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墨大家汇】 本期人物:张江舟





张江舟




张江舟,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宣部文化名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江舟以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学术文章与创作实绩相互映发而显于世”(曹玉林语),其中国画作品多以历史事件和现实人生为题,倡导艺术创作的精神性功能和现实文化意义,崇尚崇高、壮美、圣洁、博大的审美境界。其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热血一二·九–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和《高地》、《士兵》、《大梦典》、《日全食》、《花逝》、《伤恋》、《极地光》、《流萤谷》、《殇·戊子记忆》系列等作品,以壮阔的精神气象,深切的人文关怀和鲜明的当代特征,实践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理想的不懈追求。《格桑花开》系列作品是张江舟艺术实践中的另类成果,画面中由牧人、牦牛、草场、阳光构成的和谐生活之境,透射出作者置身都市繁华,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美学的深情向往,以远离现代文明的方式,实现了对都市文化的深刻反省。

创作实践的同时,张江舟专注于理论研究。其论著《思与境偕》以宽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严谨的思辨勾画出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现状与未来思考。

目前,张江舟已出版个人画集二十余种,理论专著两部,大量作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丰硕的创作研究成果和积极的学术作为,已使张江舟成为当代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


ZHANG JIANGZHOU


Zhang Jiangzhou, born in 1961 with Anhui ancestry, is the Vice President, Art Committee Member and Research Fellow of China NationalAcademy of Painting. As an expert enjoying the spe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 gran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he is also the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Council, the Member of the Art Committee of Chinese Painting underCAA,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Chinese Painting Society, Expert on the list of “Four Batches of Talents” of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Outstanding Expert appoint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he Judge of the Senior ProfessionalTitle of Fine Arts appoint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he Judge of the National Works of Fine Arts Exhibition.

Until now, Zhang Jiangzhou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20 kinds of personal album and two theoretical monographs. A large number of hi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and awarded by national Fine Arts exhibitions in China. His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artistic creation and research field and his active academic conducts have made him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with great influence in the contemporaryfine arts circle in China.




彼岸风

 200cmx200cm 

2012年 

纸本水墨



栖息地

200cmx200cm 

2012年 

纸本水墨



花逝 

200cmx200cm

 2012年 

纸本水墨



清月 

200cmx200cm 

2012年

纸本水墨



清明

200cmx200cm

2016年

纸本水墨



舞者

200cmx200cm

2016年

纸本水墨



雨花石

200cmx200cm

2016年

纸本水墨



陨石

200cmx200cm

2016年

纸本水墨



潮湿的记忆

200cmx200cm

2017年

纸本水墨



尘缘暗殇之一

200cmx200cm

2017年

纸本水墨



梦里红尘

200cmx200cm

2017年

纸本水墨








现实对艺术的提问?还是艺术对现实的思考?

——谈张江舟的水墨艺术


罗伯特·哈特曼/德国


张江舟大尺幅的纸本绘画充满令人激动的动感。在开放的空间里,众多的人形聚合在一起,交错、流动,在墨色深浅的变化中,重组成新的形象,构成新的画面,产生新的意义。

张江舟作品呈现出了这样的情感和形象,他“仅仅”需要闭着眼睛就把它画出来。

人们有这样的共识,没有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然而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艺术,我们不应穷究其更深的意义,因为无论有无意义,它都是佳作。

在我看来,这些画面的震撼之处在于,它们连接了现在与过去的记忆。“记忆”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梦想,就像张江舟在其作品中向我们呈现的那样,这些作品是我们得以探求过去记忆的途径。

张江舟的艺术是一种非常开放的艺术,但不能说是自由艺术。这样的绘画,在我看来,不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而可以被看成一种哲学的艺术性表达。

我发现,张江舟对他的作品有许多图像积累,从创作初始到绘画完成,在这诗意的累积中,诞生出有独特地域性的艺术作品。这意味着他没有停留在艺术家的自我范畴中,他以作品寻求对话,从个体走向群体。

张江舟的绘画,其艺术观念并非从意识形态感知得来,而是对于现实的哲学式认识。

作为个体,张江舟通过作品观照人类,各种各样的人类,群体中的人,行动中的人。

开放的艺术意味着:精神的自由,对事物真相的献身、浪漫和艺术家理智的安排,这些都是艺术家对于所观察到的现实的一种尊重。

从哲学出发,张江舟对他的艺术画面进行了深刻的观察与思考。这就是本文想要阐释的,张江舟是一个画家,一个画家,一个画家,而这已足够美妙。





生命的关切与墨语的情怀

——张江舟的水墨新作


范迪安


张江舟是当代中国画坛一位富有创造力的中年代表,一直以来不断有作品参加各类美术展览,无论在水墨造型能力还是在把握创作的主题思想方面,都是中国画创新队伍中突出的一员,尤其以活跃而开阔的思想认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以充沛的热情投入各种学术活动的组织之中,致力于推动当代中国画的学术建设。但是,这样一位让人感觉上很熟悉的画坛近友,却以一大批近年的水墨新作展现出让人惊异的面貌,以“生命﹒墨语”为题的张江舟水墨艺术展所呈示的几乎是一个崭新的张江舟!这批作品在主题关切上的新视角和语言方式上的新形态,足以触动我们的灵魂,引发我们的感慨。

