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通日报

沙地之竹

□朱惠忠

我们海门是一块沙地,地处长江入海口,由长江的泥沙冲积而成,在此繁衍生息的即是沙地人。沙地是竹子的宜生之地,早在两百多年前刚刚成陆时,江南的移民到此即开始种竹。后来竹地面积逐渐扩大,农家人的宅前屋后比比皆是,形成了沙地农家住宅的必然布局。不少规模特别大的竹园,后来成为地名而家喻户晓,如“陆家大竹园”“陈家大竹园”等等。身为海门沙地人,我从小在乡村的竹园边长大,对她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每见竹子,我总会想到郑板桥的诗句:“千磨万击仍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用看他的画,就凭这诗,便能感受到竹子那傲然凌空、坚忍不拔的风骨。沙地的竹子,钟灵毓秀,天生的碧绿给人以分外舒坦的感觉,这是大自然赐给农家人的乐园。那阴翳冠盖的园林,盈盈欲滴的翠绿,在阳光的映照下氤氲着淡雅。在农事的间隙里,人们置身其间,静听风拂竹叶的萧萧声,让其梳理一遍紊乱的心绪,休整一下疲惫的身心,着实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享受。夏夜的明月,透过竹林,绘着一幅竹影婆娑的动画,给辛勤劳作的人们提供片刻的浮想联翩。大风起处,“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谁见了,都想掬一捧这沁人心脾的绿色,久久地醉着自己。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是农家人珍藏在心中的乐。

古人有诗云:“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一挨春天,竹园里悄然冒出许多嫩芽,在春风和春雨的双重关照下,迅猛地生长,竹园这个大家庭蔚然叠现出一片生机。她刚破土而出,就以“尖尖角”向大自然展示了一股勃发向上的锐气。那是竹子老根积蓄了多年的精髓,是一股新生力量的凸显,厚积薄发。此时,农家人的饭桌突然增添了一味时鲜,这是竹园送给他们的一重春天的欣喜。竹笋,这个人见人爱之物,可是农家人先于城里人品尝到的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乡下人拎着成捆的竹笋去上海走亲戚,上海人常常喜出望外呢。

我还在光屁股的时候,就跟着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在竹园里玩耍了,什么猫捉老鼠、猴子爬杆、把竹子扳弯了骑竹马等等,花样百出,常常把竹园吵翻了天。端午节前后,挺拔的竹笋“腰杆渐长看不见,外衣落地听无声”。我们常常去竹园捡拾新竹脱下的包皮,称之为“笋衣”,供大人们纳鞋底用,也有人用它代替芦叶包粽子的。夏季,在竹枝上吟唱的知了逗引着我们用网络袋或者用蜘蛛网卷成的粘贴物,系在长长的竹竿上,去悄悄地捕捉。快乐的竹园,曾为我圈住了一段充满童趣的时光。

竹子,最为实用的当属竹器了。先前,在我们海门人的日常生活中,竹篮是每家的必备之物,大中小一应齐全。棉花采摘季节,人们用大篮盛放棉花,只要使劲挤压,它能存放十多斤哩。中篮呢,我们这些在乡村小学上学的孩子,放晚学后拎着它三五成群地去割羊草,这是忙于劳作的大人们交待地必须完成的任务,要不然,圈里的羊会饿着的。小篮,除了平时用于洗菜之外,还有一个用途是上镇购物。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上镇大都提个篮子,如现在的女人,出门必挎小包。在我们海门的民间有许多能工巧匠,会制作各种篮子、淘米箩、凉席、竹椅等生活用品。其中制作凉席的工艺较为复杂,只有技术上乘的师傅才能制成令人满意的产品。而会做篮子和淘米箩的大有人在,至于编些簸箕箩筐之类的东西,那是农家人的当家活,许多人驾轻就熟。在解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海门的不少乡镇设有专门收购竹器的门市部,聚集林林总总的各种竹器,再销往全国各地。

沙地的竹子,像大家闺秀,似小家碧玉,更具草根本色。她既可登大雅之堂,又可入小民之家。她的身影无处不在,武士的弓箭、文人的笔筒、雅人的折扇、遛鸟的鸟笼、渔翁的斗笠乃至与农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筷子、竹篮、席子、扁担……正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随着岁月的洗礼,她表面的秀色慢慢地黯然褪去,然而她却老而弥坚,越发古色古香。那渐渐泛起的暗红色,如同农家人的肤色,让时光磨洗得愈加古朴而纯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篾匠·竹器·生活|原乡
《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签约诗人)候选人作品展:刘静
郭扬华│我的祖父是篾匠
物道丨编一个竹器先养一片竹林,这是奢侈的温暖
【周末悦读】竹匠店
萧园随笔◇故乡的野菜――野菜 竹子 笋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