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6)北大简《苍颉篇》“阔错蹴葆”试释
   北大《苍颉篇》简12“阔错蹴葆”,胡平生先生注“阔”为“宽”之义无误,但后三字“错”、“蹴”、“葆”等注释都值得商榷。 
   简文中“错”字当为“杂出”之义。《玉篇》:“错,杂也。”《汉书·礼乐志》:“周道始缺,……王官失业,雅颂相错,孔子论而定之。”颜师古注:“错,杂也。”《尚书·禹贡》:“厥赋惟上上错。”《传》:“错,杂出。”《疏》:“交错是閒杂之义,故错为杂也。”《汉书·地理志》引此文,颜师古注:“赋者,发敛土地所生之物以供天子也。上上,第一也。错,杂也。言赋第一,又杂出诸品也。”可知“阔错”为相对之词,当为“减”与“杂出”之义。其在《苍颉篇》中又为章名,当取其与赋税相关之义。如此则“蹴葆”也当与赋税有关。
   胡先生认为“‘蹴’当读为‘僦’,秦汉时雇佣运输谓之僦。”《说文》:“僦,赁也。”显然,这与简文用其与赋税相关之义不符,也与《苍颉篇》作为小学识字相违背。《苍颉篇》之字皆取其本义或引申之义,故释文不可轻易使用通假音转之字。
   《说文》段注:“以足逆蹋之曰蹴。”《类篇》:“蹴,或作蹙。”《集韵》“蹙,与蹴同。”《礼记·曲礼》:“蹙路马芻有诛。”《释文》:“蹙,本又作蹴。”李善注《昭明文选》亦言通“蹴”字。《说文》:“蹙,迫也。”“迫”为“急促”之义。“蹴”字又与“蹵”同。《玉篇》:“蹵,同蹴。”《博雅》:“蹴蹋也。”《汉书·董仲舒传》:“以蹵迫之民。”此处之“蹵”也“急促”之义。“蹴”字又与「左身右足」同。《篇韵》:“「左身右足」,音促。”《字汇补》:“与蹴同。”可知简文“蹴”当读本字,为“急促”之义。
   《素问》:“治数之道,从容之葆。”注:“葆,平也。”可知“葆”有“平”之义,故“葆”在简文中当言“赋税平”。《史记·商君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广雅》:“平,均赋。”《史记·平准书》篇注引《索隐》:“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钧天下郡国输敛,贵则糶之,贱则贵之。平赋以相准,输赋於京都,故命曰平准。”
   综上可知,“阔错蹴葆”当言“宽〔减赋〕与杂出〔增赋〕能急促〔赋税〕平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亡佚千百年的古书在讲些什么?
王挺斌:《秦汉简帛文字续释》
“税”让谁高兴? | 问字
颉字
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地下世界观
千字文详解【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