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案】第190期•肺胀案
userphoto

2023.05.06 湖北

关注

May 6


每周一案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案第190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肺胀案。

肺胀之名,首载于《内经》。

《灵枢·胀论》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说明肺胀为一种虚实相兼的复杂证候。

《金匮要略·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的描述亦与肺胀类似,其创立的小青龙加石膏汤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肺胀的有效方剂。

【一诊】郭某,男,68岁。2009年9月14日,因“慢性咳嗽、喘促30年,双下肢水肿两天”就诊。

【既往史】患者30年前感寒后出现咳嗽,咯吐白色泡沫痰,微有喘促,自服抗生素、止咳药(具体不详)后好转。此后上述症状每于天气变化时好发,每年待续了三个月 以上,未予系统诊治,病情逐渐加重。

【现病史】2天前患者着凉后咳喘加重,伴双下肢水肿。自服利君沙(用量不详),症状未见改善。

现症

……

喘促,胸膈膨满,憋闷如塞,动则尤甚,咳嗽阵作,咯痰,痰多色黄,质稠难出,怕冷,乏力,喜热饮,食欲差,寐少,尿频急,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舌底脉络迂曲,右脉沉,左脉弦滑。面色暗滞,唇甲紫绀,颈静脉轻度充盈,桶状胸,听诊双肺呼吸音弱,双中下肺闻及大量湿啰音,剑突下见心脏搏动,心率88次/1分,偶闻及期前收缩,双下肢中度水肿,杵状指。

【中医诊断】:肺胀(水饮内停,郁而化热,三焦不利)。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


【治则治法】:先治拟温肺化饮,兼清郁热,二便分消。后治拟温阳化饮,补肾纳气。

【方药】:炙麻黄10g,清半夏10g,白芍20g,桂枝20g,细辛5g,葶苈20g(包煎),炙甘草10g,干姜10g,防己10g,川椒5g,生石膏20g(先煎),五味子10g,酒军10g。5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稍有胸膈膨满,喘促减轻,仍动后加重,咳嗽减轻,咯痰,痰多色淡黄,质稠易出,怕冷,乏力,喜热饮,食欲、睡眠较前改善,尿频急,大便稀。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舌底脉络迂曲,右脉沉,左脉弦滑。

【专科检查】:面色暗滞、唇甲紫绀、颈静脉充盈减轻,桶状胸,听诊双肺呼吸音弱,双肺啰音较前减少,剑突下见心脏搏动,心率80次/分,双下肢中度水肿,杵状指。血压130/80mmHg,主证未变,续用前方。5 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无胸膈膨满,喘促减轻,活动耐力增加,咳嗽减轻,咯痰,痰多色白,质稀易出,怕冷,喜热饮,乏力减轻,睡眠较前改善,尿额急,大便正常、饮食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滑,舌底脉络迂曲,脉沉弦。专科检查:颈静脉充盈消失,面色转润,唇甲轻度紫绀,桶状胸,听诊双肺呼吸音弱,双肺啰音较前喊少,剑突下见心脏博动,心率78次/分,双足背轻度水肿,杵状指,血压130/80mmHg,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舌底脉络迂曲,右脉沉,左脉弦滑。


【诊断】根据症、舌、脉,患者年老体弱、阳气衰微,五脏失于温煦,久咳、久喘必伤肺气,而肺主通调水道,肾主水,肺肾亏虚,则导致中焦水饮内停,改予温补肺肾,纳气平喘中药汤剂口服。


【方药】茯苓20g,炙甘草10g,五味子5g,干姜10g,细辛5g,白芍20g,熟地黄30g,熟附子10g,肉桂10g,菟丝子20g,故纸20g,葶苈子20g(包煎),生石膏15g(先煎),当归10g。7 剂,水煎服。

治疗效果

该患者阳气不足,饮邪内盛,饮阻血脉,饮瘀互结,为其基本病理特点。或因外感,或因内伤,而使风邪来犯,颠顶之上,惟风可到,贼风引动在下之衰阳,夹饮夹瘀,上犯神明及清窍,可有胸痹及中风的发生,该患经及时、正确治疗,不仅很好地治疗了原发病,而且也预防了急危重证的发生,疗效满意。

