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反复?问题可能不在肺!治咳嗽,不能光治肺,还要注意这些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炎炎夏日,因“中暑”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少,然而夏季感冒、咳嗽的患者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咳嗽(暑咳)。

由于夏季过分炎热,不少人又喜欢吃冷饮、吃冷食,身体对忽冷忽热的环境、饮食不能很快适应,容易产生湿浊之气,加上暑气侵袭,人们很容易就会因此而诱发咳嗽一症。另外,由于暑必夹湿的特点,而湿性最为粘腻,这会让原本一周可愈的外感咳嗽,持续更久的时间。

很多人认为咳嗽虽然不易痊愈,但并非什么严重的疾病,甚至都可以不用去医院,自己去药店买点药就可以了。确实,虽说暑咳并非严重疾病,但很多人都将其与伤寒咳嗽一同论治,从而导致咳嗽绵延不愈,甚至症状进一步加重。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暑咳的产生有严格的季节性,一般来讲,暑因其火热炽盛的特性,致病力强且多夹湿,更具有熏蒸黏腻之性, 可损耗人体气机,逼迫津液外泄,阻遏阳气。

《医学三字经》对咳嗽有这样一段描述,“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这句话的意思将肺比作一个钟,认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从外面击打肺表,会咳嗽。而内伤情志,饮食、房劳过度,从里面击打肺部,同样会咳嗽。

中医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暑湿之邪首犯肺卫,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而出现咳嗽,若暑咳迁延耗伤气阴,循经入脾胃累及肝肾,可致咳嗽迁延不愈。《素问·咳论篇》指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咳嗽的发生有外感、内伤的不同,咳嗽发生于肺,但与胃密切相关。

肺失宣降

夏季炎暑,火旺克金,肺为娇脏,因此当人体遭遇暑热侵袭时,必首犯肺卫,当肺气失宣,肃降失度时,便会导致气上逆从而引发咳嗽。另外,暑季潮湿多雨,暑热多兼夹湿邪,暑与湿胶着缠绵,如油入面,暑得湿则郁遏不宣而愈炽,湿得暑则蒸腾上熏黏滞难去。暑热犯肺,肺气壅遏,不能宣降,或者肺气不清而咳嗽频作。

脾胃运化失职

中医认为,湿为夏季之长,人在夏季很容易便遭受暑湿侵袭。暑湿入体,便会循经犯脾,从而阻碍气机生成,导致脾胃运化水液、输步津液等功能发生障碍,营卫之气无法抵达肺部而布溉周身,从而淤积为痰。 痰热犯肺,从而导致肺气宣降功能失调而引发咳嗽。 加上暑邪可使腠理(肌肉毛孔)张开,人体气机也会随着汗液外泄,以致气阴损耗。 加之内有痰浊化火伤阴,则脾胃气阴不足、运化无力、土不生金产生肺虚而咳。

肝肾虚火灼伤肺阴

若患者平时脾气急躁,或失眠焦虑,或熬夜加班,易形成气郁质或阴虚火旺体质。“内里无伏热,不易受外感”, 暑湿邪气易犯此类人。足厥阴肝经其支者从肝穿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交于手太阴肺经。肝阴亏,火盛则循经犯肺、灼损肺体加重暑咳。阴虚火旺多责之肝肾不足,尤其是肾阴亏耗。肾为水脏,内寄元阴元阳,主持一身之气的潜藏摄纳,如阴亏则肺金失肾水滋养,水不生金且肾燥不藏,纳化失常,肺气不得潜降而暑咳迁延。

治应恰当应用健脾养阴甘温药

很多人在治疗暑咳时会应用大量抗生素或大青叶、板蓝根等苦寒之药,但这样日久会凉遏肺气,损伤脾胃气机,肺金与脾土母子相生,咳嗽痰多日久,肺伤子病及母,也可损伤脾气,使邪气内陷而咳不止。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所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指出暑咳治当辛平、甘润、苦降,辛散助气行利肺气宣发,甘润益阴血以滋养肺阴,苦降利肺气下行;清热宣散邪气以保肺金,宣散肃降促进肺气下行。因此在治疗时应宜慎用苦寒苦燥药,以防苦寒凉遏肺气,苦燥耗伤肺阴加重咳嗽。

临床辨治常用清半夏、生石膏、细辛、霜桑叶、桔梗、生薏苡仁、芦根、栝楼、黄芩等。清半夏配石膏是其治痰热最常用的一个方剂,从张仲景开始,特别是至唐·孙思邈时代《千金要方》,强调肺有痰热证候,治痰要行气,治热要辛凉,以顺应肺气肃降、宣散之性。半夏性温、味辛、降逆治痰湿之时,更善于秉其辛温之性开郁结、理气滞、泄肺气,调畅一身之气机。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质重气浮入肺经,既清泄肺热又能宣泄气分湿热,辛寒之性可制约半夏之温燥,二药参合一清一宣,肺热得解,痰浊易除。

《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在畅利气机时,也可用细辛借其升散之性调气除痰。霜桑叶亦常用,桑叶经霜之后最具淸肃下行之气,吴鞠通《温病条辨》说:“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桑叶平肝风发挥的是其肃降之能,用桑叶治暑咳亦取其肃降之效,淸泻肺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咳嗽虽然是很常见的病症,但是引发咳嗽的原因却有众多,而中医治疗疾病讲求整体观念,以辩证为主,力求从本源去解决疾病的诱因。需确定咳嗽的引发原因需要通过辩证才可确定,盲目治疗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长期咳嗽更会造成患者多脏器受累,即便病因易去,但脏腑已伤,病情缠绵反复。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桑杏汤(古代经典名方1077)治干咳
治燥剂——凉燥与温燥之法(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等)
感冒论治-刘渡舟
『支气管炎集』治急性支气管炎秘方2
感冒后咳嗽124例证治体验  过敏性咳嗽。
桑杏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