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时代乌兰牧骑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民
    在内蒙古,因为牧业生产的特殊性,牧民居住分散。要把大家拢在一起观看文艺节目、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就需要一支流动的文艺队伍。一些能歌善舞的农牧民成为最早的乌兰牧骑队员,他们常年活跃在基层,把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国家的政策方针编排成文艺节目进行表演。60多年来,乌兰牧骑坚守信念,不忘初心,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关怀,也传递了党中央的声音和关怀。从人民中来,再到人民中去,就是我眼中的乌兰牧骑。在新时代,乌兰牧骑不管怎样创新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现在,内蒙古的乌兰牧骑由过去的1支发展到75支,平均每年有200多天到农牧区演出。不管形式怎样创新,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不会改变。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和学生、和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一起努力创作,把更多的优秀作品送到基层去,为草原人民歌唱,为祖国歌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图。草原上的红色宣传队:乌兰牧骑(下)
60、70年代草原上的红色宣传队:乌兰牧骑(下)
歌舞晚会《金色的摇篮》在呼和浩特上演
商都乌兰牧骑——老百姓家门口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文艺战士和牧民》1973年人民画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