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基斯坦遭遇洪灾,我们关注救援巴铁,更担忧气候变化是否已到拐点
userphoto

2022.09.02 山东

关注

5063公里公路和243座桥梁损毁、超过117万所房屋倒塌、1208人死亡6082人受伤、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洪水淹没、超3300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已超数十亿美元...,这是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公布的数据。这场自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潮湿季风,给巴铁带来了过去30年从未有过的大洪水。中国人感同身受,积极组织援助,同时我们不禁担忧,为何热带荒漠气候占优的巴铁会发生极端洪涝?难道气候变化已经到了拐点了吗?

巴基斯坦洪灾已造成5063公里公路和243座桥梁损毁、超过117万所房屋倒塌、1208人死亡。图引国家应急广播

巴基斯坦的三级地形阶梯

巴基斯坦位于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边是伊朗。在很多方面,巴基斯坦都算是个较为特别的国家。5000年前这里孕育出古代四大文明之一的印度河文明,但作为一个国家,它仅有66年的历史;它有着世界上最险峻的雪山群峰,如世界第二高峰的K2乔戈里峰,又有着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干燥荒漠-塔尔沙漠;古印度文明曾因贯穿全国的印度河而生,但今天生活在这里的却是另一种文化-伊斯兰文化。

巴基斯坦位于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边是伊朗

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的摩亨佐达罗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属于青铜器时代大都市。

摩亨佐·达罗城邦的居民家中拥有冲水卫生间和给排水管理系统,比得上现代巴基斯坦的城市建设。

就地形而言,巴基斯坦全国五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西北是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的支脉,如苏莱曼山脉、多巴加格尔岭等,西南是俾路支高原,有莫克兰山脉,北方则是克什米尔山区,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在这里汇聚,于是相对平坦的便仅有东部的印度河平原。印度河平原虽然是世界上的大冲积平原之一,面积足有26.6平方公里,约占巴基国土的1/3,但还要被塔尔沙漠占去约8万平方公里。

巴基斯坦全国五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北方是克什米尔山区,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在这里汇聚。

穿行在克什米尔山区的印度河上游

印度河平原大致以北纬29'为界,分为上印度河平原和下印度河平原。

塔尔沙漠即是印度大沙漠,属于跨越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的沙质荒漠,年均降水量小于100毫米,海拔在100-200米,西以印度河、萨特卢杰河为界,东以印度马尔瓦高原东侧为缘,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而印度河平原大致以北纬29'为界,分为上印度河平原和下印度河平原,上印度平原又名旁遮普平原,面积约9.92万平方公里,海拔200∼650米,宽约560公里,最狭窄处为161公里,是巴基斯坦最富饶的地方。

塔尔沙漠即是印度大沙漠,属于跨越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的沙质荒漠,年均降水量小于100毫米。

五河汇聚的旁遮普平原,面积约9.92万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最富饶的地方。

这里是古印度文明的核心区,也是五河汇聚之地。所谓五河是指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拉维河、萨特莱杰河和比阿斯河,这些河流均发源或流经克什米尔,是印度河的重要支流,河道就在高出河床5~20米的宽阔河间地蜿蜒。当印度河以狮泉河之名从青藏高原发源后,一路穿越克什米尔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汇合了发源于兴都库什山脉的喀布尔河和上述五河后,终成不可阻挡之势,穿越塔尔沙漠的阻拦,奔腾向下印度河平原。

下印度河平原又名信德平原,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00米上下,内部又分为三个地貌不同的小区:即西部的基尔塔尔山地和丘陵、中间的印度河下游平原和南缘的印度河三角洲。由于海拔低平,印度河在这里流速缓慢,逐渐大量泥沙堆积河床,甚至有些河段形成“地上河”,河曲蜿蜒,两岸基本修筑有堤距为19-24公里的河堤用于防洪,但印度河时常在洪涝时改道,这点与中国黄河下游十分相似。

印度河下游由于海拔低平,流速缓慢,逐渐大量泥沙堆积河床,甚至有些河段形成“地上河”。

风云三号等多源卫星巴基斯坦洪涝水体监测专题图

而且大量的地理与历史证据也表明,自印度河文明发端以来,至少从4000年以前的摩亨约-达罗时代开始,印度河在信德平原就一直处于不断改道之中,根源就在河床比降小、河流分支汊、泥沙沉积、流速缓慢。所以此次巴基斯坦的大洪水所淹没之地大部分也都在信德平原,即信德省和部分俾路支省。

巴基斯坦的大洪水所淹没之地大部分也都在信德平原,即信德省和部分俾路支省。

受季风影响,每年6月至9月为巴基斯坦的雨季,降水量明显增多,终酿成大洪水。

印度河作为南亚次大陆的大河,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干流长度为2900公里,流域总面积约116.55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2070亿立方米,是尼罗河流量的2倍,底格里斯河加幼发拉底河总流量的3倍,也远超黄河年径流量的580亿立方;同时印度河的年输沙量约为5.4亿~6.3亿吨,平均含沙量3公斤/立方米,与黄河平均每年输送16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37.8公斤/立方米相比,虽然远不如,但已是不低。

在地形地势和印度河本身属性之外,巴基斯坦此次遭遇罕见大洪水,与其西北部显著的季风气候密不可分。巴基斯坦全国气候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北部的克什米尔由于高海拔,属于高山气候,中部的旁遮普平原和白沙瓦、伊斯兰堡所在的犍陀罗盆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南部的信德平原及俾路支高原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有余。

