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海晚报

  □刘刚

  粮食市井近悦远来

  掘港地区由于水源条件较好,利于种植粮食,以水稻、麦子、玉米及杂粮为主,史称“鱼米之乡”。民国6年(1917年),张謇在掘港创办大豫盐垦公司,废灶兴垦、种粮植棉。民国9年修筑公路,开辟南通至掘港的内河航线,通行汽车、轮船,交通方便,商品交换频繁,掘港地区的粮食贸易逐步旺盛起来。“赵、钱、孙、李”四大商号中经营粮食的就有三户,反映了当时粮食贸易的景况。掘港镇西北的海安等地粮食有余,东南的棉区粮食缺乏,前人曾喻为“运不完的西北,吃不饱的东南”。因而掘港就成为粮食贸易的中心市场。据民国6年统计,经掘港输进的粮食就达10万石、食油1万担。粮食大部分来自海安、兴化、泰县、东台等地,部分来自芜湖、九江、无锡、松江等地,江南等地来粮多为粳米,其余均以籼米为主,杂粮为数不多。据查考,掘港历史上曾有一条贯穿镇中心的河道,把掘港划成东南、西北两大片。民国20年前后,掘港周围农村多数靠船舶通行,农民随船带上粮油产品,来掘港换回需要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当时的粮船、草船都要进入市河内。除了农船来往外,还有客运船,来自海安、姜堰的米船以及下河船、小生意船等,使市河非常热闹。沿河两岸开设粮行、草行、八鲜行、糖坊、糟坊等商户为数甚多,其中粮食行有15家之多。以后,由于河道变化,这种现象渐成过去。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诞生的三十多年中,掘港各种商行中以粮行为最多,保持在40家上下,粮行之间存粮悬殊较大,大的粮行有300至500石,一般的100至200石,也有几十石的。其经营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有资本、规模大的粮行向外购粮,运回销售;一种是代客户买卖,从中抽取佣金;一种是向本地农民收购,再转手卖出。每当新粮上市,他们就压价收购;到了青黄不接之际,又抬价销售,碰到荒年歉收,更是米珠薪桂。有的粮行还以大斗进、小斗出,牟取暴利,最终总是农民吃亏。所以掘港农民买卖粮食流传着“进出两个九斗五”的民谙。当时掘港粮行中规模较大的要算何信成、王久大、钱仁记、吴恒昌四家。他们以粮食批发为主,兼做零售,其储粮之多、销量之大、获利之厚,令小粮行望而生畏。就拿钱仁记粮行来说,在民国8年到29年的20多年时间里,利用其良好的市口、雄厚的资金、灵活的经营,在掘港粮食贸易上独树一帜、财运亨通。从民国21年的3000元大洋资本起家,发展到民国26年手上共有40万元资金,职员和工人20多人,另外,还有临时雇工。当时民间艺人唱牌儿经也唱道:“钱仁记老板本事好,粮食行里站头号。”又如,创建于明朝末年的永升酒店,利用粮食酿酒,开办糟坊,兼营五洋杂货,并自设碾坊,加工稻麦,前为门市,后是作坊,发展邻近乡镇的批发交易。由于店规严、信誉好,生意兴隆,日增月盛,曾是掘港历史上最大一家商号。抗战前拥有流动资金30万银元、职工40多人,店内仅白酒就正常贮有1000坛(每坛250公斤)。1947年,掘港遭国民党军队侵占。全镇原有粮行33家、存粮4000石以上,这时仅剩下两家粮行、存粮不满两石。五家油坊剩下两家,三个月仅产油20担。新中国成立前夕,粮油购销仍掌握在私人开办的粮行、油坊手中,据1948年10月统计,掘港镇有粮行36家、油坊3家,粮油价格飞涨现象仍然存在。为了稳定平抑市场粮价,1954年4月起,国家对粮食、油料全面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后,粮油纳入计划供应轨道,市场价格随之稳定。掘港的粮食加工,过去全靠石磨、石臼、石碾等工具,食油则靠用铁锤、木箱等打、榨而得,工效甚低。新中国成立前,掘港加工粮油的油坊、机米坊、砻坊、磨坊、碾坊等总共不过八九家,规模都不大,加工的粮油不够供应当时的掘港市场。民国9年(1920年),由掘港镇张范廉、管甸安发起,兴办柴油机发电,对发展粮油加工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后,刘家油坊第一个使用机器榨油,扬记电厂也第一次用电碾米、榨油,这些都曾在旧日掘港商贸业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埠私营粮行
小心被骗!“粮食银行”大揭秘!
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
国内首家“粮食银行”运行调查.
创新服务方式夏粮收购一线见闻
【时评】叫好不叫座 “粮食银行”路在何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