张江舟以水墨人物画为擅长,早期的作品在人物的题材上比较宽泛,其中较多的是乡土人物,这也几乎是水墨人物画家起步阶段的共性,后来他逐渐集中于表现都市人物,这可以说是一种方向性的调整,因为着力探索水墨语言对都市人物的表达,是水墨人物画的新课题,其中既要解决水墨表现技巧与造型对象关系的现代转换,也要解决艺术思想上与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对应。在这方面,他做了大量“实验性”的探索,尤其在都市景观、都市生活和都市青年的神情状态上形成了得心应手的表达,在笔线造型、水墨渲染和色彩运用上都传达出一种崭新的都市水墨气象。

但是,就在他可以驾轻就熟地画着都市青年主题的时候,他又为自己设置了新的课题,也可以说,从描绘人物的生活形象到表现人物的生命形状,从具体的生活原型到整体的画面情境,从固定视角的现实空间到接近抽象的无垠世界……张江舟的作品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和意境,集中到一点,也就是他从对人物的关切上升到对生命的关切,从对个体生命的关切到对大写的“人”的生命关切。“生命”本是画家的敏感所在和情感所系,但是,当“生命”不仅仅是一种形象性的“象”而是一种精神性的“形”之时,张江舟笔下的生命便成了一股股生命之流,一种种生命本体的存在,也让人看到了水墨艺术的当代走向。

水墨人物画的当代走向是一个摆在中国画坛面前的时代挑战,20世纪的中国水墨画在中国走向现代的社会发展与文化进程中,特别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与碰撞的条件下产生了革命性的现代转型,其突出的表征一是在绘画主题上极大地超越了传统,从文人画以寄情自然转向对现实的关注,将社会生活作为表现的对象,由此开始了中国画创作的“现实叙事”,展现出艺术与现实关联的社会学价值,二是从传统的笔趣墨戏“程式”发展为以“造型”与“塑象”为主旨的语言,使笔墨彰显出“造型化”、“形象性”的语言功能,由此也彰显出不同画家的个性追求。这样的现代转型使水墨人物画和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一样,站到了时代的前沿。但是,在艺术观念日益多元、图像创造方式跨界交叉的当代文化语境中,水墨语言遭遇的挑战更加严峻。在越来越趋于视觉强度的当代艺术世界中,水墨语言面临着“进”而被“他者”兼容乃至丧失“本体身份”、“退”而被时代淘汰乃至精神苍白的艰难之境,改革开放以来水墨领域涌现的各种实验和探索,总体上看,无不在探试对已有水墨样式边界的突破,谋求的是水墨艺术在社会学与本体论两方面兼有的“当代性”特征。

社会学与本体论两方面的创新,在一个画家那里有着特别的难度,社会学的意义尤其需要对艺术问题深度的思考,将感性的经历与体验上升为思想性的内涵。张江舟的思想飞跃和情感升华就在于他从现实的人物景观中超越性地进入到生命关切的层面,在2008年前往汶川大地震现场深入生活的时刻,他为生命的毁灭而悲戚,也为生命的无常而叹息,更为生命的顽强而感动,由此开始了他的“生命·墨语”系列创作。这个系列从生命之“觞”开始,展开了对生命意态的表现,犹如一部交响曲,从一个叩击灵魂的主题开始,发展为波澜壮阔的篇章。在他的作品中,沉思是画面的底色,在思想的空间是浮现人的形象,以人物的组合形成沉落、升腾、旋转、交织的结构,可以说,作品呈现出悲剧意识形成崇高感与神圣感。在中国画的传统中,悲剧意识总体上是缺失的不足的,因此人们对蒋兆和、周思聪这些现代人物画家创作上的思想性抱以由衷的崇敬。作为当代画家,张江舟奋力开拓了这个领域,用水墨语言画出了具有当代文化属性的悲剧性史诗,这不仅是一个崭新的视角,而是一个崭新的重大主题。

张江舟的艺术是深思的艺术,也是激昂的艺术。在水墨语言上,他敢于与当代视觉图像的文化结构直面碰撞,以兼容并包、综合取用的方式尽情地展现笔墨的价值,借助笔墨的丰富性释放自己的感性。在他的作品中,传统造型的方法已不能束缚他充沛的表现意念,他在大幅与巨构之中调动了视觉造型的可能性,作品富有较为强烈的节奏、旋律和韵律,甚至以抽象的内在结构为支撑,烘托出作品跌宕起伏、大开大合的宏阔意境。在这方面,他将水墨艺术的本体能量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大写的人和具体的形象浑然一体时,当对生命的关切与对生命的关爱紧密相连时,当艺术家的作品进入公共文化空间时,张江舟的展览不仅会叩动每个人的心弦,而且会激发我们对中国水墨画家的当代意识抱以由衷的敬佩,因为只有精神性的力量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江舟:向着生命深处的热度
张江舟|水墨之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张江舟:创新是艺术创作的价值所在
张江舟 | 识“苦”记
墨迹·墨象—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在线欣赏
张江舟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