地形地势和印度河本身属性之外,巴基斯坦此次遭遇罕见大洪水,与其西北部显著的季风气候密不可分。

巴基斯坦气候分布图,红/粉红为热带荒漠气候,橙/淡绿为热带季风型,图源《自然》

不正常的西南季风

在巴基斯坦,通常12月-翌年3月为东北季风季,气温低、降水少、湿度小;7-9月则为西南季风季,降水多,雷暴多,湿度大,是全年主要的降雨季节;中间空档的4-6月是东北季风向西南季风转变的过渡期,又称热季,时常高温干旱;而10-11月又是西南季风后退季,也是西南季风向东北季风的过渡季节,降雨少,昼夜温差大,典型的秋高气爽。

西南季风源自印度洋上的东南信风

青藏高原对于亚洲季风的作用

由此可见,引发这次巴基斯坦大洪水的罪魁祸首就是西南季风。事实上,西南季风源自印度洋上的东南信风,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压北移,且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阿富汗一带形成了一个低压中心,而南半球正值冬季,在澳大利亚便形成了一个低温高压区,东南信风从高压吹向低压,跨越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便转向西南,由于途径印度洋,携带了大量水汽,这便是带来充沛降雨的西南季风。

西南季风一路影响印度半岛和东南亚,途径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强盛时,甚至可深入影响中国华南和长江流域

西南季风一路影响印度半岛和东南亚,途径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强盛时,甚至可深入影响中国华南和长江流域地区,而途径阿拉伯海的西南季风在横扫印度之后,遇到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分为两支,一支转向西北来到巴基斯坦西北部,受克什米尔山地的抬升,形成丰富降水,另一支则转向东北,与从孟加拉湾而来的西南季风汇合在印度东北部,于是便有了“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巴基斯坦历史性的热浪是克什米尔冰川提早融化,引发的洪水冲垮了喀喇昆仑公路上位于哈萨纳巴德的桥。

额外一提,冬季时,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南亚,由于远离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并有西藏高原的阻挡,再加上印度半岛面积较小,纬度较低,海陆之间的气压梯度较弱,因此冬季的东北季风势力并不强。也正是这种特性,今年4-5月份,极端高温席卷巴基斯坦和印度,数亿人受影响,而且此场高温热浪与往年不同:开始得早、持续时间长并伴随干旱。这让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冰雪提前消融,印度河河水在5月份就已涨潮,比往年整整早了一个月。

拉詹普尔县受灾区域与3月24日卫星图的对比

罗钱县受灾区域与3月24日卫星图的对比,图引麦克萨

更诡异的是,随之而来的西南季风横扫干旱,特别是途径阿拉伯海的西南季风异常强盛,且持续时间长。大量西南季风北涌,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大陆的干气流反复在巴基斯坦地区辐合,造成了多轮极端强降水。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数据,巴基斯坦的降雨量是30年平均水平的2.9倍,全国各地几乎都有降雨,包括正常年份降雨量很少的南部信德省和俾路支省,降水量都打破了历史记录,如信德省帕迪丹月降雨量已达1228毫米,而正常年份仅有46毫米。

大量西南季风北涌,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大陆的干气流反复在巴基斯坦地区辐合,造成了多轮极端强降水

巴基斯坦的降雨量是30年平均水平的2.9倍,全国各地几乎都有降雨。

究其原因,参考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在2021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变暖使气温每增加1℃,南亚次大陆的季风期降水就会增加5.3%,这是因为随着大气温度的上升,其承载水分的能力也在上升。高温、干旱、暴雨、洪涝...,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夏天越来越热,打破炎热的季风雨也正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

欧洲旱情观测站(EDO)的数据显示,欧盟约有47%的土地处于警告状态,有17%的土地已经进入最严重警戒状态。

中国长江流域也长时间忍受高温,持续干旱更是引发重庆18处山林火灾。

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巴基斯坦洪灾并非孤立性事件,而是几乎同一时期,本该温和多雨的欧洲遭遇50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中国长江流域也长时间忍受高温,持续干旱更是引发重庆18处山林火灾,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比很多气象学家预期的更为强烈和迅速。

中国航空兵某师出动运-20运输机,向巴基斯坦运送3000顶帐篷等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全巴中资企业协会向巴总理抗洪赈灾基金捐款1500万卢比。

那么,全球近期及未来是否会遭遇各类灾害天气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由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变化是否已经到了拐点?我们不敢妄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未来极端天气将会愈加频繁,风调雨顺的日子正在发生改变,提高全社会的气候韧性已是当务之急。

Beethoven Virus(贝多芬病毒)---Diana Boncheva.mp33:41
来自维达说

参考文献:《巴基斯坦自然地理概况文库》--豆丁;

《印度河流域水文变化规律及其归因分析》--黑得,导师:丛振涛;

《南亚夏季风年际变化特征分析研究》--王可丽、杨喻峰等;

《南亚地区季风与邻近海域海温相互影响的初步研究》--刘莉红、郑祖光等;

上期回顾:欧洲遭遇500年来最严重干旱,我们担忧的是北大西洋暖流,是剧变的未来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地球知识局和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基斯坦“史诗级”洪灾成因解析
巴基斯坦的“母亲河”:印度河,养育了2亿多人口!
气候变化导致4000年前印度河文明消失
长时间的干旱导致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衰落—和雅利安人入侵无关
巴基斯坦:告诉你一个真实巴基斯坦
关于佛教起源问题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