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阴三阳之离合


中医术语。出《素问·阴阳离合论》:“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中医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类,但这里的阴阳都不是凝固的、单一的、绝对的,而是灵活的、复杂的、相对的。因为事物是有层次的,所以阴阳的划分也是有层次的,阳不是绝对的阳,阴也不是绝对的阴,阴阳两者互含互藏。而且由于事物的层次是不断递进的,因此阴阳的划分也不断地按层次递进。这种阴阳离合,互含递进的模式突出反映了中国古人辩证思维的能力,展示了矛盾双方的互容性、层次性和普遍性。吴昆言:阴阳“离则为三,合则为一,从三而十百千万,皆离也;三阳归于一阳,三阴归于一阴,皆合也。”指出了自然阴阳虽有万千变化,但其要仍在于一阴一阳。中医以此方法分析、综合一切事物的特性,论人体,则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谈病邪,则分为阴阳二类;涉及中医治疗体系,则以阴阳为总纲。三阴三阳亦贯穿着阴阳离合。

中文名三阴三阳之离合

类 别中医基础术语

出 处《素问·阴阳离合论》

    概念

    指三阴与三阳的互含互藏的一种中医阴阳离合的一种思想

    解读

    1、三阳之离合

    面相南方站立,前方称为广明,后方称为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足大趾侧、次趾之端的厉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经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2、三阴之离合

    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经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阴经的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三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

    中医应用

    一、三阴三阳离合的意义

    1、三阳离合为屏障

    人身以躯体为外,阳气出入其间,以为护卫之屏障,则五脏安焉。这个“门”又由三部构成: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所谓三阳离合,即此三部功能既分工又合作,同司御邪抗暴之用。故《灵枢·根结》篇说:“暴病者取之太阳”,“痿疾者取之阳明”,“骨繇者取之少阳”。

    2、三阴离合主封藏

    五脏居人身之内,藏精而起亟,故封藏不密,实为生之大患。脾藏营,太阴者脾也;肾藏精,少阴者肾也;肝藏血,厥阴者肝也,三阴关阖枢各有所主,是为相离。而营、精与血互生互化,同为生命之基质,是为相合。概言之,所谓三阴离合,即寓有脾肾肝分工合作同主精液封藏之意。故《灵枢·根结》云:“五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精气大失,不可复取。”皆言封藏不密之病。

    3、阴阳离合恒动不已

    素问》在分述了阴阳离合的各种形式后总结说:“阴阳,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这段话有三个要点:①指明阴阳离合是在运动中实现的,没有运动就没有离合。②运动呈周而复始的往复状态。如自太阳而阳明至少阳,这就是卫气在体表的周行;自太阴而少阴至厥阴,即是营气在体内的周行。③卫气与营气的运动不仅前后相随,而且表里相贯,交互为用,相辅相成。这样,就形成了人体阴阳的动态立体网络系统。

    二、三阴三阳经开阖枢的不同作用与所主疾病:

    1、三阳经:三阳经中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乎表里之间,主转输,故为枢。如果“开”的作用失常,则肉之节界反常称为“肉节渎”,从而发生暴病,所以暴病可取足太阳经脉,根据其虚实证进行治疗。所谓“肉节渎”,是指皮肉消瘦干枯的意思。如果“阖”的作用失常,则精气无处止息而发生痿疾,所以痿疾可取足阳明经脉,根据其虚实证进行治疗。所谓“无所止息”,是指真气留滞,邪气盘踞于内,而发为痿疾。如果“枢”的作用失常,则骨动摇而不便行走站立,所以“骨繇”可取足少阳经脉,根据其虚实证进行治疗。所谓“骨繇”,是骨节弛缓而失去约束。所以叫作骨繇,就是因为骨节摇动的缘故。上述各病,都必须彻底弄清它的本质,才能正确治疗。

    2、三阴经:三阴经中太阴主表为开,厥阴主里为阖,少阴介乎表里之间,主转输,故为枢。如果“开”的作用失常,则仓廪不能输化而发生膈洞病,膈洞病,当取足太阴经脉,根据其证虚实进行治疗。所以开的作用失常,是由于脾胃气虚不能运化水谷而发生的。如果“阖”的作用失常,则气机不畅而易生悲感,易生悲感的当取足厥阴经脉,根据其证虚实进行治疗。如果“枢”的作用失常,则脉道有所瘀结不通,瘀结不通的当取足少阴经脉,根据其证虚实进行治疗,凡脉道有所瘀结的都可取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阴为开
    中医五行图
    跟我学中医 | “少阳为枢”的临床应用体会
    人体十二经络,基础入门总结
    先说说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
    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经脉的奥秘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