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行动自觉

    【光明时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日前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表示,到2020年,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基本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公共机构普遍实行垃圾分类,作为先行先试的46个城市要初步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试点多年,此次会议终于透露出将全面推行的信号。

    垃圾分类是普通民众最能直接参与的环保方式之一。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至关重要。然而,实践中,尽管经过了多年的试点、宣传和引导,但是居民自觉、长期参与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的意识还比较弱。究其原因,一是在垃圾处理上先分后混的收集方式让人们的参与热情大大降低,二是缺乏相关知识,三是习惯问题。

    加快推广垃圾分类,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垃圾分类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就不能再让垃圾分类只停留在说教和试点上,而应通过制度规范以推而行之。在日本,垃圾分类精细化程度高,如不同材质的纸张就分为好几类分别进行回收。分类虽然复杂,但日本从幼儿开始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从小培养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我们只有取长补短,吸收有益经验,通过有效的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育公民精细的生活方式,才能尽快完善我们自己的垃圾分类制度。

    加快推广垃圾分类,离不开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加速建成。投放只是垃圾分类的第一步,真正实现垃圾分类,还必须有相对应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一系列处理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将造成整个系统失灵。长期以来,垃圾先分后混就是广受人们诟病的问题。因此,要建成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就必须要抓住重点环节,做到分类精准投放、杜绝先分后混、分类运输系统健全、分类处理设施完善。

    加快推广垃圾分类,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也需要各级政府在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切实把垃圾分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应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等环节的法治化、制度化,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及时对涉及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垃圾分类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作者:殷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民进网
2019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现状,厨余垃圾处理是垃圾分类的核心「图」
陈海滨:垃圾分类局部可加速推进,不能影响公众正常生活
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智能分类如何实现最优解?
垃圾分类:定时定点与区内循环
新媒称中国推广垃圾分类任重道远:没有硬性指标 执行不坚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