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掌故:钱君匋的学印经历及给我们的启示

大致了解刻印名家的学印经历,对于学习篆刻,并找到入门路径是大有助益的,今天就说说钱君匋的学印经历。

关于钱君匋,其实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是源于对鲁迅的关注,鲁迅先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书籍装帧是由钱君匋完成的,后来钻研篆刻理论,又觉这是一位不可错过的大篆刻家。

(钱君匋)

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屠甸镇人,室名无倦苦斋(这个室名来历很好玩,就是赵之谦的赵无闷的无字,黄士陵的倦叟的倦字,吴昌硕的苦铁的苦字,合在一起就是“无倦苦”意识是追求路上不知疲倦,不觉其苦的意思)。他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装帧艺术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等职。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 总之,他是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他的学问太广,不能尽说,就只说说篆刻。

钱君匋曾说:“我开始刻印,得同里著名书画家孙增禄、徐菊庵二位长者的诱发,后到上海读书,又拜识了吴昌硕先生及丰子恺老师,从此对于刻印,便决心作为我在艺术上一种探索的对象,没有间断,直到如今。在这漫长的不平静的60年中,我先后结识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们都喜爱我刻的印,并热情地要我为他们奏刀,我也是一向有求必应的,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刻了数以千计的印章。”(《钱君匋刻书画家印谱·序言》)

(吴昌硕像)

钱君匋学刻印时,不到20岁(应当是16或17岁),浙江人吧,乡里乡亲里就会有书画名家,就有两位老者,分别是孙增录,一位是徐容(上面提过),两位都是文艺大家,这两位让他学吴昌硕刻印,当时,吴昌硕已名扬海内外,钱就很崇拜他,于是,买了一部上海有正书局的《吴昌硕印谱》来学篆刻,学了大概一年多,1924年的某一天,他终于有了一次机会陪同吕凤子去拜访吴昌硕先生的机会。

一、不能单打一

当钱君匋把自己的临印拓本奉上之后,吴昌硕反复端详了好一会,才很温和地对钱说“还嫩”。钱君匋在自己的回忆文章里说:“这是他的客气话,其实何止是”嫩“而已!接着他说:“要多刻,要不厌其烦地刻;要多写,要每天不间断地长时间地写;要多看,要看秦汉及明清各大家的作品,看的时候,要牢记他们的章法、刀法、要分析一个印的各个部分,刻印必须扩大眼界,勤于磨砺。”(《钱君匋艺术论》,下同)

后来再经回忆,钱君匋说这一次拜见,让他明白了刻印不能单打一,一味闷刻是不成的,我所以刻不好,其原因就在不知道同时要练字读谱。”

但显然,吴昌硕的写意印风并不好学,朋友们就劝他转学赵之谦,因为赵之谦的印,原因是“比较工整,容易入手。”于是,他学了一段赵之谦,但并不见进益有多大。

二、要钻秦汉印也要镕铸百家

“有一次猛然记起以前吴昌老(原文如此)说过要学秦汉印,我也感到刻印只在名字印中转圈子是不够的,名家的印章也都是从秦汉印中出来的,我不能舍本求末,要在秦汉印中打几个滚,从那里取得开辟新路的源泉。于是我专心致志地学秦汉玺印,果然没有几年功夫,刻得似乎大有起色……

显然,他找到了根源处。他在秦汉印里找到了出路。

“我的刻印由学习吴昌硕入手,又改学赵之谦,再上追秦汉玺印兼及黄士陵,拓宽了眼界,表现手法日趋丰富,遂面目纷呈,穷其变化。我的作品无论是前期、中期、晚期,用刀均力求爽利劲挺,而无萎靡琐碎之态,我认为这是我的特点,即我的个人风格。”

我们来看看钱老的作品:

(刘海粟印)

(田田)

(廖廓江天万里霜)

(气象万千入画中)

显然,在这些作品里,我们隐约可以看到赵之谦(比如“刘海粟印”),有吴昌硕(比如“气象万千入画中”)当然,也有黄牧甫(比如“廖廓江天万里霜”)甚至也隐约看到了装饰意味浓重的现代风格(比如“田田”)。

(【老李刻堂】之194,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谈近代印坛集大成与创新者钱君匋
钱君匋:我爱刻印
印人|钱君匋
钱君匋|篆刻的古往今来
【鉴 赏】刀意萧然谢尘滓——钱松隶书“兰风谷性”联 ■薛元明
不认识来楚生,不足以谈篆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