按   语

肺胀的发生主要是肺叶胀满,不能敛降。病位在肺,与脾肾心关系密切。肺胀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虚、气阴两虚,可发展为阳虚;在病程中可形成痰、饮、瘀等病理产物,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标本虚实常相兼夹或相互影响。在本虚基础上,饮瘀互结,壅滞三焦,是本病的病机特点。

该病起于外感,表散不及,痰浊不净,肺伤不复,致外感内伤时时诱发,渐成痼疾。饮伏日久化热,故痰色黄,质稠。饮邪阻于肺络,壅遏气机,故见胸膈膨满、憋闷如塞。饮邪阻滞于中焦,故见食欲差,流于下焦,故见尿频急。饮留于心肺,血行不畅,故见寐少,面色暗滞,唇甲紫绀。治病攻邪,邪气要有出路,邪气得出,且出路顺畅,则急性病缓解得就快,疗效方有保障。

首选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小青龙汤温散寒饮,开宣肺气,治疗在肺胃之水饮。己椒苈黄丸,苦辛宣泄,前后分消,通利二便,治疗在肠之水饮,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已椒苈黄丸在此又有里病治表的作用,所以二者合用能祛除三焦之饮邪。对于慢性久病的治疗,要兼顾邪气与正气,该患痰饮去之不尽,故又影响扶正,所以三诊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为主治疗,温阳化饮同时进行。

王檀教授主张从饮邪论治肺胀(肺心病,心衰)。肺胀是慢性肺病的转归,慢性肺病耗损肺脾肾之气,使三者不能共主水液代谢,水液停留体内,形成痰饮水湿之邪。三焦既能通行元气,又能通行水液,肺主通调水道,肺虚不能通调水道,肾虚元气不足三焦失于温养,水从寒而化为饮,饮邪壅滞于三焦,使三焦不利。饮邪停留于上焦,肺为饮滞不能助心行血。心主血脉,饮壅遏于心,心阳为饮邪所困厄,血行不畅,留而为瘀,形成饮瘀互结,心阳困厄日久郁而化热,故饮瘀互结多兼热化,可见心烦、痰黏稠难出等症。中焦为脾胃所主,脾升胃降,饮邪停留于中焦,困厄脾胃,脾不升胃不降,则有腹胀、脘闷、纳呆、呕恶、便秘等症。饮邪留于下焦,影响膀胱之气化,则有小便不利等症。

肺胀的缓解期处于肺脾肾不足、三焦不利和饮邪壅滞的状态下,一旦因外感内伤,使这一状态被破坏,肺胀便加重,肺胀一旦加重则有喘脱、中风、胸痹发生之虞。所以在肺胀的急性加重期治以温肺化饮,兼清郁热,二便分消,以恢复其三焦之通畅,水气液能够正常宣通,而减少痰饮的产生,在疾病的缓解期通过培土生金、补肾纳气以治其本,可减少疾病的发作。

小 测 试

01

肺胀在西医中指?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肺胀是中医的概念,常继发于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的症状。

02

肺胀在中医中的辩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因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廓充胸。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为病理改变,以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或唇甲发绀,心悸浮肿。

03

何方可医肺胀?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同学们是不是对肺胀案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图图有话说

<END>

编    辑 | 张佳欣

校    对 | 胡加怡

主    编 | 苏   瑶

总    编 | 羊俊成

(参考书目:选自宫晓燕,王健编写

《中医临床带教经典医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钢琴老师中医讲课73
“三焦”不通肺病缠身?老中医:肺健不健康或许还与脾、肾有关
一个中药方子,从上到下,同时帮你清除上焦,中焦,下焦一身水湿
从水饮论治头痛
舌诊~三焦瘀堵,中焦畅,肾脾肺虚,痰湿重,肾囊肿,脂肪肝,肝气郁结怎么看???
卫气生发于肾,取资于脾,源出于肺,是下焦肾气、中焦谷气、上焦清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