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藤甲兵复活:祖先曾大败诸葛亮?

    
    前不久,网上一张照片吸引了网友们强大的点击率。照片中的两人身穿藤甲,他们自称是三国时期藤甲兵的后裔。而在《三国演义》中,一段“诸葛亮火烧藤甲军”的故事早已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但奇怪的是,所有的史书中并没有相关的记载。这到底是历史小说的杜撰,还是被人们遗忘的一段真实故事呢?
    网络惊现三国藤甲兵后裔
    一张在网络上点击率极高的照片,照片中的几个人身穿藤甲,他们自称是三国时期藤甲兵的后裔,这让收藏爱好者赵鹏倍感好奇。看照片,“藤甲兵”都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貌似不像是恶作剧。
    第一时间,赵鹏联系上了北京军事博物馆的李斌博士,请他来验明正身,然而李博士的答复却让赵鹏感到有些意外。
    李博士介绍,在军事博物馆的古代兵器展厅里,他见过各种样式,各种材质的盔甲,而全身披挂的藤制铠甲却从未见过。在他的印象中,纸甲记载得比较明确,另外还有棉甲、锁子甲,甚至是汉代的鱼鳞甲、皮甲,但是藤甲他连听都还没听过。
    没有正史,看来只能借助互联网了。于是,赵鹏在网上搜出这样一段传说:
    公元225年蜀国南部相继发生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相传诸葛亮为了达到“攻心为上”的目的,采取“七擒七纵”的策略对付当地部落首领孟获。但最终,孟获请来了乌戈国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将蜀军打得溃不成军。
    传闻此甲用山间青藤做成,先用油浸泡,半年后方取出暴晒,晒干后复浸油中,如此十余遍,方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剑皆不能入。
    对此,诸葛亮设计火烧了三万藤甲军——平息叛乱。这一段情节是否可信呢?近些年,有学者考证出贵州安顺一带就是当年的古战场。如此看来,照片中那些来自贵州安顺的村民也许真的和藤甲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盔甲时代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那些披甲武士的传说,也只能在想象中留存。真正披盔带甲的武士,会是什么样子呢?
    带着对新奇事物的好奇,赵鹏决定按图索骥,走进贵州安顺深山村寨一探究竟……
    藤甲兵曾和秦始皇大战5年?
   
    在安顺当地村民的陪同下,赵鹏乘车辗转来到了位于安顺市远郊的歪寨村,照片上的藤甲兵就出自这里。刚刚进村,他就发现一队顶盔挂甲,全副武装的藤甲兵从深山中走了出来……
    歪寨村是布依族居住的村庄,布依族老乡为什么要穿戴藤制铠甲呢?他们到底和传说中的藤甲军有什么关联呢?
    村民韦达泽告诉赵鹏,据老辈相传,他们的祖先到这里帮苗族孟获打仗,仗打赢了。后来被诸葛亮设计用火烧了,他们的藤甲兵全部烧光,剩下的不多,就拼命的逃到这里。
    韦达泽的一席话令赵鹏震惊,莫非布依族的先辈当年真的就是穿这身藤制铠甲,帮孟获打败了诸葛亮?不过可惜的是,布依族没有文字,是个靠语言将历史代代相传的民族。韦达泽讲述的那段1700多年前的事情,在流传过程中这些历史有没有被神化不得而知,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历史的证人也证明这些说法的可信度。
    而史书中“七擒孟获”这段历史在学术界还存有争议,并且军事博物馆收藏的最早的藤制盾牌也只能追溯到明代,和三国相差1000多年。于是,赵鹏决定走访一些历史和考古学家,希望能找到关于三国时期藤甲的记载和证据……
    赵鹏把贵州安顺歪寨村的藤甲视频传给北京多位民族历史学家,希望他们能给藤甲断代,然而一天天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个专家给予答复。
    就在赵鹏打算放弃的时候,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看到视频资料后告诉他,假如诸葛亮当年真的和孟获的藤甲兵打过一丈,那他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诸葛亮早四五百年的秦始皇就差点被藤甲兵拖死。
    梁庭望认为藤甲兵应该存在。秦始皇为统一六国,在中原打了十年仗,其中打赵国只用了一个月,但打壮族地区打了五年才打下,当时秦始皇觉得很奇怪,秦兵很厉害,为什么迟迟拿不下壮族地区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原因。
    史料记载:秦军南征的五年里,曾经连续三年日夜不停的打游击战,军中规定三年不得卸甲。而士兵穿着的铁甲很难适应广西贵州一代的酷热高温,不少人因中暑而倒下。但岭南的少数民族,却穿着着轻便透气的藤甲与秦军周旋在深山老林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秦军才会在这里苦战了5年。
    上世纪在广西左江流域发现了大量的春秋战国岩画群,这个由三个同心圆组成的图形已经被众多专家认定为中国最早的藤盾牌图案。
根据梁老推断,就算七擒孟获这段历史不存在,但藤甲在广西贵州一代出现的时间也不会晚于三国时期。
    而歪寨村的老人们也回忆说,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的人上山打猎为了防止虎狼偷袭,还都穿戴藤制护具,看来这些看似纤细脆弱的野生青藤,确实具有神奇的防御能力。那么,是什么手段让它们成为令蜀军胆寒的铜墙铁壁呢?
   
