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我眼中的生与死

《知北游》中孔子问老子什么是“至道”,老子回答:“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老子说人的一生很短,顺应自然蓬勃而生,遵循变化死离人世,是以“生物哀之,人类悲之”。他又接着讲:“解其天韬,堕其天帙。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拘束,灵魂消逝,身形从之,这是最终回归了本源。死亡只是将人从有形化为了无形。

济慈在《夜莺颂》中也写自己跟随夜莺的歌声飞去,摆脱现实之时越发感受到死亡的富丽,他陶然杳然并狂喜于夜莺永恒不灭的歌声中。

似乎在老子与济慈的幻想中,死亡不像是结束而更类似于解脱。在《至乐》中庄子在前往楚国的途中路遇一骷髅,骷髅夜晚托梦也向庄子讲述死后的快乐,曰:“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甚至连苏格拉底也有类似的想法认为“死比生更好”。

《齐物论》中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进而庄子甚至玄言:“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但我这凡夫俗子却难以在庄子的说法中理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只好跟随王羲之的笔锋时不时地感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生而至今,我也只有三七岁月的阅历,在死亡这个话题上也没有老气横秋的底气,但是从小到大或多或少无论是谁总要参加过葬礼,天真的想法在被死亡的仪式感染后,也难免在这个话题上驻足,从前那些从书本中接触到的思想也更显得鲜活。

从医学上讲,死大概是一种不可逆的脑死亡。这个角度虽然理性,但是这种冷峻的描述对于人类来说却显得太过缺乏想象,因为死亡虽然令人恐惧,但它依然是不可知的,生与死同样都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医学的定义却更像一种终结。这种说法不错,但是它只抓住了形体上的现象,人们应该去思考死亡或生命的意义,因为科学大多是解释而非真理。

叔本华说:“死亡的困扰是每一种哲学的根源。”哲学家虽然没有在死亡的意义上达成共识,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们对死亡的思考。在哲学上生与死更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死的探索似乎在揭示生的价值。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村的葬礼葬仪似乎保留着中国人对死亡最传统的意识,荀子讲事死如事生,对死事的重视从传统的丧葬与祭祀的规矩与细节中便可见一二,清明扫墓就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有人说孔子的学问就是葬祭的学问,而“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国的礼文化很多的就来自于祭祀与葬仪,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中国人不像西方人有确定的宗教信仰,我们往往供奉祖先、尊敬宗法,也因此中国人往往不把死当做结束,死亡通常意味着和逝去亲人的团聚,所以人们在葬礼上烧纸人、纸马与纸钱。在我们当地的习俗中,夜半子时还要孝子贤孙进行一系列的仪式让死者安心归去。中国人说得“无言面对列祖列宗”这样的话便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对于我们来说,死并不是一个突然的事件,它是过往亲人们都经历过的过程,因此死似乎是形体上的消亡但却是精神上的团聚。听说濒死的人往往会在意识里见到死去的亲人,不论这是由于心理还是其他原因,死亡的未知数也使其本身不再那么可怕。

庄子将死,弟子们想要厚葬他,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对死亡我欣赏这种乐观的态度,这不仅是对死者的寄托也是对生者的安慰。

明代高启有诗——“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这种思念是对家与族的牵挂,而血缘中的这种感情则通过对逝去亲人的寄托联系在了一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笔记
你设计过自己的葬礼么?
世界上的“活死人村”,去世后14年依然按时吃饭洗澡,就住在家里
庄子谭(外篇)35
弟子规之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亲人离开后,不悲也不哭,没有情绪波动,那他往往是这几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