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原来是这两个脑区在“搞事儿”
中国有句老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仅仅是人的心理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南京医科大学朱东亚教授团队研究认为,大脑中前扣带皮层至腹侧海马的神经环路在恐惧记忆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该成果近日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神经科学期刊》上。  自然界中个体生物会采取各种防御性行为来抵挡天敌以及环境中各种危险因素。正常的防御性行为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然而病理情况下的防御行为会导致个体产生过度焦虑。病理性的防御行为主要由于恐惧记忆的泛化,即随着时间流逝恐惧记忆背景特异性逐渐减弱。背景关联型恐惧记忆的泛化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那么介导恐惧泛化的神经环路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呢?  前人研究已证明,前额皮层和腹侧海马这两个脑区在恐惧记忆的获得、巩固以及提取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它们之间的神经投射关系以及在背景关联型恐惧记忆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明确。  科研人员聚焦背景关联型恐惧记忆泛化的神经环路机制,从背景关联型恐惧记忆激活的脑区出发,研究前扣带回和腹侧海马之间的投射关系,证明前扣带回至腹侧海马神经投射的过度激活导致了背景关联型恐惧记忆的泛化,且通过光遗传学或化学遗传学技术手段特异性抑制该神经环路能够显著减少恐惧记忆的泛化。  研究表明,前额皮层和腹侧海马都参与恐惧记忆泛化的过程,两者有神经投射,且该投射的过度激活会导致恐惧记忆的泛化。这一发现不仅诠释了恐惧记忆远期泛化的神经机制,更为临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记者张晔)
责任编辑:曲欣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妙感受的科学原理
前沿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中科院:恐惧记忆有望被抑制
蒲公英汤对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拔丝学堂】22:脑,信息和行为
Hayley教口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用英语怎么说?
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