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求航天梦想 探索浩瀚宇宙

    仰望星空,北斗环绕,神舟起航,嫦娥伴月。今天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开启了独立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征程。4月24日,在2018年“中国航天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中国航天事业再次捷报频传。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开幕式现场宣布:“今年嫦娥四号计划执行两次发射。5月,将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该中继星将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年底,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发射,首次实现人类月球背面着陆探测。”

    嫦娥四号中继星及其搭载的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两颗小卫星名称也在现场揭晓,分别被命名为“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

    丁香绽放、春风送暖。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本次“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旨在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出席主场活动开幕式。国防科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克俭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授“中国航天日”旗帜。

    “‘中国航天日’已成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苗圩在致辞中表示,航天新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希望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牢记航天报国使命,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树立远大理想,勇攀科技高峰,在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

    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在开幕式上签署并发布合作意向书。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和首届“航天基金奖特别奖”颁奖等活动也在开幕式上举行。

    挥动一下手臂,您就能“召唤”嫦娥三号。在展览现场,观众用AR技术很轻松地就能体验到嫦娥三号着陆到月球表面的场景。航天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在现场0.8米分辨率的高分二号卫星图像上,观众能看到哈尔滨蜿蜒流淌的松花江,甚至还能清晰地瞧见松花江大桥和防洪纪念塔。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火箭发射残骸、嫦娥五号着陆返回器,许多首次公开展示的我国航天工程中的珍贵实物让观众大饱眼福。

    “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也于当日拉开序幕。在为期三天的论坛和专题活动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中外航天员等2000余人,围绕航天科技发展与创新、遥感应用与国际合作、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等热点话题,深入交流研讨,共商航天发展大计。

    2018阿斯图中俄大学生微纳卫星研习营、航天知识竞赛、纪念马祖光诞辰90周年文艺晚会等20多场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让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主题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

    (本报哈尔滨4月24日电 本报记者 赵洪波 本报通讯员 杨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航天局:在2030年之前完成嫦娥八号发射
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国际锐评】中国航天开放合作抛出个大手笔
千年天问,一朝梦圆(张茹雪)
《世界科技》航天局公布重磅消息,嫦娥4号不算啥,未来还有一项月球工程
欧洲航天局将助力嫦娥五号返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