界的认识和反思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而“旁观者清”呢?首先,无论旁观者对他人的人生境界清楚多少,即使完全清楚又有多大可能点拨、告诫他人呢?俗语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是此理。此外,也不难想到,凡人大多对于他人指出的具体事务上的错误较容易接受,而一旦涉及到对其品质、修为等品性的批评指责,则容易让他恼羞成怒,指鼻子骂娘,更何况是关乎人之所以为人的人生境界这类敏感话题。其次,纵然旁观者有异常的勇气敢于施以点拨、告诫,又有多大可能被人虚心接受呢?被告诫者不愿接受,委婉者,往往以“不相鄙薄不相师”推辞;直接者,每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道不同,不相为谋”答之。是这个理啊,你又不是我,了解我的内心吗?不了解,那凭什么对我说三道四,不怀好意,横加指责呢?自我境界的认识和反思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自我重塑之难还表现在,即使某个人对于自身的境界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又哪里去寻找否定自身并提高人生境界的精神冲动呢?倘使某个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境界为自然或功利之一,却又自得其乐无意改变呢?因为,既然自然或功利境界的人做事的动机于其本身是有益无疑的,那么,他又为何非要说服自己自觉地去做有益于他人、社会、宇宙的事呢?恰如社会上一类人的行为准则:姑且不管所做的事对他人、社会利害与否,但凡所做之事,皆出于利己之心。诚然,唯傻子与精神病患者或者其他超常的人才会做于己不利之事,但要是能同时做到于他人、社会有益至少无害,确实难能可贵。

如何重塑自我,从自然、功利境界升华到道德、天地的境界?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只能靠哲学赋予人的高度的觉解。私以为,这种觉解建立在对自身、他人、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了解之上,也有赖于他人、社会、宇宙对人的正面积极的影响,更依赖于个人自身内在的反思和自省,对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明辨,对人文关怀的恻隐之心的维系,对崇尚科学的真理底线的坚守。

重塑自我的过程不是一个自我精神拔高的过程。对于社会而言,它的实际意义,在于激发人的对他人、社会利益的关切之心,并促使其自觉地做有益于他人、社会的事。对于个人而言,它的精神意义,或许在于哲学家们所言的超越人世的渴望,对成为圣贤,成就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的精神追求。

不是因为他们孤芳自赏、自恃清高。而是,除了他们自己,没人知道他们的精神有多么的难能可贵。因为,历史早已见证,现实还在重演。井底之蛙,很难想象外面的场景。(文/二狗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课堂】听冯友兰说人生四境界
人生四境界,你到了哪一层?
冯友兰的“人生四个境界”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的现代意蕴
冯友兰:人生的四种境界
冯友兰人生四境评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