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寇侵华期间 从中国东北盗走多少优质木材 传说无处堆放沉入海水中
userphoto

2022.08.06 上海

关注
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青山不墨》,再现了东北解放初期小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艰苦生活。
(剧照)
剧情的背景交代,小兴安岭这片林区曾在日伪时期遭受过掠夺破坏,片中还有当年日寇在林区盗伐木材、捕杀劳工的画面。
这实际上是确凿的历史事实。因为七十多年前,中国东北有14年时光是在日寇铁蹄下遭受蹂躏的。
据相关史料记载,在1932年至1944年的十二年中,日寇在中国东北掠夺了1.15亿吨煤炭;铁矿石每年运往日本有67万吨至132万吨不等;黄金每年被抢走111万克至357万克。
他们还将大片原始森林用“拔大毛”的方式砍伐得一片狼藉,将掠夺的大量优质木材装船运往日本。
从鸭绿江流域到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造成大量荒山秃岭。
民间传说,日寇把从中国东北盗抢的大量木材运到日本,因无处堆放,大都加以捆绑后沉入附近海里贮存。
中国的东北富饶美丽,曾被满清王朝视为“龙兴之地”加以封闭。
但随着晚清朝廷腐败无能,国门被东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慈禧太后竟然无耻地宣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896年,丧权失地的中东铁路全面开工。外国人修铁路不仅需要大量枕木,而且盖站舍、人员宿舍、生活薪炭等也需要大量木材。而且,沙俄的铁路机车当时很多都是烧木头的。因此沙俄在和清廷签订《中俄密约》时,就约定了在铁路沿线划出7.9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采伐区。
1904年的日俄战争,沙俄退回了东北北部,日本开始了对长春以南地区的经营,森林砍伐从鸭绿江、浑江流域,逐渐向长白山推进。
日俄战争后,日本因为取胜而骄横起来。1905年日俄两国背着清朝政府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划分势力范围。
他们在《附约》中规定,日本在鸭绿江右岸(中国一侧)有采伐森林和经营安奉铁路(安东至奉天)的权利,并迫使清政府承认这个条约。
辽宁、吉林当时铁路不发达,为了便于水运,日寇主要砍伐鸭绿江流域和松花江上游、图们江流域的森林。
由此,我国鸭绿江流域成了东北林业最早的受害地区。1924年,这里木材产量高达100万立方米,但到了1938年,仅过去十几年光景,当地已经只能产出小规格的薪炭材了。
鸭绿江岸200多里范围内的原始森林,就这样被日寇砍伐殆尽,超过原约定距江60里界限的3倍还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独占东北,包括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完达山、老爷岭等地储量丰富的林区,均遭到日寇毁灭性砍伐。
如果从东省铁路修筑及通车算起,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东北森林经历了47年殖民开发。
(砍伐中国东北森林的日寇)
殖民开发的最大特征,是以攫取木材为第一目的,完全不考虑森林资源的后续利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此期间,中国东北至少有1400万公顷林地被破坏得支离破碎,4亿多立方米木材被砍伐运出,消耗林木资源8亿立方米以上。
鸭绿江、浑江流域、东省铁路沿线几乎都变成了荒山秃岭。长白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大、小兴安岭等重点林区,森林蓄积成倍下降、材种质量变差、可采伐林木资源屈指可数。
民国时期,辽宁西北地区有“九河下梢,十年九涝”之民谣,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游的森林植被被砍伐殆尽。
史料介绍,从1933年起,东北森林进入日伪统治时代的第一个砍伐高峰期。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木材需求量剧增,关东军采取杀鸡取卵阴毒政策,对中国东北凡是森林铁路或其他运输工具可以抵达的地区,森林一律砍伐,此间年均砍伐量都在500万立方米以上。
初步统计,日寇占据中国东北14年间,毁林面积达400多万公顷,消耗森林蓄积有3.5亿立方米之巨。
小兴安岭南麓数百年树龄、直径40厘米以上的红松树原始森林资源,大都遭到严重破坏。
(日本兵用盗砍的木材建造兵营)
黑龙江省林业史料记载:日本投降后,东北林区光是搜集困日伪没来得及运走的困山木材,就整整进行了两年。
《青山不墨》中主人公马永祥的真实原型---全国林业英雄马永顺,生前工作的单位是黑龙江伊春市的铁力林业局。
绥佳铁路线全线通车后,铁力地区森林资源的破坏范围,被扩大到安邦河中游蒙古山、二道河子、燕窝山等地。
现今的铁力“北关”,实际是小兴安岭的入山口,也是当年日寇掠夺木材通过依吉密河流送出山的集散地。
位于小兴安岭西南坡的黑龙江森工绥棱林业局,曾经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其林业施业区内诺敏河水环绕,沿河两岸森林茂密,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和核桃楸等20多种针阔叶珍贵树种,资源丰富。
日寇占领东三省后,很快开始跑到绥棱盗伐木材,设立了“木营子”(伐木点)。1940年,他们逼迫劳工修通了绥棱到四海店森林小火车铁路,在绥棱林区盗伐优质木材20多万立方米。
绥棱盛产的红松、云杉和水曲柳等珍贵树种令日寇馋得眼红。特别是属于硬木系列的水曲柳,是日军制造枪支的木料首选。日本人砍伐水曲柳树,专门挑选直径40厘米以上、只要树干下半部没有木节的部分,其余部分全部丢弃在山上。
为了砍伐上等好木材,日伪把头不管劳工死活,强迫他们起早他黑作业。伐木人吃不饱、穿不暖,常常暴尸山林无人过问。
日伪统治东北的14年,是东北森林殖民开发的黑暗时期。日本不仅掠取了大量木材,而且破坏了东北自然地理的生态平衡,
除少数偏远或山势陡峭难以作业的林地外,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留下的多是过伐林区。
这些林区虽然还被统计在有林地面积之内,但林木蓄积及林木质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红松、杉松以及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树种大幅度减少,许多林地成为次生林地或荒山野岭。
尤其是日本人当时搞的制材、造纸、纸浆、林产化工等工厂,大多沿江、沿河而设,大量废料、污水随意排放,造成严重污染和隐患。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林区作为全国木材的主要生产基地,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10亿多立方米,仅黑龙江森工产量最高时就占全国33.5%;累计生产木材 5.19亿立方米,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东北林区逐渐停止了林木采伐作业,封山育林,大力气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
诸多林业企业开始转型、大量林业工人开始转岗,他们由砍树人变成种树人。
历史经验教训告诫人们,重视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曾经的茫茫森林是怎么被砍光的?
山河屯的“蒸汽小火车”
红松之乡优质教学课件PPT
金秋,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大兴安岭林区纪事之一)
小兴安岭
2006中国经济看点:伊春敲响林改第一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