    刀枪不入的藤甲如何制成
    就在这时,歪寨村村民韦达泽告诉赵鹏,村民们已经复原出了1700年前的藤甲。韦达泽还说,复原之路其实困难重重。
    由于没有藤甲的图纸,祖辈流传下来的藤甲也是被火烧过的残甲,村民们只能先按照残甲复制了一个,后来又根据老人们的传说,复原了可以活动的臂甲。
    不仅复原没有任何形象依据,就连传说中制作藤甲的材料也已经很少了。能够用来编藤甲的只有这种在南方漫山遍野都是的青藤。而原来的藤甲不是用这种藤编的。
    赵鹏村民家中见到了编织藤甲所用的——就是这些表面粗糙,韧性也不太好的藤。在他看来,用它编出的藤甲穿在身上应该不太舒服。
    村民编织藤甲的方法和编筐是一样的原理。而编织藤甲最关键的则是大小尺寸的把握,因为尺寸小了,防护性将大打折扣;但只要稍微大一点,士兵腿脚将不能弯曲,寸步难行。
    手艺纯熟的村民两个星期就能编织一套由头盔、护肩、护胸、护臂、围裙所组成的藤甲。但村民讲,他们的祖先是决不可能穿着这样一套新编的藤甲上战场的。
    做完的藤甲要在生桐油里浸泡5次以上,每一次要浸泡48小时,晾晒至少也要两个月。
    按照歪寨村祖先的说法,如果要复制一套藤甲,两年才能出来一套。
    那么,这个根据传说复制的藤甲真能刀枪不入吗?赵鹏几拳上去布依族老乡纹丝未动。他又用石头和刀作武器攻击老乡,在藤甲的保护下老乡毫发未损。
    赵鹏决定向村民借一套藤甲,拿回北京再作研究。
    得知赵鹏拿回了一块藤盾牌和头盔,北京军博的专家等不及用桐油浸泡5遍藤甲这个过程进行完,就让古代的连弩和藤甲对了一次话,结果,藤甲抵挡住了弩箭的射击。
    看似脆弱的藤条为何能有如此的威力呢?这还得归功于刚刚提到的桐油,由于浸泡过桐油的藤条韧性很大,能多支弩箭卡在藤条间,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但是纸包不住火,最终如此坚固的藤甲还是无法抵挡火的攻击……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致命缺陷,才导致了藤甲在古代战场上的昙花一现。
    至于布依族的祖先和诸葛亮打过的那一仗,因为这个民族靠语言传承历史,因此赵鹏最终也没能找到有力的证据加以证明,而这个问题目前在学术界也存在着很大争议。
    在征求了当地村民的同意后,军事博物馆已经商定,打算永久收藏这套完整的藤制铠甲。
   
 
 链接
 
    三国正史中并没有藤甲兵
   
    据当地村民介绍,藤甲是用当地山林中生长的青藤制作的,现在他们复制的藤甲还分为男装和女装。这些藤甲装十分坚固,若是用刀刺或箭射,是很难刺穿的。   
村民韦达泽说,由于恶劣的山林环境中常有虎豹等野兽出没,他们身上穿的藤甲正好可以护身,同时伏击野兽时也非常安全。他们的祖先打猎时都要穿上藤甲。
    尽管村民们坚信自己是藤甲兵的后裔,然而在三国正史中,却无任何藤甲兵的记载。而长期研究歪寨村历史的文史爱好者崔照华经过研究后认为,歪寨村的韦姓布依族同胞就是乌戈国残余的藤甲兵的后裔,而且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战场,就在今天的安顺境内。崔照华说,当年残余的藤甲兵逃进深山中,经过几代人的移居,最终定居在了现在的歪寨村繁衍后代。发展到后来,每逢喜庆节日,布依族人都要穿戴藤甲铠甲大跳藤甲舞。
    如今,国家军事博物馆已正式将来自歪寨村的一套完整的由头盔、护肩、护胸、护臂、围裙和盾牌组成的藤制铠甲收藏,并命名为“布依族藤甲胄”陈列于古代兵器展厅内,供人观赏和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诸葛亮火烧的藤甲兵后裔今安在?
复活的三国时代藤甲军(转贴)
中国一300人小山村,隐藏着三国一支“神兵”后裔,人人都有本事
贵州安顺再现三国
【小妙招】如何保养藤制家具
藤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