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构建和谐温馨的乡村情感共同体

    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的泥土清香,听河流水声潺潺……在山西省和顺县松烟镇许村,人们梦想中的田园生活触手可及。

    许村,原本只是太行山深处一个普通的小村落,但随着艺术力量的注入,发生了美丽蜕变,成为受人关注的焦点。如今的许村,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秀美的自然风光、古老的传说、古朴的村落、纯朴的民风,更令人震撼的是艺术的魅力:中式的建筑风格、西式的落地大窗,中式的房梁、西式的壁炉,中式的隔断、西式的吊灯桌椅……真让人不知身处何方。而最令人叫绝的是,这些强烈的文化差异竟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说起许村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亮说最应当感谢的人是渠岩。作为知名艺术家、策展人的渠岩,2007年时第一次来到许村就被这里数百年间留存下来的、完整的古建筑所打动,于是就有了他用艺术推动乡村复兴的计划和实践。

    2011年,在渠岩的推动下,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成立。同年7月,“中国·和顺首届乡村国际艺术节”举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十余个国家及国内的艺术家驻村创作,每人留下两幅作品作为许村的永久收藏。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艺术节让许村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家创作基地。

    如今,这个有着历史印迹、文化内涵的传统古村落,无处不散发出艺术的气息。许村,不但被誉为“中国乡村版的798”,还先后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称号,成为澳大利亚艺术基金会等国内外十多家机构的创作写生基地。

    “许村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在于许村村民与外来艺术家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温馨的乡村情感共同体。”今年在第四届许村国际艺术节闭幕式上,渠岩深情地说,艺术节深深嵌入了许村的地方文化与村民生活中。

    古老村庄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为许村增添了无穷的发展活力。大量废弃的传统老屋在改建后既保留了传统的“面子”,又增添了现代的“里子”。从渠岩对老房子的修缮、捡回扔掉的用了十几年的生活器具做成装饰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许村人的文化修养,提高了村民的审美能力。村民们从中见到好处,纷纷效仿,修复自家的老房子。

    人手一本的文明手册,让许村人学到了文明用语,弄懂了什么是文明行为。他们言谈举止间的细微变化,体现的是生活习惯的改变。来来往往的艺术家和游客,让长了见识的许村人看到了发展机遇。

    51岁的村民乔彦珍原来在县城工作,看准许村文化旅游发展势头,他返村经营起了农家乐,除了吃饭,家里还能接待7至8人的住宿,年收入七八万元。当称赞他的普通话比其他村民好时,乔彦珍笑着说:“我还要学习英语,和外国客人交流。”

    在外面闯荡了十几年的陈建梅也返回村里,建起了咖啡厅和餐厅。“艺术家们会讲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有些东西听不懂,但这种气氛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表达不出来的快乐。”

    被艺术改变的远不止这些。杜军华是晋中市委派到许村的“第一书记”。他说:“许村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被艺术浸染,以前那些做雕刻的、做铁艺的、做泥塑的、手工刺绣的都把自己的手艺拾起来了。他们在自己动手改变贫困状况的同时,一些古老的手艺也被重新激活。”

    被激活的还有许村人的艺术气息。每届艺术节都会邀请中外著名画家、著名艺术家来许村,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他们都会自愿办英语、绘画、钢琴三个培训班,免费培训当地的小学生。今年艺术节期间,有200多名附近乡村和县城里的小朋友来报名参加英语、绘画、钢琴课程。

    (本报记者 李建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艺术力量复兴古村落
艺术造镇:艺术介入乡村还是乡村介入艺术?
不要错过了八月在许村的乡村国际艺术节
开在偏僻乡村的露天美术馆,打动无数城市中产:村民才是最懂艺术的人!
张晖|从乡建实践中理解乡村问题的多元性
又被浙江的乡村惊艳了!这些向美而生的小山村,个个都不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