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报妙文:书法批评在互联网上的语言暴力

书坛批评在互联网上的语言暴力

□李庶民

每当书坛有什么风吹草动,最先发声的肯定是网络,网络不但传播速度极快,且为草根书家提供了一个可以一吐为快的平台。遗憾的是,真正有理性、有水平的发言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毫无节制地发泄一己私意而又不负责任的言论,更有指爹骂娘的污言秽语经常出现。不是把网络当作一个平等交流、体现现代文明与优雅生活方式的场所,而是把网络当成了一个倾倒废话的垃圾场。当然,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书坛有那么多的网络暴力批判?正常的理性批判去哪儿了?是没有这种批判,还是缺乏理性批判的平台和渠道?

网络最主要的传播功能应该是迅速辐射正义的声音和道义的力量。遗憾的是,网络往往成为谣言传播的捷径,《书法报·书画天地》2017年第25期的“一月视点”就有关于“美术、音乐纳入中高考”网络谣言的辟谣。微信、互联网上对中国书协及主席、副主席的批评更多的是不分青红皂白、以偏概全的情绪化言论。还有“红黑阿紫”之类言不及义、哗众取宠的信口开河……更有对丑书、乱书等无底线的吮痈舐痔。或者认为正规报刊、媒体都被主流控制着,草民只有在网络这片相对自由的地带发声了。问题是任何发声都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起码要实事求是,不能仅以个人宣泄为快,更不能妖言惑众!互联网是高科技下的产物,是一种技术工具。在互联网上,既可以成佛,也可以成妖魔,那就要看你的信仰与道德站在哪一边了。

在多元共存的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间,不同观点、不同意见是为常态,对一些不满意的现状持批判态度不但要有,而且必要。但一切批判必须是实事求是,是以为群众代言,为正义持论,为自己负责的社会责任担当。李铁《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困境》一文在谈到社会批判时说:“民粹化的情绪表达和开放言论虽有其价值,但不能支撑起中国的稳定转型。须知,在社会转型的时候,知识分子的理性很可能是最后的理性,我们的体制,应该容纳他们在体制内批判,而不是任由这最后的理性在体制外被民粹主义的狂风吹散。如果我们的体制内不给精英知识分子的批判留空间,将这些健康的批判都逐出体制,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只剩下一种批判的力量,那就是网络上激进的民粹主义批判的力量,而且还将越来越激进。将来有一天当我们呼唤中道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理性的批判力量来平衡那些激进的网络意见领袖。”(《时代周刊》2011年4月4日)

书坛一直在呼唤书法批评,人们腻烦了那太多的吹捧文章。假若说“尊题格”的书评文章是一种历史承传的话,那么今天的许多书评文章已到了肉麻程度的发言则早已溢出“尊题格”文章的应有之义。是书坛真的没有理性的、有价值的、实事求是的批判文章吗?当然不是,只是由于报刊出于平安无事心态,将平庸当作了平安,阻塞了书法批评正当发声的渠道,没有了论辩研讨的平台,便只剩下网络“民粹化”批判的语言暴力。

书坛要避免个人私愤的宣泄和不负责任的谩骂以及望风捕影式的指责,要拒绝极端自由主义的放任甚至暴力言行,这便要在书坛体制内开展正常的、健康的书法批评,畅通意见渠道,对待批评或批判不回避,不避重就轻,主动应对、引导,化解矛盾,使书法批评在理性框架内顺利开展。那样,网络上的一些民粹主义批判倾向将会有所减少,一些为所欲为的言行将因其远离事实、缺乏理性、流于低俗而失去吸引力与影响力。

随着书坛承受力的扩容,随着人们对多元表达下异质思维的宽容,书法批评会在体制的关怀下走向健康之路、广阔之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美国多空大战:互联网 民粹主义,金融暴力 网络暴力
【激荡书坛四十年】之六——书法网络的开拓者齐玉新
600年前的馆阁体书法面世,当代书坛都老实了
《怎么应对别人的语言暴力》
日渐衰落的江苏书坛(下)
七次担任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擅长隶书,书作兼收并蓄会古融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