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丑书究竟能不能称之为“书法”?

臭书与臭文——借蒲松龄的故事谈臭书究竟能不能称之为“书法”?

作者:赵新月

初闻“臭书”,首先想到“臭文”。

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先请大家回忆一下蒲松龄讲的“臭文”故事《司文郎》。

小说中一个情节如下:

有两位考生,一个叫王平子,一个叫余杭生。王平子真有才华,但贫穷;余杭生写文章不行,但有钱。他们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请一个瞎和尚评论,问能不能考上科举。

瞎和尚笑道:“我没有眼睛,怎能评论文章呢?不如把文章烧了,让我用鼻子闻一闻就可以了。”

王平子遵从他的意见。每烧一篇文章,那和尚就闻一闻,点点头说:“你是初次仿效几位大名家的手笔,学得虽然不十分像,也做到近似了,我刚才是用脾领受的。”

王平子问他:“这样的文章能考中么?”

和尚答道:“能考中。”

余杭生听了,不十分相信,先把古代名家的文章烧了一篇试试。瞎和尚用鼻子闻一闻说:“妙啊!这篇文章我是用心受的。不是归友光、胡友信等的手笔,怎么能写这么好呢!”

余杭生大为惊讶,便开始烧自己的文章。那瞎和尚说:“刚才领教了一篇,尚未体会到全部妙处,为什么忽然另换一个人的文章呢?”余杭生假意说:“朋友的文章,只是那一篇,这篇才是我写的。”和尚闻了闻余下的纸灰,咳嗽了好几声,说道:“不要再烧了,实在咽不下去,现在勉强咽到胸膈;再烧,我就要呕吐了。”余杭生非常惭愧地退出去了。

过了几天,乡试发榜了,结果却与和尚的判断完全不同 —— 余杭生竟考中举人;王平子反名落孙山。

王平子跑到告诉瞎和尚,瞎和尚叹了口气说:“我虽然瞎了眼睛,但并没有瞎了鼻子,那些考试官简直连鼻子也瞎了!”

一会儿,余杭生来了,得意洋洋向和尚示威。和尚让余杭生烧考官们的文章,说“各取一篇用火烧掉,我就知道谁是你的老师。”余杭生烧了起来,每烧一篇,瞎和尚都说不是,烧到第六篇,和尚忽然对着墙壁大呕大吐起来,而且放屁如雷,人们都笑起来,瞎和尚擦了擦眼睛,对余杭生说:“这才是你真正的老师呢!起初我不知道,骤然一闻,鼻子和肚皮都受了刺激,膀胱里也容纳不下,直接从肛门里放出来了!余杭生大怒,但他心里明白自己正是那位考官的门徒。 ­

以上蒲松龄讲的故事,是讽刺“臭文”的。文章写得好,但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没有用。“臭文”不好,但有地位,有钱财,照样可以考得上。

由此,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想起“臭书”,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书法好,但你不是名人,又不会花钱炒作,好又有什么用?

“臭书”不好,但名气大,又会使钱,那么“臭书”也会成为香饽饽。

换句话说,王平子的书法好,但可能不是书法名人,没有地位,好书也可能被当成“臭书”;余杭生的书法不好,但有钱有势,“臭书”也可能被等成好书。

蒲松龄讲“臭文”的故事,是讽刺清朝的腐败,讽刺主考官的无知,惋惜人才被埋没荒野,让没有真本事的人滥竽充数,从而导致国家萎靡不振,摇摇欲坠。

如果站在蒲松龄的这个角度,看“臭书”,那么“悟空问答”的这个问题,意义就深远了。大意是说,“臭书”流行,是书坛“潜规则”造成的,一些书坛上有名的人物,有的无知,有的腐败,有的借助钱,有的借助势,让“臭书”远扬,而真有本事的书写者,可能一辈子也默默无闻。

总之,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不能再写了,否则,有人会对号入座。

最后再说一句,判断一幅作品是不是“臭书”?不妨像那和尚一样,烧烧试。但愿世人的鼻子都不要像蒲松龄笔下的主考官那样瞎了。

赵新月写于野草书屋,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名著阅读清单 ▏《聊斋志异》
于凡诺说:今夜,纪念蒲松龄
屡试不第,蒲松龄的满腔热血,写成了《司文郎》这篇奇文
从《聊斋志异·司文郎》看蒲松龄的晚年思想
写《聊斋》的蒲松龄,书法也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